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內分泌係統方麵,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出現向心性肥胖,水鈉瀦留而水腫,性欲減退,月經不調,抑製生長發育,還可能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4)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會使體內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易使原有的結核病複發,並易發生細菌、黴菌、病毒感染,而反複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皮膚癤腫、口腔炎、肺炎,甚至出現菌血症、敗血症。
(5)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使皮膚發生萎縮,毛細血管擴張,而使皮膚發生皸裂、痤瘡、癤腫,還可影響傷口愈合。
(6)在神經係統方麵可有中樞抑製症狀,可誘發神經精神症狀,甚至發生精神失常。
(7)在眼睛,應用皮質激素可誘發白內障,可使眼壓升高而發生青光眼。
正因為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因此需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治療,故副作用更加明顯。臨床上不可盲目應用這類藥,要全麵衡量其預期效果和不良反應的利弊,嚴格掌握應用指征。
94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用腎上腺皮質激
素的指征腎上腺皮質激素有很多、甚至還是較為嚴重的副作用,是不是就不能應用呢?我們說,它還是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可以迅速地改善症狀,因此在嚴格掌握使用指征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應用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下述情況下可以考慮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1)在急性類風濕關節炎時,多個關節有持續性活動性病變,而用非激素類抗炎藥治療無效時,可考慮用腎上腺皮質類藥。
(2)在類風濕關節炎急性期的病人,除關節症狀外,還有發熱、貧血、體重減輕,及類風濕性鞏膜炎、心包炎、脈管炎、神經係統等並發症時,應該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以期迅速地控製病情。
(3)對有肝、腎功能損害不宜用非激素類抗炎藥及老年患者對疼痛不能耐受時,可考慮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95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我們往往應用潑尼鬆。一般劑量為每日不超過10毫克,分2次口服。治療1個月左右,如病情緩解,即可開始緩慢減藥,先減去1.25毫克,用1~2周,病情仍穩定,再減去1.25毫克,這樣每隔1~2周減1次,直至停藥。一般用3個月左右。這樣應用劑量小,副作用也較小。
臨床上多采用聯合用藥,即在用潑尼鬆同時,應用二線藥物如瑞得、甲氨蝶呤等。聯合用藥,可因用皮質激素使患者在短短幾天內,使症狀得到明顯改善,而在應用一段時間後,等待二線藥物發揮作用,這樣可提高療效,以便減量及停藥,可減少其副作用,也可避免因停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而導致病情加重。
96類風濕關節外病變的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是全身彌漫性結締組織疾病的一種,因此它除了有關節病變外,在其他許多組織器官也有損害,如心包炎、胸膜炎、胸腔積液、間質性肺炎、血管炎、眼部損害、皮下結節等。那麼,應怎樣治療這些關節以外的病變呢?一般來講,除皮下結節外,多需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即三線藥物治療。臨床上常用潑尼鬆,每日30~40毫克,以迅速地控製病情發展,減輕炎症反應。但應注意單純用腎上腺皮質類藥,療效不會持久,常有反複,而且長期應用還會有很多副作用,因而在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同時還應當用改變病程的藥物。這樣在病情得到緩解、待改變病程藥物起作用後,應逐漸緩慢停用腎上腺皮質類藥物,可避免病情反複。
除用皮質激素治療關節外病變外,還應針對不同病情給予不同處理。如對類風濕皮下結節應防止外傷及繼發感染,不應用手術切除來治療,因切除後仍易複發。對類風濕性心髒病,如有縮窄性心包炎,造成呼吸困難時可行心包切除術。對類風濕血管炎,可用青黴胺、細胞毒性藥物治療,用環磷酰胺加甲基潑尼鬆治療有一定療效。對有肝脾腫大、血小板及粒細胞減少,以致貧血重、反複出現感染、出血的病人,可行脾切除術。
總之,對類風濕關節外的病變治療,仍同治療關節病變一樣,應盡早地選用改變病程藥物,並采用聯合用藥,必要時配合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以便盡早控製炎症,抑製病程發展,避免和減少重要器官的損害。
97可在關節腔內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可以在關節腔內注射,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但因類風濕關節炎多在小關節,而且多個小關節同時發病,故應用關節腔內注射藥物治療本病不太常用。但對那些全身症狀基本已控製,僅有1~2個關節滑膜炎較重的患者,可采用關節腔內注射法,以提高藥物在病變關節內的濃度來暫時緩解急性關節炎的疼痛症狀。一般用去炎鬆10毫克,加2%奴夫卡因進行關節腔內注射。多在腔內注射24~48小時後,關節疼痛減輕,效果可維持數天或數周。一般隻治療2~3次,不宜多次反複應用關節腔內注射。
98類風濕關節炎的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在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中亦占有一定位置。可以根據其不同的病理改變而采用不同的外科手術,來控製病程發展,改善關節的功能。在急性關節炎時,經用藥物治療,使病情得到基本控製後,可對那些持久存在大量積液的關節作滑膜切除術,並可在滑膜切除時行關節清理術,以清除慢性的破壞病灶,清除病變發生的物質基礎,以期終止滑膜局部的免疫反應,達到控製病情發展、保護關節的目的。但術後易複發。現在因改變病程的藥物和抗炎藥的聯合應用,提高了療效,已使這種滑膜切除術應用減少。在晚期患者,對那些關節有明顯畸形、功能有嚴重障礙者,可根據不同情況選用截骨術、關節囊剝離術、肌腱延長術、關節融合術、乃至關節成形術或人造關節置換術等,以矯正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
99類風濕關節炎的其他特殊療法
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雖有很多方法,有的也有較明顯的療效;但總的說來,至今仍無特效辦法。因而現在很多專家學者從事這方麵的研究,將一些新的療法應用於臨床,有的已經取得一定進展,有一定療效。如用胸腺素、轉移因子、肝素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也有用血漿置換術、淋巴細胞置換法,以期消除自身免疫反應。另外還可作局部或全身淋巴組織放療。但這些療法還存在一些問題尚需解決,而且遠期療效還不清楚,隻是試驗性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