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香港明星梁朝偉喂鴿子喂出了網絡爆紅的“生活體”:“梁朝偉有時閑著悶了,會臨時中午去機場,隨便趕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機,比如飛到倫敦,獨自蹲在廣場上喂一下午鴿子,不發一語,當晚再飛回香港,當沒事發生過,突然覺得這才叫生活。”這一段“聽說”,真假不論,但貼在以“不愛說話”聞名,即“悶”(也就是“酷”)為品牌的偉仔身上,堪稱傳神寫照。對此,他本人部分地承認,但說不是去倫敦,而是去紐約,也沒喂鴿子。
偉仔的“生活體”主旨是“從心出發”,也就是我們每年歲暮必誠惶誠恐地貼出但從來沒有實現過的“萬事如意”。瀟灑之極,誰不羨慕?看,我們的偉仔沒片可拍,太太又不在身邊,一個人無聊,靈機一動,便往口袋塞下現鈔和萬通卡,叫一輛的士,開到赤角機場,靠近商業艙專櫃,懶洋洋地問:“有沒有去紐約(按:不飛倫敦,依偉仔的最新說法作出更正)的?越快越好。”小姐敏捷地查看電腦,說:“有,一個小時後起飛。”那好,上天去了。可拉成床的座位不但舒適,而且有專人侍候吃喝,兩杯香檳,三杯伏特加,一份包括前菜、沙拉、牛排加龍蝦、甜點的高級西餐。一覺酣眠,醒來不久,紐約曼哈頓的輪廓隱隱可見。從肯尼迪機場走出(須戴蛤蟆鏡隱瞞真麵目,以免被中國人認出,導致圍觀),打的去哈德遜河邊。玩膩了,便打道回府。這般快捷的來回,去掉喂鴿子一情節,便近於“原機遣返”。當然,二者雖在時間上相近,但待遇差異一如雲泥,後者是拿來對付偷渡客或不受歡迎者的。
偉仔的“生活體”,率性,低調,自然,悄悄來去,不以轟動效應為訴求,所以格外獲得普通人的喜歡。但我們隻能過屠門而大嚼,實行是不可能的。因為缺乏三大條件,一曰錢,論機票,數最後一刻登機的最昂貴,又不是經濟艙,紐約來回,一萬美元肯定說少了。美國的普通白領,以年薪6萬美元算,稅後為4萬,多少開銷靠它?中國的富豪級和貪官當別論。可是,這類人,並非網上“生活體”的實踐者,有這個錢,他們大半拿來投資或者買歐美名牌,不玩偉仔那一套。二曰時間,心一動就去機場,時間必須完全由你支配才行,你連周末都不屬於自己呢!三曰心情,我們壓根兒沒這心理準備。多少消遣,不坐越洋航班來回就可享到,犯得著嗎?
那麼,我們的非偉仔版“生活體”該怎麼寫?網上已有若幹填空式山寨版,諸如:獨自看天空,看波光粼粼的河水;開車上三環路,看半天前車的車牌;網上購物,訂購幾款名牌,最後取消;去健身房運動;裝病去醫院掛號;在家看《清宮秘史》,獨自穿越曆史,進清宮和皇帝談情說愛;還有一位自稱“郭德綱”,進三裏灣,隨便進一處大使館,弄個簽證。這些千奇百怪的造句,都有一個相同的尾聲:回去,“當沒事發生過”。我也湊個熱鬧,獻出一個以“逛街”為關鍵詞的山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