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美麗的夏天(1 / 2)

後來我長大點兒了以後才意識到那場群架是多麼的“來之不易”,薑文導過個片子叫《陽光燦爛的日子》,那裏麵曾經提及過一些個關於群架的說法——說打得最狠的往往是四五個人的遭遇戰,而上百人的茬架卻很難打的起來,因為牽扯的人越多,和的幾率也就越大。所以當初我們所看到的這場百人戰可以說是十分少有的,隻是那時我們都還小,小到對什麼都還不以為意。尤其是高揚,他後來整天都帶著那把搶過來的刀,當有人問起時,他從不會說是在一場上百人的群架中繳獲的,他隻是輕描淡寫地說是他打架時搶來的。

關於板兒爺提到的專諸和幹將,都是持有利器卻遭了慘死的典型——這些是我後來專門去圖書館查到的(那時候網絡還沒有普及)。我在北圖(如今已經成了國圖)查了整整一個上午,總算查到了一些信息:專諸有把削鐵如泥的魚腸劍,他在用魚腸劍刺殺了吳王僚以後被剁成了肉泥;而幹將也是因為鑄就了一把絕世好劍才遭了殺害……

再之後許爺走了,我們後來也再沒見到過他。隻聽說他回了老家(我才知道,原來他隻是從很小的時候就來了北京並在北京長大,而其實並非一個北京人),估計以後可能也再不會回北京了,這應該就叫做“落葉歸根”,這位曾叱吒北京城的老頑主,一定是已經覺得累了。

倒是那位修車匠我和高揚總去看他,找他聊天。修車匠姓皮,比許爺小個七八歲,和我們的父母差不多大,我們叫他“皮叔”。

皮叔很喜歡我和高揚,他也很健談。經常會給我們講從前北京城裏那些個頑主們拔份兒時威風八麵耀武揚威的段子。給我的感覺是,好像全北京城的打架段子就沒這位爺不知道的。一說起那個年代的事兒,皮叔不可避免地就會提到許爺。高揚曾經問過皮叔許爺是不是北京城裏的老大,皮叔笑了:“北京城裏像許哥那樣兒的人物可多了去了,誰也算不上老大!隻是各有各的地盤兒,各有各的玩兒法。”

我們念完了六年級以後,並沒有為了上初中的事兒而費多少頭腦。我之前說過,我們那個小學是可以直升入它所附屬的初中的——盡管那個初中並不是什麼重點,當然重點也不可能讓你直升。但起碼我們不用像別的孩子一樣四處“跑學校”——當時已經有了“電腦派位”的說法,而大部分家長還是不願意讓孩子參加“電腦派位”,因為擔心被分配到不好的初中。所以有不少家長讓孩子走“擇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跑學校”,去各個重點院校參加各種考試,然後還要交那所謂的“擇校費”,一般都是好幾萬——但顯然,家長們在給孩子選學校的問題上,從來不在乎花多少錢。

高揚和夏天都沒有跑學校,因為他倆的成績都挺一般的,所以他倆的爸媽幹脆就讓他們直升了我們學校的初中部,還省去了不少麻煩和銀子。而我的班主任卻強烈建議我媽讓我去擇校,可能因為我的成績一直就很好。末末也同樣被班主任建議去跑學校,當時她的哥哥大龍已經念起了初二,就在我們學校的初中部。末末不願意與哥哥分開,和她爸媽交涉了很久以後她爸媽才同意讓她念我們的初中部。於是,我身邊所有的朋友全進入了學校本部的初中,對於我,我當然不想和他們分開。可我媽依舊逼著我去考重點,我爸倒比較開明,他常替我勸我媽說:“蘇麥他不想去重點也別逼他,好學生在哪兒都是好學生”。可我媽不幹,她執意要我去考重點,還勸我說:“你就算不和高揚夏天他們在一個學校念書,你們的友情也斷不了,畢竟都住在一棟樓裏,平常又不是見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