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茫茫,波浪滔滔,船行幾天不見人煙,方圓數百裏難覓孤帆。死亡的陰影隨時籠罩著人們:假如風暴顛覆船隻,絕無生還之理。雖然人們有救生衣不被淹死,但在冰海地域,即使附近有飛機、船隻,且以最快的速度趕來營救,隻怕所有人在幾十分鍾之內都會被冰海凍成“冰棍”。除非有奇跡發生,否則就很難擺脫死神的威脅。
1984年3月11日夜,星空朗朗,和風徐徐。冰島維斯特曼群島周圍的海麵,經過兩天翻騰咆哮之後,終於平息了下來。
海麵是那樣寧靜安謐,微波蕩漾,在這美麗的夜海上,23米長的拖網漁船“赫爾西”號似乎運氣不佳,盡管這片海區是世界上最富饒、最誘人的漁場之一,但他們艙裏卻隻有一小堆魚。
現在離返航還有兩天時間,他們都懷著最後的一線希望,渴望著魚艙能裝滿,他們能滿載而歸。
晚上9時50分,22歲的大副古德勞格正偷閑在艙裏喝咖啡。突然,他聽到船長在甲板上大聲地呼叫著什麼,接著“赫爾西”號猛地頓了一下。
經過一陣抖動之後,船便紋絲不動了。古德勞格衝上甲板,發現龐大的尼龍漁網被露出水麵的火山岩絆住了,船長瓊森正操縱著拖網漁船轉圈子,力圖擺脫掉漁網的糾纏。
“赫爾西”號在原地兜著圈子,向左舷傾斜了30度。對堅固結實的漁船來說,這似乎沒有什麼不正常的,也不會有什麼危險。但是突然之間,一股巨大的波浪悄悄地橫掃而過。
這股巨浪來如驚風,去似閃電,轉瞬即逝,這種獨特的湧浪常常在風暴過後一天左右的時間內發生,它一下子就把漁船掀翻了。
船翻之前,古德勞格沿著船舷欄杆向前快跑,船長也掙紮著從操舵室狹小的窗口爬了出來:他倆都衝過去放救生艇。
誰知,他們沒來得及跑到救生艇旁,“赫爾西”號便傾覆了,船上的5個人都落入了北大西洋冰冷刺骨的海水之中。
古德勞格奮力擊水,遊到底朝天像魚般飄蕩在海麵上的船旁。四肢一陣亂蹬亂抓,爬上了船底,然後又回身把輪機長皮特·西加德森拉上了船底。
這時,船長正拖著輪機技師恩格爾伯特·艾德森,想把他救到船上。
不料,一股湍急的潮水湧來,把他們卷走了。後來,隻有善於遊泳和潛水的船長掙紮著遊了回來。廚師瓦勒·蓋爾森在翻船時就不知去向,消失在海天雲水之間。
蒼穹茫茫,群星閃爍,3位幸存者緊緊地擠在一起,凍得發抖。這時的氣溫隻有2℃,他們3人一致認為,要想遊到5公裏外的陸地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待在這船底上,或許還能堅持到天亮。到那時,岸上的人就會發現他們,把他們救出去。
但要挨過這春寒料峭的夜晚,不被凍死的希望是很小的,除非有奇跡發生。船長光著腳,又一次跳入水中,試圖去解開救生艇。但努力是徒勞的,他累得精疲力竭,不得不怏怏地爬了回來,3個幸存者緊緊地擠成一團,背誦著祈禱文,手在臂上不停地拍打著。
大約45分鍾後,一種不祥的劈啦聲像從地獄裏傳來似的,船尾開始下沉。
3個人立即爬到船頭,但幾分鍾之後,漁船就幾乎筆直地豎立在海麵上,繼而慢慢地向大海深處滑去,走向它最後的歸宿。3個不幸者又一次被拋進了水中。
冰冷的海水砭人肌骨,他們相互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避免接觸。因為大家心裏都清楚,一個行將淹斃的人會把他所能抓到的一切一起拖入海底。
他們一邊向著黑邁島燈塔發出的亮光遊去,一邊互相叫喊著,保持著聯係。
不到20分鍾,瓊森和西加德森兩人就相繼停止了呼喊,被黑黝黝、陰森森、深不見底的大海吞沒了。現在,隻剩下古德勞格獨自一個人。
這個年輕人比起他的同伴們有一個很大的優勢。他膀大腰圓,身材魁梧,身高一米九五,體重108公斤,比標準體重多了16公斤。平時,這多餘的脂肪是個累贅,但在冰水中卻給他提供了一個重要而難得的保溫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