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祛邪療疾菊花膳(一)(3 / 3)

菊苗鵪鶉蛋

【組成】甘菊苗150克,鵪鶉蛋12個,雞湯、香葉、甘菊苗末、番茄醬、精鹽、味精、水澱粉適量。

【製作方法】

(1)先將鵪鶉蛋煮熟,去皮,待用;將甘菊苗洗淨,放入開水鍋中,燙一下,切末。

(2)雞湯、香葉、甘菊苗末放在一起燒開,放入番茄醬、精鹽、味精,攪拌均勻,然後加入鵪鶉蛋,大火燒開,小火煨入味後放水澱粉勾芡,出鍋即可。

【特點】菊苗芳香嫩軟,鵪鶉蛋味濃鮮美。

菊花魚球

【組成】菊花50克,生桂魚肉250克,雞蛋清適量。

【製作方法】將桂魚洗淨後切成純肉茸,菊花切成細末,混合作成直徑為4厘米的魚丸,放入配有佐料的蛋清中,裹勻蛋清液,再放入湯碗中,配上清湯,煮沸淋上芝麻油即可。

【功用】此菜湯鮮,肉香,具有養肝明目作用,適用於陰虛火旺,口幹舌燥,頭暈頭痛等症,是高血壓患者常用的食品。經常食用還能美容,抗衰老。菊花雀球

【組成】白菊花100克,麻雀淨肉200克,雞蛋2個,奶油250克(實際耗用50克),紅葡萄酒、罐頭豌豆各50克,雞清湯1000克,精鹽、澱粉、味精等各適量。

【製作方法】

(1)將白菊花瓣洗淨,切成小段;淨麻雀肉去筋膜,用刀背砸成泥茸,放入瓷碗中,加雞蛋、澱粉、紅葡萄酒、鹽、味精及少許雞清湯,攪拌均勻成稀糊。

(2)炒鍋燒熱化奶油,燒至五成熱,立即將麻雀肉稀糊透過漏勺,漏入奶油內成豌豆狀小球,炸至雀球浮起,立即撈出,控油。

(3)淨鍋,放入雞清湯、豌豆,燒開,煮熟後,放紅葡萄酒、鹽、味精燒開,用澱粉勾芡,放入雀球、菊花段,攪拌均勻,淋少許化奶油,出鍋即可。

【特點】本品素雅美觀,花香雀嫩,味道芬芳,令人回味。

羊肝菊花湯

【組成】羊肝100克,穀精草、白菊花各15克。

【製作方法】將上藥一同入鍋內用清水適量煎湯取汁,再用藥汁煮羊肝至熟,調味食用。

【功用】此方具有補肝、明目、疏風清熱之功效。對青光眼和夜盲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菊花泥子火腿茸湯(湯菜)

【組成】白菊花瓣300克,火腿350克,炸麵包丁150克,黃油100克,麵粉75克,味精5克,精鹽10克,雞清湯2500克。

【製作方法】

(1)將白菊花瓣用冷水洗淨,控幹,用刀剁成菊花泥子,加少許雞清湯拌勻。

(2)炒鍋燒熱放黃油,化開,燒至五成熱時,下入麵粉,用小火炒成黃色,先倒入少許雞湯,用力攪拌成糨糊狀,再陸續把雞清湯全部加入,放入精鹽、味精,調好口味,用篩過在另一鍋內。

(3)把火腿切成細末,把菊花泥和火腿細末倒入鍋內與湯攪勻,開鍋即成。

(4)食用時,將湯盛入湯盤內,炸麵包丁另上。

【特點】本品湯淡白而稍帶紅點,花清香而鮮美芬芳。

菊花溜雞脯

【組成】白菊花、豌豆苗各50克,雞脯肉100克,雞湯100毫升,雞蛋2個,鹽、豬油、料酒、味精、澱粉各適量。

【製作方法】

(1)將白菊花和豌豆苗洗淨控幹,把雞脯肉去筋皮,用刀背砸成泥,放入碗內,加蛋清、澱粉、料酒、鹽、少量雞湯,攪成稀糊。

(2)置旺火上,加大油,燒至五成熱時,速將雞脯肉泥透過漏勺漏入油內成豌豆狀小球,燒至小球浮起撈出,另起鍋。

(3)倒入雞湯,加料酒、鹽、味精煮開,用澱粉勾成稀汁,再倒入雞球、菊花瓣、豌豆苗攪勻,淋入少許雞油即成。

【功用】此菜色調素雅美觀,具有益精添髓、清下焦虛熱的功能,適用於陰虛、虛火上炎引起的諸症。

菊花對蟹

【組成】淨蟹肉150克,大閘蟹蟹殼2隻,蟹鉗4隻,水發香菇4隻,菊花1~2朵,鮮湯75克,濕澱粉50克,花生油35克,紹酒5克,香醋25克,味精、精鹽、蔥結各2克,薑末1克。

【製作方法】

(1)將熟蟹殼和蟹鉗用開水洗淨待用。把水發香菇先經開水煮熟,然後分別剪成對蟹的16隻蟹腳,菊花(或用白蘿卜、胡蘿卜雕成菊花狀),經食用消毒水過淨。

(2)炒鍋上火,放油燒至七成熱,下蔥結略煸取出,再下蟹肉稍煸後,烹入紹酒,加蓋稍燜去腥,隨即下薑末、精鹽、味精、鮮湯,燒沸後略燴,下濕澱粉勾芡,淋上熟油少許,出鍋盛在盤內兩側,套上蟹殼,裝上蟹腳,放上菊花即成,隨香醋一小碟上桌供蘸食。

【特點】該菜發明於20世紀70年代初,為了適應各國外賓品嚐蟹宴的需要,特將鮮蟹水煮成熟,去殼拆出蟹肉,經調味烹製後,再蓋上蟹殼,以便直接品嚐鮮美的蟹肉,極受人們歡迎。

【注意事項】宜選每隻重200~300克以上的大閘蟹為原料製作。蟹肉宜旺火快炒,時間不定過長,保持肉質鮮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