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這個說法,李彥直心中早盤算了不知多少次了,這時隻是點了點頭,道:“我先回澎湖看看,你暫攝此村之事。做事不要著急,慢慢來,別再病倒了。”
陳羽霆與辜盛等送他到碼頭,將上船時,辜盛道:“對了,李孝廉,你給咱們村起個名字吧。”
李彥直道:“不是叫辜家村嗎?”
“那不算啊。”辜盛說:“我雖然姓辜,但如今幾十戶人家裏,陳林蔡黃都有,再叫辜家村,實在不合適。還是請李孝廉給起一個名字,我們也好沾沾孝廉老爺的才氣。”
李彥直在船頭望了望這座小村落,道:“就叫安平村吧,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無災無病。”
村民們聽了都稱好名字!辜盛道:“也祝孝廉老爺平平安安,無災無病。”
李彥直謝了辜盛,便駕船回澎湖,這時已近十二月,海峽兩岸的民間多有傳李孝廉在澎湖安民立寨的,閩南、粵東的貧民、無賴、罪犯聽了多來投奔,吳平見其樸實者,便發往安平村,見其奸猾者,或逐或留,其中有一個少年叫林道乾,本是粵東小吏,因犯了案子,也來投奔,吳平愛其機變,卻有些擔心他的狡詐,一時無法決斷,就引他來見李彥直。李彥直考了他幾句,見他頗有文墨,又通曉衙門裏的官話,心道:“吳平真是我的招賢星!這個少年倒也是個人才。但得用好才行。”臉上卻沒流露出半點對林道乾的讚賞,反而搖頭道:“你資質甚佳,可惜來得晚了!若十一二歲之前到我尤溪博文館,如今或者已登堂入室了。現在在外頭浪蕩多年,沾染了太多外麵的不良習氣,我不能收你。你還是另謀高就吧。”
林道乾忙跪下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閩中以至於粵東,貧家讀書人個個都稱道尤溪李三舍有教無類!三公子既覺得小人的資質有可觀之處,為何不收我入門下?小人若得三公子點撥,必能在正途上有所建樹!若三公子將我逐走,我到了外頭,無善法謀生時,遲早還不得做盜做賊,為世間添一禍害!小人實有心在三公子鞍前馬後聆聽教益,就算有什麼惡習,聞過必改!還請三公子不要因為小人年輕時的一點行差踏錯就不納小人。”
李彥直笑道:“給你這麼一說,我不收你倒變成做壞事了。嗯,這樣吧,我交件事情給你辦。你若辦得合我意時,我便收你。如何?”
林道乾便請他明言,李彥直問:“你可知道我此次出海,所為何來?”林道乾道:“三公子是入海尋兄——這件事情如今閩南、粵東都知道了,無論士農工商,個個都讚三公子的孝恭呢!”
“你知道就好,那我就不用廢話了。”李彥直道:“我這次之所以來澎湖,主要是因為在鎮海衛處得到一點消息,說擄走我二哥的那夥倭寇可能就在澎湖附近。可我出海至今已有兩個月,卻還是找不到一點頭緒,所以我有些懷疑鎮海衛那邊的消息是否對頭。”
林道乾問:“那三公子是要小人去做什麼?”
李彥直道:“你年紀小,麵孔生,聽吳平說還通曉閩南各地方言,且頭腦靈活。因此上我想你到鎮海衛以及下屬各所走一趟,探一探消息。我可以先給你一筆錢作盤纏,到了月港以後,若有什麼需要幫忙,可到張維掌櫃求援。你要怎麼做,我不拘你,不過你在做這件事情時要把握好分寸,若是幹了什麼壞我名頭的事情,我便不認你是我派出去的,事後還要追責你。怎麼樣,你幹不?”
“幹!”林道乾二話不說,便答應了,道:“就怕鎮海衛那裏沒消息,若有消息時,小人定能幫三公子探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