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枕治病的機製
藥枕療法是傳統中醫外治法中的一種古老方法。它主要依據中醫學的整體觀理論和生物全息論觀點,強調人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利用藥物的直接吸收與患者身心所處環境的改善等良性刺激,包括枕質、枕形、藥物氣味等多方麵的綜合措施,進而以激發經氣,疏通經絡,調整氣血,促使陰陽平衡、機體內外上下的協調統一,從而達到防病治病,保健延壽的目的。
1.經絡調節
經絡是“內屬於髒腑,外絡於肢節”,溝通內外上下表裏組織的通絡。既能聯係髒腑組織器官、四肢百骸,使之保持高度的協調、平衡與統一,又能運行氣血,濡養、溫煦機體內外的組織器官,保證人體必需能量的供給,從而發揮其內養正氣,外禦邪氣,維護機體內外環境的相對穩定。不僅大部分經絡在頸項部位循行、經過,而且還有許多腧穴在此處分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人體全息胚,藥枕療法就是利用機械和藥物等多種刺激,以激發頸項部位經絡之氣,促進感傳,使經絡疏通,氣血流暢,從而起到補虛瀉實,調理氣化,使人體“九候若一”,達到防病保健之目的。2.血管神經調節
頸項部位分布著極其豐富的血管神經。藥枕直接作用於頸項血管、神經的分布區域內,能夠對其產生一定的良性影響。所以,藥枕療法在經絡調節的同時,也會通過機械刺激和藥物作用,激動了頸部的皮膚感受器或神經幹,使之處於活躍、興奮或抑製,藉以調節血管、神經,使局部微循環改善,血流加快,肌肉鬆弛,從而使機體內環境得以保持相對穩定。
3.藥物作用
《理瀹駢文》說:“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醫理藥性無二,……外治之學,所以顛撲不破者此也。所以與內治並行,而能補內治之不及者此也”。藥枕療法不僅具有機械刺激的治療作用,而且還可通過藥物芳香揮發、鎮靜止痛等直接作用於孔竅、皮膚等,滲入血脈之中,沿血循而達病所,或調節氣機,協調髒腑而發揮防病治病的作用,如藥枕中許多藥物含大量揮發油,或磁性成分,可直接作用於局部皮膚黏膜,起到消炎殺菌、鎮靜止痛、擴張血管、醒神健腦等作用。
此外,藥枕療法還能改變患者身心狀態和居處的環境,有良性的心理調節作用。本法尚能提高機體免疫、調節內分泌等功能,從而起到了綜合的調整作用。
菊花枕的臨床應用
本療法的臨床應用範圍較廣,可適用於頭痛頭昏、頭暈目眩、失眠健忘、耳鳴目花,神經衰弱、中風口歪、肩周炎、下頜關節痛、腦動脈硬化,鼻淵等。其中治療頭痛、失眠、高血壓、頸椎病等,療效較為明顯。含有菊花的藥枕可以用來治療以下疾病。
1.頭痛目赤
取菊花500克,或取薄荷、桑葉、綠豆、決明子各等份,加工成粗末,作枕心。
2.頭風(相當於血管神經性頭痛)
取菊花、防風、川芎、白芷、綠豆各150克,晚蠶沙100克,加工成粗末,作枕心。
3.頸椎病
取菊花、當歸、羌活、槁本、製川烏、黑附片、川芎、赤芍、紅花、廣地龍、廣血竭、石菖蒲、燈心草、細辛、桂枝、丹參、防風、萊菔子、威靈仙、乳香、沒藥、冰片各等份,研為粗末作枕心。每天枕用時間不少於6小時,連用3~6個月以上,對高血壓、風濕性關節炎、腦動脈硬化、腰椎病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
4.失眠
取決明子、滁菊花、燈心草各150克,作枕心。
5.青光眼
取菊花、夏枯草、荷葉、白芷、草決明各等份,加工成粗末,作枕心。
6.高血壓
(1)取野菊花、燈心草、夏枯草、石菖蒲、晚蠶沙各等份,加工成粗末,作枕心。使用時注意將藥枕對著風池、風府和大椎穴。
(2)草決明子1000克,菊花1000克。上兩藥共研粗末,裝入枕心,製成藥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