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體製改革的深入發展,科學技術作為商品進入流通領域,1984年,技術市場應運而生。為使這一新生事物健康發展,在1985年10月8日至20日召開的廊坊地區科技工作會議上,中共廊坊地委和廊坊地區行政公署提出多層次、多形式地興辦技術市場,促進科技成果向生產轉移的戰略方針。多種形式技術市場的興辦,對促進廊坊地區的技術進步,振興廊坊經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一節常設技術市場

1984年初,廊坊地區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抽出3人,建立了常設技術市場,辟有120平方米的展廳,廳內布有50多平方米的展牌,展出技術信息2500多條,技術轉讓項目250多項。此外,還開展了技術中介、技術谘詢、人才交流、技術培訓、承包建廠、難題招標、科學器材展銷等服務內容。常設技術市場的開辦不僅是全區的固定技術交易場所,而且也是對外進行技術交流的一個窗口。1986年,通過技術中介服務,將中國方便食品中心研製的玉米係列方便食品技術轉讓給山西、江蘇等省。此外,廊坊地區技術市場還多次組織技術交易團,參加全國及本省內的技術交易活動。

1985年4月23日至29日,河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在石家莊市第一工人文化宮舉行河北省第二屆科學技術交易會,廊坊地區技術市場組織18人的廊坊地區技術交易團赴會參加交易,在會上共展出技術轉讓項目18項,承包建廠項目10項,科技新產品11項,技術服務項目23項。會議期間簽訂技術轉讓合同6份,意向書219份,交易額400多萬元。根據交易項目、交易額、服務態度、遵守製度四個評比條件,在此次技術交易會上,廊坊地區技術交易團被評為全省第二名優勝交易團,受到獎勵。

1985年5月14日至6月10日,廊坊地區技術市場作為河北省技術交易團成員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首屆技術成果交易會,展出“玉米方便食品”、“風味醬油”、“雙針起重機固定架治療粗隆間骨折”、“844鍍液”、“刷鍍機”等項技術轉讓項目,其中玉米方便食品、刷鍍機、844鍍液等技術草簽意向合同326項,成交額達91.9萬元。此次交易會廊坊地區分別獲交易會及河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頒發的技術成果交易優勝獎。

此外,廊坊地區技術市場還於1985年8月應邀參加了邯鄲市科技成果交易會。19&6年10月,又組織由全區39個國營及鄉鎮企業、科研單位、中省直駐廊單位等參加的技術成果交易團,參加了在石家莊舉辦的華北地區技術成果交易會。廊坊地區技術成果交易團共由58人組成,展出可轉讓技術項目56項,新產品71項,展線全長37.5米,規模及陣容居全省第一。

1988年4月,建立廊坊地區科學技術市場。

第二節臨時技術市場

除地區設有常設技術市場外,各市、縣進行技術交易時一般是以舉辦臨時技術市場為主,也有的稱技術交流會、科技大集等。舉辦前籌辦單位向技術買賣雙方發出邀請函,屆時買賣雙方彙集在預定場所,進行多種形式的技術交易,會期一般較短。

1985年4月27日至29日,霸縣與天津市科技與人才開發中心聯合舉辦了霸縣技術市場,天津市有14所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參加交易。技術市場設有技術谘詢、難題招標、人才招聘、出售技術資料等內容。3天時間達成正式協議7項,解決了鑄銅機加工工藝及測試技術、噴霧器的密封和霧化質量、印刷線路板製版照相工藝、磁控濺射鍍膜質量等12個難題。

1986年1月14日至15日,香河縣根據本縣發展蔬菜生產的需要,舉辦了蔬菜專業技術市場,北京、天津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及廊坊地區科學技術情報服務中心等19個單位應邀到會參加交易,共提供蔬菜生產的科技成果370多項,2400多條技術信息,展出技術資料2500多種。該縣又於同年3月28日至4月1日,舉辦了香河縣科技大集,在城關、渠口兩個集鎮展出技術資料及生產物資,共接待14000多人次,出售各類種子800公斤,農藥910公斤,科技圖書1600冊。

1986年4月21日至26日,文安縣在縣物資交流會期間舉辦科技大集,出售科技圖書,設立技術谘詢處,6天時間共接待5000多農民的技術谘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