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裏夫人從童年到少年、青年、中年,以至於老年,對讀書都很熱愛。

魯迅先生講過這樣的話,木匠的孩子早熟悉鋸子斧頭;兵家兒則喜玩刀槍;讀書人家的子弟,往往從小就喜歡書籍紙墨。這話是很有道理的。瑪麗生長在一個教師的家庭裏,耳濡目染,這對於她的熱愛讀書的寶貴品格,想必是起了相當作用的。再加上她有著獨特聰明穎慧的天資和紮實而韌性的修養,這些因素勢必促使她十分熱愛讀書。

當她還隻是一個4歲的小孩的時候,就對讀書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有一天,她的姐姐布羅妮雅,一個人在學字母,長時間地學,使她有些厭倦了,於是想讓自己的妹妹來試驗一下。她們拿了一些寫有字母的硬紙片,隨意拚湊玩字的遊戲。聰明的小瑪麗用這個辦法,不知不覺地學會了很多生字。有一天早晨,布羅妮雅在父母麵前讀一段課文,讀得結結巴巴,不夠流暢。瑪麗一把抓過那本書,很流利地讀完了第一頁上的第一句。這一舉動,把父母驚得目瞪口呆,也使布羅妮雅很不好意思地哭起來。小瑪麗邊哭邊哀求地對姐姐說:“請原諒我不是故意的。”一個從未上學的4歲的孩子,竟能流暢地讀課文上的句子,怎能不令人吃驚呢!

瑪麗很快就熟悉了大寫、小寫的字母,並喜歡拿一些大字書來看。父母怕她的智力開化過早,影響發育,有意識地轉移她的注意力,推遲她接觸書的時間。

等到她上學,她的讀書的願望簡直像插上翅膀。一篇課文,別的學生反複讀還記不住,她隻要看一、二遍,就能背誦。每逢老師叫她回答問題,她說得既準確,又流暢。她的年齡比同學的平均年齡小了2歲,但她的學習成績卻總是全班冠軍:算學考第一名,曆史、文學、德文、法文均為第一名;連她不感興趣的枯燥無味的教義問答也是第一名。

她的學習成績好,除了天資之外,更重要的是讀書專心,不分散精力。她無論是在複習功課,還是在看課外讀物,書一入目,耳朵就像聾了一樣,任憑旁邊的人怎樣吵鬧,她仍然聚精會神地讀她的書。

為了讀書,居裏夫人創造一切必備的條件。當她在中學畢業之後,做家庭教師的幾年中,她千方百計地讀書。向私人借書,向工廠借書。家庭教師這個職業,是個被人看不起的職業。為主人的孩子上課,在時間上還得遷就主人的孩子,女主人還時常拉她去陪同打牌、聊天、跳舞、下棋、散步。對於這一些,如果拒絕,將引起女主人的不悅;從命則又會浪費大量時間。她隻得勉強應付一下。稍有空閑,她就讀起書來,充分利用一切零星時間。她在進巴黎大學之後,把自己生活中一切與讀書無關的事情,統統都扔開。由於她學習非常出色,人又長得十分漂亮,風度又很優雅,這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目。有許多男學生主動向她獻殷勤,想盡一切辦法追求她。可是,專心讀書的她,連看也不看追求者一眼。她當時不願意也沒有時間來談情說愛。連生活中最必須的項目吃飯,她也簡化到最低限度。做一碗菜湯,這是最簡單的了。可是,她仍覺得太耽誤時間,於是改成了喝茶。她是這樣算時間帳的:做一碗菜湯所花的時間,可以閱讀三頁物理書了。為了節約燈油,晚上,她去圖書館閱讀,一直讀到晚上十時圖書館關門為止。這時,她隻得回到自己的宿舍,再點起自己的小煤油燈,讀著,讀著,讀到淩晨二三點鍾。

剛剛到巴黎的時候,她是寄宿在姐姐布羅妮雅家中的。在這裏居住,有許多好處,一是吃住費用都由姐姐供給,自己在經濟上困難小些;二是一個年輕女子,離開故鄉和祖國,舉目無親,與姐姐住在一起既安全又親切;三是可以使遠在華沙的老父親放得下心。但是住了一段之後,她發現有許多不利於讀書的因素:

一、姐姐、姐夫是醫生,常有病人來就診,影響她讀書;

二、離開學校較遠,路上往返,浪費時間;

三、離開圖書館也太遠,借書不方便。於是,她毅然決定搬到離學校較近的一個簡陋的小閣樓中去住。條件雖然差了,經濟上支出也大了,但她卻十分高興。她滿意地說:在這裏讀書,效率提高了1000倍!

她在讀書過程中,也遇到過許多困難。她初到巴黎大學讀書時,由於法語學得不夠好,聽課、記筆記都存在困難。當時,許多去法國的波蘭人,都說著結結巴巴的法語,用斷斷續續的句子湊合著。但是,居裏夫人決不肯湊合,她一定要堅持高標準。於是,她從頭學起,極其認真地拚字,學習文法,向法國人學習標準發音,糾正自己的不準確發音。最後,終於熟練地掌握了法語。她記的課堂筆記,有條有理。不久,她就能用法語熟練地講話和寫作了。此外,還精通了四種外國語言。

她覺得這種刻苦攻讀的生活,雖然艱苦,但卻很有意義,她在寫給哥哥的信中說道:“我隻惋惜一件事,日子太短,過得太快。一個人從來看不出做成了什麼,隻能看出還應該做什麼,而且如果不喜歡他的工作,他就要失去勇氣”這時她寫的一首短詩,反映了自己這種“不管他人怎樣,我隻專心讀書”的心情:啊,這個女學生的青年時期過得多麼苦,同時在她周圍,以一種永遠新鮮的情感,別的青年正貪婪地尋求著容易得到的快樂!然而,她孤獨地,生活著,默默無聞地,享清福,因為她在她的小屋裏,找到了使她感到滿足的熱誠。

讀書數量多的人,不一定人人收獲大,隻有肯付出艱苦的勞動同時,又有科學的讀書方法的人,才能從書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博中求專,是居裏夫人讀書的一個特點,也是她讀書的一個方法。

由於她的祖國波蘭滅亡了,占領者沙皇政府大力推行愚民政策,瘋狂扼殺波蘭的文也、科學和教育。誰要學習科學,誰就有“造反”、“複國”的嫌疑,誰就必然受到迫害。於是,年輕的瑪麗,隻得秘密地讀,廣泛地讀。如饑似渴的求知欲望,促使她博覽群書。幾乎是凡有利於增進人類知識、啟迪人類智慧的書,她都閱讀。她在青年時期讀過的著作,著名的有:法國資產階級實證論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的著作,英國進化論創立者達爾文的著作,英國哲學家斯賓塞的著作,俄國著名小說家陀斯耶夫斯基的揭露俄國社會罪惡的著作,偉大德國詩人海涅的詩歌。此外,還有法國、德國、丹麥、波蘭、匈牙利等國許多作家、科學家的作品。同時,她閱讀解剖學、博物學、社會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的書籍。閱讀中遇到疑難問題,她就寫信給自己的父親,向他求教。她的父親是位博學的人,他不僅熟悉數學、物理學,而且對文學等也有著廣泛的愛好。所以,她閱讀父親的來信,也成了她獵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