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永遠忘不了那一天。她正在為媽媽和姐姐祈禱,爸鴦失神地走過來喊他們。
他們一一瑪麗和哥哥約瑟、三姐海拉戰戰兢兢地跟著爸爸走到病房。
蘇菲亞穿著白色衣服平躺在床上。她那漂亮的灰色長發被剪得短短的,那張極像媽媽的美麗的臉像紙一樣蒼白,眼睛閉著。
這個總是百般照顧自己的大姐走了,永遠也不會回來了。再也見不到大姐那總是向後梳著、披散兩肩的長發,聽不到她那甜美圓潤的嗓音,再也聽不到大姐給她講故事、教她識字了。
舉行葬禮的那天,天空烏雲密布,寒風陣陣,刺骨的寒冷。瑪麗亞披著黑色的披風,跟著爸爸、哥哥、姐姐,走在大姐蘇菲亞靈柩後麵,腳步非常沉重。8歲的瑪麗亞第一次麵臨親人死去的痛苦。
病弱的斯可羅多夫斯卡夫人哪裏經得住這沉重打擊,她哭喊著,強拖著就要倒下的身體從一個窗戶挪到另一個窗戶,目送著大女兒的靈車遠去。
媽媽又熬了兩年,但病情一天比一天惡化。為了留住媽媽,瑪麗經常同兩個姐姐去羅特丹教堂祈禱。教堂建於12世紀以前,紅石條砌成的方塔,一層又一層排列別致的結構,非常漂亮。以前,瑪麗亞的媽媽常常帶著她們到這裏來做禮拜。那是多麼值得留戀的日子,可那情景永遠不會再有了。大姐蘇菲亞死了,媽媽也早就下不了床。
她和姐姐走進莊嚴肅穆的教堂大廳,她們來到高高的聖壇前。聖壇上麵擺有聖母瑪麗亞的塑像,後麵有一個金色十字架,在閃爍的燭光中顯得那樣神聖莊嚴。
她們跪下了,雙手合十。瑪麗亞低聲祈禱萬能的主和聖母:“保佑我的媽媽吧!主啊!讓我媽媽恢複健康吧!”
但是,上帝沒有留住瑪麗亞的媽媽。1878年的5月9日,春光明媚,鳥語花香,可是瑪麗的家的氣氛很陰沉。她媽媽已經到了最後時刻。
斯可羅多夫斯基先生帶著孩子們圍在病床四周。臨終時候的斯可羅多夫斯卡夫人不昏迷,十分優雅,顯得格外的平靜和美麗。
她用那雙無神的眼睛一個又一個地看著丈夫和孩子們的臉。她的目光在小女兒瑪麗的臉上停留特別久。她才10歲,就要成為沒有媽媽的孩子了。這時,瑪麗亞媽媽的眼裏流下了晶亮的淚珠。
她的眼神越來越黯淡。她拚著最後一口氣,用顫抖的手在空中畫一個十字,為她的親人作最後一次祝福。她的嘴唇一張一合。
“我愛你們!”
從這時候起,瑪麗亞認識了生活的嚴酷。苦難也像磨刀石一樣,摩練了瑪麗的堅強意誌。
也是從那時起,她不再像過去那樣虔誠地向上帝祈禱。為了她的媽媽和大姐,她曾多麼誠心誠意地請求上帝寬恕並保佑她們,但是,不幸仍然接二連三地粉碎了她童年的美夢。瑪麗亞進了一所私立小學。這所學校管理嚴格,教課認真,有著濃厚的波蘭氣氛。
教室裏很安靜。學生們專心地聽著老師講波蘭曆史,心中湧起一種憤慨、激昂的熱潮。“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請你講一下,斯塔尼斯拉斯,奧古斯特的事跡。”老師說。
“1764年他被選為波蘭王。他很想挽救波蘭,不讓王國再衰落下去,但是,他沒有辦到。”老師滿意地看著這個全班年齡最小而又成績最好的學生。算術、曆史、文學、德文、法文、教義,她樣樣都是第一名。老師為她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