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河·水·歲月自逝十五歲的河(4)(2 / 3)

舉水河邊的成長故事--讀《十五歲的河》十五歲那年我讀初三,生日那天,在那個被油菜花包圍的鄉下中學,好朋友送我一本瓊瑤的《心有千千結》作為禮物,那是我第一次看瓊瑤的書。以後又陸續看完了她的《窗外》、《彩霞滿天》等篇目。待到下學期放下瓊瑤讀席慕蓉時,竟也能生出許多惆悵的情感,雖然那時候我並不知道我喜歡的男孩子應該長成什麼樣子。

在那個純白如紙的年齡,我就這樣進行著我的愛情觀教育,這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有點可笑,但對於舉水河邊的丫頭,未免太多了點。看了春江的《十五歲的河》,我後悔看了這麼多書。

雖然春江說舉水河在大別山,但我恍惚間覺得那就是湘西鳳凰,那個叫翠翠的女子換了一個名兒,來到舉水河邊,來到杉林村,邂逅了一個白衣男孩,開始了青春成長的曆程。

我喜歡丫頭赤著腳在鋪滿白石的河岸趟水而過,喜歡那樣的水撫摸過腳丫,然後暢快地流下去,喜歡丫頭扶徐奶奶過橋,喜歡她"頂著烈日,踩著青石板,趟著河水","經過一個小雜貨鋪、兩條吐著舌頭的狗、幾個躲在陰涼處搖著扇子的村民、一叢牆頭上蔫蔫的花草、一團滾燙凝固的空氣,走到徐家奶奶家門口",向景陽討教問題,喜歡河水將她的裙擺浸潤成的深藍色,喜歡她在石頭上伸展四肢擺成一個"大"字,喜歡那樣明媚的夏天。

我是如此的喜歡這個女子,以至於溺愛到對春江安排的說"我喜歡你"的情節不滿。我以為一切盡在不言中,在清純的極致中,連聲音也是多餘的。

這一段的描寫很有意思:景陽看一眼丫頭,喝一口茶;再看一眼丫頭,再喝一口茶;如此反複著,把一杯茶喝完了,竟然大汗淋漓。丫頭問他:"你沒事吧?"景陽嚅囁著說:"沒、沒、沒事!不,有、有、有事!你的褲子!"

這個真是浪漫啊,足可以溫暖任何一個十五歲的小女孩的全部的回憶,我願意他一直喝下去,但春江不肯,竟安排他走了。走了就走了吧,青春總是以離別開始的。

再見,蘇一一--讀《蘇乙乙--從前我叫蘇--》近來,頭腦中不斷出現《蘇乙乙--從前我叫蘇一一》這個題目,文章的內容是爛熟的愛情故事,故事而已,然而這個題目,卻是令人一見傾心,久久難忘。

每個人都可以說自己從前是什麼:"從前我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從前我是一個風情男子。"或者說:"從前我是一個相信愛的人。"最浪漫的我以為當數莊周:從前我是一隻蝴蝶,迷失人間的蝴蝶。蝶,寄托了中國人最美好的純潔的遐想,所以最超然的莊周夢到的一定是蝶,最完美的愛情一定是變成蝴蝶飛走了。蘇一一,是一個需要被嗬護的名字,這個命運從中間斷開的女子,對溫暖對愛有近乎自戀近乎瘋狂的渴望。張愛玲說:"在心愛的男人麵前,每個女人都有返老還童的本領。"每當看到蘇一一說著那些一個成年女子不可能說的那些弱智的話的時候,我就覺得她是一個孩子,一個需要愛的孩子。如果生活中真的有這麼一個問題哥哥,一一該是多麼幸福!

"每次接通,他都掛斷,然後再打過來,說什麼問題,我開始陳述,一二三四,從被老總訓話到口袋被小偷光顧,從買衣服被宰到找不到可口的零食。"

這正如一個小女孩在沙灘上列舉她心愛的石頭,圓的、扁的、尖的,白的、黃的、黑的,那麼多幾乎完全沒有用處的石頭,在夕陽下的海灘上孤獨地一字排開,小女孩興奮地數來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