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茶·水·冷暖自斟(8)(1 / 2)

夜晚搬隻凳子到露台納涼,自整流的大燈泡忽明忽暗,許多飛蛾、蚊蠅繞著燈飛,不小心撞上去就掉下來;甲蟲也追光,爬到燈光烤灸的地方就墜落,再爬再落,反複幾次,不再動彈,前仆後繼,又一隻重複著爬上--墜落的過程。

追光逐影,本是這些蟲的本能,隻是蟲們不明白:最亮的地方便是盡頭,無休無止的追逐便是絕路。

二蟲子養過一缸金魚,紅的、黑的、花的,在水中搖頭擺尾、遊曳穿梭,真是一群可愛的生靈,人見人愛。周末閑著,蟲子拿飼料喂它們,一點點往水中投,一會兒就被搶個精光。魚兒吃得高興,蟲子也喂得開心;蟲子不停地喂,魚兒不休地吃。第二天早上,所有的魚都鼓著眼睛、翻著肚皮漂在水麵上。

蟲子免不了要大哭一場,我說責任在她,因為她喂食過量;她卻說:魚兒吃飽了應該拒絕多餘的食物。聯想到最高級的動物--人,還有人的永遠填不滿的欲壑,一個因貪欲而墮落的人,應該怪誰呢?--顯然蟲子的說法是更有道理的。

三我的老家在大別山區,家家戶戶養豬,鄉親們說,肥豬哼哼,瘦豬也哼哼;肥豬哼哼挨刀,瘦豬哼哼挨餓。管肥管瘦到頭都是一刀,與其餓瘦還不如先撐肥了再說。

這是豬的生存哲學,走出大別山後,看到的天地廣闊了,卻發現外麵的世界一樣存在鄉下的"豬哲學",而且是在人群中流行,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最能撐的除了那些紛紛落馬的高官及其裙帶,比如阿扁家的金龜婿趙建銘,撐壞了自己還推泰山下水;有科學界的名家,比如韓國的"國寶"黃禹錫,自稱克隆出癌症患者的胚胎幹細胞,一時間讓全世界都為之歡呼雀躍,以為聽到拯救全人類的福音,卻原來是黃國寶欺世盜名,忽悠地球人。

四小時候看過一隻小老鼠,在青黃不接、覓食無著的初夏,掉進了我家盛得半滿的米缸。這飛來的"橫福"老鼠自然不會放過,接下來便是一頓又一頓的飽餐。無憂無慮了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覺中,米缸也越來越深,終於有一天米缸見了底。老鼠想離開,可飽食終日的日子已使它肥得失去了彈跳和攀援的能力,結果死在我家米缸中。

老鼠還是這隻老鼠,米缸還是這隻米缸,是什麼使這隻米缸從老鼠最初的安樂窩變成最終的死亡陷阱?與其說是老鼠的愚蠢,不如說是老鼠的貪婪。在這裏,米既是老鼠的維持當時生命必不可少的食糧,又是它跳出"陷阱"、通向未來所必需的橋梁,如果老鼠在能跳出米缸的時候離開的話,它麵對的也許是另一種結局。

五我們知道老虎總希望得到大塊大塊的肥肉,狗總想得到更多的骨頭,狐狸想吃到更多的雞,而貪心的蛇竟然想把大象吞到肚子裏。這也算是動物的本能,但動物更本能的是生存,如果一種欲望帶來的是毀滅,那隻能叫作貪婪。

人比之於魚蟲鳥獸,是聰明幾千倍智慧幾萬倍的動物,一旦貪婪起來,也是萬萬倍的。追名、逐利,想位高權重、想雄居一方,要做人外之人、要登天外之天;為了這些欲求,人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如果能夠看遠些,就明白:再高的職位、再多的財富,比之於韶華流逝、歲月滄桑,都不過是皮相。北雁長鳴,帝王和乞丐一起聽到;寒山掃墓,尊者和卑者一同落淚。

六看過一個電視節目:水從高原流下由西向東,渤海口的魚逆流而行。它的遊技很精湛,因而遊得很精彩。一會兒衝過淺灘,一會兒劃過激流,它穿過了湖泊中層層的漁網,也躲過無數水鳥的追逐。它逆行了著名的壺口瀑布,堪稱奇跡。又穿過激水奔流的青銅峽穀,博得魚們的眾聲喝彩。它不停地遊,最後穿過山洞,擠過石罅,遊上了高原。然而,它還沒來得及發出歡呼,瞬間凍成了冰。

有人說這是一條勇敢的魚,它逆行了那麼遠、那麼長、那麼久。我卻為之歎息,這的確是一條勇敢的魚,然而它隻有偉大的精神卻沒有偉大的方向,它極端逆向的追求,最後得到的隻能是死亡。

動物也好,人也罷,都必須遵從自然規律和曆史的選擇,順應曆史潮流,在正確的方向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