“對你哥哥有印象嗎?”記者與這個小夥子聊了起來。
“有。”
“你哥哥離開時幾歲啊?”
“好象九歲。”
蔣利波的話讓記者倒吸了一口涼氣,難道蔣川之前所說的四五歲從家鄉走失這個信息有誤?
蔣吉鬆把記者帶到了一處破舊的民宅,並告訴記者這就是蔣川的家。此時,從屋子裏走出一名婦女。蔣吉鬆說,大兒子蔣川失蹤後,妻子的精神幾乎崩潰,原本就有精神疾病的她變得更加嚴重。
“蔣川回來時。你見到他能認得出來嗎?”記者帶著擔心問這位憔悴的女子。
“認識他,我想他回來看看我,想他掙點錢回來,修修房子。”這位女子虛弱地呢喃著。
蔣吉鬆家裏沒有他兒子蔣川的照片,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還不能最終認定宋老伯收留的蔣川是否就是蔣吉鬆的兒子蔣川。於是記者向蔣吉鬆及家人進一步核實情況:“當時他走的時候是多大歲數?上的是幾年級?”
“上學是上三年級了,他年齡的話剛剛滿這個10周歲,那個時候是1996年,9月11號下午失蹤的。”蔣吉鬆十分肯定。
蔣吉鬆的二兒子蔣利波接著說:“那天是我們一起上學,他班主任陳老師說我們哥倆的學費沒交齊,上午把我們從教室叫了出來,叫我們在操場上站了一上午。”
中午回家飯吃完了去上學。上學路上他們班上一個學生說:你(蔣川)去了,老師還要修理你。我哥哥聽到了就有點怕。到最後他晚上沒有回來,那天就說失蹤了,離家出走了,所以就不知道了。
那一天,蔣吉鬆的大兒子蔣川沒有再走進學校,一直到晚上,全家人也沒有看到他的身影。
蔣吉鬆大兒子蔣川失蹤時候的年齡為10歲,當年10歲的蔣川在智力上有什麼問題嗎?蔣吉鬆說:“當時按照他10歲那個時候,智力的話不怎麼好,要是他不是那麼好的吧,你要是叫他做差不多的事兒,辦什麼事的話,他非常機靈的,他是很聰明的。”
這些年來,蔣吉鬆對蔣川當年為什麼失蹤有著自己的分析:“我給他分析了,一就是因為我們這個家庭比較窮,第二就是,是不是有這個人啊,拐賣他,就是拐騙他。”
“你覺得一個十歲的孩子能被別人拐賣走嗎?”記者感到不解。
“當時我這個小孩呢會有可能,為什麼呢,因為我這個小孩當時小的時候,他這個嘴很好吃,喜歡吃這個香的,辣的,就是這些,我就是想這一點可能會騙走的可能性大。”蔣吉鬆反駁著。
還記得記者之前采訪蔣川的時候,在關於何時、何地以及為何與家人失散這關鍵問題上,蔣川明確表示已經想不起來了。但按蔣吉鬆的說法,當年已經十歲的蔣川應該能記得住自己父母名字和家庭地址。此蔣川是彼蔣川嗎?看來這個謎底隻有在他們相見的那一刻才能揭曉了。
1月16日上午11點左右,離村子不遠的山上終於出現了摩托車身影,宋老伯和蔣川到了。記者上前問蔣川:“你覺得這個地方熟悉嗎?”
此時的蔣川神情凝重,無論記者怎麼提問就是不出聲。之後,鄉親們把他和宋老伯引到了蔣吉鬆的家門口。
“你可以走進屋子看一看。裏麵有一張照片,認識他嗎?”記者指著房屋正中央擺著蔣川爺爺的遺照向蔣川說。
蔣川看到照片後說:“不用了。”
“知道他是誰嗎?這是你家嗎?”
蔣川低頭不語。
為了讓蔣川慢慢地找回往日的記憶,大家事先安排好蔣吉鬆和他家人暫時在旁邊房子裏回避。也許是一下子認出了兒子的緣故,蔣吉鬆忍不住地走了出來,拉住蔣川的胳膊就哭了起來:“你看我像不像你爸爸啊?10年了,這個10年當中就不是一般啊,我給你講啊,這不是跟你開玩笑,這10年我是走了很多地方,就為了找你啊,走了很多,吃了很多的苦啊,我給你說啊,我現在就是這個胃痛就是在你身上所發生的,知道不,就是為了你,我告訴你,在你身上花的錢也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