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了節省買煤、搬煤、生爐子的時間,有時候也因為漫不經心,房子裏沒有煤塊,那隻火爐總是空著。巴黎的冬天是很冷的,瑪麗寫著方程式的手漸漸麻木,連兩個肩頭也凍得發起抖來。

她想,這時候要是有碗熱湯該多好。可是瑪麗舍不得花一盧布去肉店買肉,再花上半小時熬湯。她差不多沒有去過肉店。她隻吃麵包,抹點黃油就算改善生活,喝的是開水。偶爾到拉丁區一個賣奶酪的地方去吃兩個雞蛋,或者一塊巧克力,或者一些水果。

她不與人交往,不參加同學聚會。她把一切讓她分心的事都從自己的日程表上劃掉。

她放棄了姐姐提供的食宿,她就不得不自己負擔生活費用。瑪麗的積蓄加上爸爸每月的寄款,隻有40盧布,每天隻合3個法郎,吃、穿、住、書籍、筆墨、學費,全都靠這點錢開銷。

嚴重營養不良,加上瑪麗在學習本的超負荷運轉,每天晚上很少在半夜兩點以前上床休息。不長的幾個月裏,瑪麗臉上的紅潤消失了。她開始覺得疲乏困倦,常常從書桌上站起來,就眼發花頭發暈。

“你這是貧血!”德盧斯基大夫大聲喊著。嶽父斯可羅多夫斯基先生很鄭重地寫信,托付他務必照料這個妻妹,可自己卻沒盡到責任。

瑪麗見姐夫生氣了,那雙灰色的眼睛帶著倦意和歉疚,望著他,說:“對不起!”

他不顧妻妹的抗議,把她帶回了家。一進門就大聲呼喚布羅妮雅,讓她趕快做吃的。

不一會兒,一塊香噴噴的牛排和油煎的馬鈴薯就做好了。

瑪麗狼吞虎咽地吃了。然後,她躺進姐姐為自己準備的柔軟被窩,美美地睡了一覺。

接下來幾天,布羅妮雅變著花樣,把各種富於營養的食品擺到妹妹麵前,使瑪麗有一種天天都在過聖誕節的感覺。對於因過分勞累與缺乏營養的瑪麗,豐富的食品、充足的睡眠和充滿愛心的親情,是靈丹妙藥。她的身大為好轉,迅速複原了。

“布羅妮雅,真謝謝你和姐夫!不過,快考試了,我得回去!”

“回去以後,你再不能像過去那樣生活了!”

可是,回到小閣樓以後,一切又恢複了從前的樣子。

對於瑪麗來說,除了學習以外沒有別的。她一心鑽進學問裏。不久,她的才能被李普曼教授賞識,他把一項研究工作交給了她。

索爾本大學的物理驗室是一間高大的房子。瑪麗穿工作服,總是站在一張橡木桌前,桌上放置著各種精密儀器。這裏沒有聲響,人們也不大聲說一句話。瑪麗很喜歡這種專一寧靜的氣氛。

瑪麗覺得一個碩士學位不夠,她決定考兩個:物理和數學的碩士學位。但是,她的錢太少了,唯一的辦法是加快學習步伐。別人需要一年才學完的,自己半年就得完成。而且,她還必須緊縮開支。

火爐依然經常沒有煤。巴黎的冬天很長,夜裏瑪麗隻好拿出所有的衣服壓在被子上。

冬去春來,樹葉綠了,丁香花怒放。空氣暖融融的,彌漫著花香。瑪麗的日子很好過,這一段是她最舒服的日子。可是,好日子不長,夏季來臨了,火辣辣的太陽掛在天空。瑪麗住的小閣樓,立即變得像蒸籠一樣悶熱。

7月初,瑪麗接受了物理學學位論文答辯。禮堂裏擠滿了學生。一段時間之後,一位教授大聲宣布:“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同學通過了論文答辯。我宣布,授予瑪麗,斯可多夫斯卡同學物理學碩士學位。”

瑪麗非常高興。她隻用了兩年時間,就順利地獲得了物理學碩士學位。當天晚上,她登上火車,回到故鄉華沙度假。

在家裏,瑪麗的爸爸也同樣欣喜萬分。一會兒,斯可羅多夫斯基先生對女兒說:“瑪麗亞,你已經獲得了物理學碩士學位,就留在華沙教書吧!”可是,瑪麗還想去巴黎,她還想攻讀數學學位。學費怎麼辦?她的積蓄已經花完,靠爸爸的一點補助,不可能生活下去。

就在這時,瑪麗的一位好友,替她申請到了“亞曆山大獎學金”。這筆獎金總額是600盧布,是獎勵成績優秀的學生在國外留學用的。於是,瑪麗又登上了去法國巴黎的火車。

一個人隻要有明確的生活目的,不管他物質生活如何單調和困苦,但卻可以有十分高尚的精神生活。瑪麗在巴黎的幾年,忍受著清苦的生活,但她卻在廣闊的科學世界中,吸取豐富的營養,孕育起偉大的理想和堅忍不拔的決心和毅力。

瑪麗再次走進索爾本大學。這一次她專攻數學,學習負擔輕多了。

在瑪麗廢寢忘食、孜孜不倦地學習和研究的同時,法國也有一位科學家,一直把全部身心傾注在科學研究上。他就是彼埃爾居裏。

1894年初,瑪麗接受了國家實業促進委員會的委托,研究各種鋼鐵的磁性。為了分析各種礦物,收集各種金屬的樣品,需要用一套很複雜的設備。但是,她正在工作的李普曼教授的那個實驗室,已經擠得滿滿的了,容不下她的設備。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做實驗,瑪麗很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