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逃避一種危險時,不要忽視另一種危險。在進行危機管理時必須係統運作,絕不可顧此失彼。隻有這樣才能透過表麵現象看本質,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化害為利。
企業危機預防係統
企業危機處理係統的重點應放在危機發生前的預防,而非危機發生後的處理。為此,建立一套規範、全麵的企業危機管理防範措施是必要的。
○成立企業危機管理常設機構
其成員應盡可能選擇熟知本企業內外部環境、有較高職位的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參加。他們應具有富於創新、善於溝通、嚴謹細致、處亂不驚、具有親和力等素質,以便於通覽全局、迅速作出決策。
○警惕企業的潛在危機信號
企業的潛在危機信號是指企業經營過程中較為隱蔽的危機跡象,通常危害程度小,對企業的生存還不構成直接威脅,但時刻消耗著企業的資源和能量,製約著企業的發展。
潛在危機信號可以通過企業經營中細微的不良現象來反映,細微的不良現象主要有少量高級人才流失、市場份額逐漸萎縮、盈利能力偏弱、執行力較差和信息溝通、傳遞不暢、創新能力低、缺乏發展後勁等。
外顯危機信號是指企業經營過程中較為直觀的危機跡象。很多企業由於危機意識不強,對消耗企業資源和能量的潛在危機信號不夠重視,隻有當經營中細微的不良現象發展到威脅企業存亡時,才會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外顯危機對企業威脅很大,若不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將可能危及企業生存。其突出的不良現象主要有人才流失率高、銷量或產值急劇下降、生產設備老化、麵臨或處於虧損、流動資金短缺、公共關係緊張、領導人迷失經營方向等。
企業外顯危機直接可以從人才流失率來體現。如果一段時期人才流失率超過20%,就給企業提出了嚴重的危機警告,這反映企業可能存在人才結構失衡、高層矛盾尖銳、激勵機製滯後、企業文化庸俗、營無計劃、企業缺乏發展潛力等問題。
銷量或產值是評價企業經營狀況好壞的關鍵指標,若與往年同期相比,銷量或產值下降幅度大於15%,反映企業可能存在經營模式守舊、產品缺乏創新、品牌知名度下降、分銷政策不積極、促銷力度不足、服務質量降低等問題。
富裕的物質生活使消費者的需求呈現多樣化,這對企業產品的品質及設備的應變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生產設備老化,反映企業可能存在發展方向不明確、產品研發人才匱乏、設備維護能力弱、融資渠道不暢等問題。
○製定科學而周密的企業危機管理應變計劃
企業危機管理常設機構應在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政策允許的範圍內,製訂相應的處理對策計劃,計劃應具體、明確、有針對性,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形成書麵方案,使之製度化、規範化。
◎麥當勞成功應對“非典”
近年來,麥當勞遭遇到的一次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就是“非典”了。但因為麥當勞有一套成熟完善的危機處理係統,可以說是安然無恙地度過了非常時期。其實,早在1982年,麥當勞就曾用媒體公關手段去應對發生的衛生危機。下麵我們來看一下,麥當勞是如何度過這次危機的。
第二部分建立完善的企業係統第八節風險管理係統(4)
○向公眾介紹麥當勞運營過程中的清潔和消毒的具體步驟,讓顧客放心地吃麥當勞的產品。
○提供免費送餐服務,加強內部員工衛生安全管理。
○強調物流配送,保證食品新鮮、衛生。
○借危機公關,數品牌形象。
如何看待風險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有有風險。就像飛機雖然很安全,但並非萬無一失,隻不過靠科技把風險降到了最低。沒有一件事情是沒有風險的,即使我們走在路上也是有風險的,因為一輛車子突然打滑失控,你也有可能被撞倒。即使是住在大家所謂的夢鄉裏也是有風險的。美國2005年8月所發生的一場颶風,卷走了無數安坐家中的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