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以後,五位先生、女士移師承德,在避暑山莊一個古色古香的廳堂裏又一次聚會了。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討論“義”。由計先生主持。
計先生在會議開始時講了一個“二戰”期間諾曼底登陸戰中的真實的故事:“1944年6、7月份,美英盟軍為了有效粉碎德軍的進犯,在法國北部諾曼底地區開辟了第二戰場,發動了一場戰略性登陸戰。這場戰爭以盟軍勝利、德軍大敗告終。但這場戰爭也異常艱苦,在短短一個多月中,美英盟軍就傷亡了12.2萬人,這場登陸戰名垂史冊。”
計先生說:“每一個盟軍戰士都以有去無回的心情,義無反顧地投入了這場戰鬥。在戰鬥將要打響的時候,兩名據守在一個灘塗的戰士並肩待命行動。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寬慰,發誓說:我們倆中如果有一個人犧牲了,那麼幸存者就為犧牲者在這個地方建立一所墳墓,而且永遠在墓前守候。隨後,一個戰士果真在這次戰役中犧牲了,而另一個戰士則幸免於難。這個幸免者收拾了戰友的屍體,保存起來,戰後就在這個地方建立了一所墓碑,而且在此看守,生活在這裏,終身未婚,直到去世。”說到這裏,計先生心情有點沉重地說:“這就叫做信義,就是言而有信,堅守承諾。這個地方由此成了一個紀念地,很多旅遊者來到這裏,都到那個墓碑前去瞻仰吊念這一對情深義重的戰友。”
這個故事確實很感人,義重如山呀!
茹先生聽完這個故事後說:我們中國人有講義的傳統,自古以來忠義之士非常多,事跡非常感人。譬如商朝末年的伯夷、叔齊,原來住在孤竹的地方,隻是因為自己的國家淪亡,逃到首陽山,不食周粟,拒絕周朝給他們的高官厚祿,最後雙雙餓死。莊子稱他倆‘高節戾行,獨樂其誌,不事於世,此二士之節也’,這叫做節義,義表現在氣節上。三國時代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這個名稱就體現了一個義字,特別是關雲長,因為曹操曾經救過他的命,並答應幫助他去尋找他的義兄劉皇叔,又給了他許多優待,他感到曹操對他有恩,因此出現了後來曹操在危急的時候,關雲長釋放了曹操的事情,京劇裏叫做“捉放曹”,膾炙眾口。關雲長的這個義,叫做恩義,義表現在感恩上。近代如清華大學教授朱自清,因恥食美國的救濟糧,貧病交迫,鬱鬱而死,這是正義。其他像中國曆史上的顏真卿、文天祥、史可法等人,不畏強暴,舍生取義,氣壯山河,義薄雲天,這叫做忠義。
尹先生說:“我們伊斯蘭教就是一個重義的宗教,就拿我們教的創傳人穆罕默德來說,他從小貧困,後來到麥加,自謀生計,受雇於富孀赫蒂徹,赫蒂徹見他誠實可信,十分鍾愛他。穆罕默德在25歲時與赫蒂徹結婚,當時她已經40歲了。穆罕默德對赫蒂徹也是情深義重呀!穆罕默德與赫蒂徹的結婚,對他一生創教傳經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這叫做情義。”
計先生說:“《聖經》非常強調基督教徒要注重信義,指出:‘人是講義的,而義本於信’,‘義必因信而生’。《聖經》上講了一個以色列王掃羅迫害大衛的故事。掃羅借口大衛要謀反,多次加害於他,沒有得逞。一次在一個山洞裏,大衛本來是可以生擒掃羅的,卻有意放走他,隻是割下了掃羅的衣襟,以此來表明自己並沒有謀反之心。掃羅聞言大哭,對大衛說:‘你比我公義,因為你以善待我,我卻以惡待你’。但後來掃羅又自食其言,多次追殺大衛,而大衛則多次放過了掃羅,連掃羅的女兒、兒子都反對父親的不義之舉,幫助大衛度過了許多困難,造就了大衛後來的一番事業,這就像掃羅自己說的那樣叫做公義。”
茹先生說:“義不分大小,隻要為國家為人民,犧牲小我,服從大我,挽救民族危難的,都是大義。”
符女士說:“說的是。義者正直也。隻要他的行為端正,無論大小,其義一也。我們佛教界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印度的恒河這樣寬廣,但它裏麵有很多很多的沙子,千千萬萬,萬萬億億,誰能數得清呢?但是人們隻知道恒河的偉大,卻想不起恒河裏沙子所起的作用?如果沒有沙子的鋪墊,恒河就不能成其為恒河,然而沙子從來不居功自傲,憤慨嫉妒,心懷不滿,依然義不容辭地、默默地支撐著恒河的流淌成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無有盡時。恒河的水與河裏的沙子結成血肉相連的友誼,有誰能夠把它們分開呢!”
“大自然尚且如此講義,何況人呢!”茹先生說。
戴先生提出了另外一種見解,說:“你們說了這麼多義,怎麼不說一些不義的事呀!其實世界上的事並不都是那樣講義,還有許多不義的事呀!”
戴先生繼續說:“譬如古人說:竊國者侯,竊鉤者誅;成則為王,敗則為寇。管它什麼義不義呢!曆史是成功者寫的,失敗者縱然有一千個理由也是不成其為理由的。曆史上為了爭奪王位,兄弟、父子自相殘殺,那來的什麼恩義、情義?後世的人隻是去描述唐宗宋祖的豐功偉績,有誰去想到他們勾心鬥角、殘酷凶險不義的一麵呢!”
戴先生越說越來勁:“曹植在一首詩中寫道:煑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們更多的隻是描述曹植的文采,曹丕的武略,有誰去想到誰義誰不義呀!無怪乎,盜蹠列舉了世上的所謂義者都不得好死,斷子絕孫,自笑於國人。”
戴先生的發言,使大家的討論急轉直下,不知所從。茹先生卻從容不迫地說:“這一點也不奇怪。正因為有不義,才顯出了義來,要是沒有不義,也就無所謂義了,還要提倡義幹什麼!”
“那麼究竟什麼叫義,什麼叫不義呢?能不能請老師們下一個定義?”小明、小丁等幾個學生提出了這個問題。
茹先生說:“要給義和不義下定義比較困難,要說說它們有些什麼特點倒是可以的。”
“先說說什麼叫義吧!”小毛說。
茹先生說:“好,我先說一點,大家一起討論。”
茹先生接著說:“義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必須是正義正直。為正義的事業奮鬥終生,義無反顧,這就是義。為人正直正派,不搞歪門邪道,不隨波逐流,同流合汙,對歪風邪氣能挺身而出予以抵製,堅持正氣的,就是義。文天祥有《正氣歌》,說的就是義。”
小陳說:“這麼說來,敢情義就是正。”
“是的,不是人們常把正義、正直連起來說麼!”茹先生對此給予肯定。
符女士說:“我補充一點吧!義必須是自覺自願的。義來不得半點免強或強迫,免強而做的不叫義。譬如我們搞義捐、義演,不收報酬,不計名利,都是出於自覺自願的,出於一種善心。義捐不在乎金額多少,捐的錢物多,是義,捐的錢物少,也是義,量力而行麼。義演也不是演出的場次多,義就多,演出的場次少,義就少,隻要是傾心演出,認真演出,就是義。現在有的人議論誰捐的錢少了,誰應該再多捐一些,誰應該再多演出幾場,等等,都是不必要的。”
小史說:“看來義重在實際,而不在表麵,是一項求實的舉動。”
符女士說:“現在社會上慈善事業越來越發展,義舉也越來越多,就是社會的進步。”
尹先生接著說:“我也來補充一點吧!義是要付出代價的。義跟一般的做好事、行善舉還不相同,義有時是要冒一點風險的,要作出犧牲,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義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有了義心,才能有義舉,義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所以義是十分寶貴的。”
小王說:“心義才能行義。義不是說在嘴上,而是要付諸行動的。不願付出或不敢付出的人是難於做到義的。”
尹先生說:“說的正是。”
計先生說:“公正無私也是義的一個特點。其主要體現:一是義、孝兩全問題。古人說的是忠、孝不能兩全,忠就是義,所以也可以說是義、孝不能兩全。義是公,孝是私,私必須服從公,兩者在不能同時並存的情況下就隻有選擇義,而這個義其實也包括了孝。哪一個明白事理的父母隻想著兒子孝順自己,而不讓兒子盡義呢?這是中國曆來的傳統美德,不能廢棄。二是大義滅親。兒子對父母應該孝順,但是父母做錯了事,或者犯了罪,兒子不應該包庇,這是大是大非問題,兒子包庇父母犯罪就是自己對人民犯罪。古來大義滅親的事不少,這是大義,不容小視。”
小朱說:“按照現代法律,包庇親人的罪行,自己也是犯了罪,根本就談不上義。”
計先生說:“在義字上,隻有法理,沒有人情。”
戴先生不慌不忙地說:“我也來作一點補充吧!甘願寂寞,也是義的一個特點。”
大家聽了一時摸不清頭腦,甘願寂寞和義有什麼關聯呢?
戴先生似乎看出了大家的懷疑,於是就直截了當地說:不是為義而義,不是為了讓大家都知道才去義,不是為了流芳百世、名揚四海才去就義。有許許多多的義士的義舉是在人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做的。‘八女投江’你知道是哪八位女士嗎?恐怕不知道的人多,而知道的人很少,隻是最近中央提出了“雙百人物中的共產黨員”在報紙、電視上傳播了,才知道八女為首的那一位叫冷雲,其餘的七位雖然也列了名字,但大家恐怕也不一定記得很清楚。這八位女士是東北抗日聯軍中的成員,為掩護大部隊突圍,背水作戰至彈盡援絕,投江犧牲,她們的這種義舉,豈是為了要讓後人知道呢?又譬如狼牙山五壯士,這是在抗日戰爭期間,河北省易縣狼牙山,八路軍的五個戰士與日軍英勇戰鬥而壯烈犧牲的地方,解放後在當地建立了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然而又有誰說得出這五位義士的名字呢?自古以來,從容就義而不知名的有多少!他們遠遠超過知名的。那些無名的義士們的英勇業績,絲毫也不亞於知名的義士,他們甘願寂寞的義士精神同樣氣若長虹、與世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