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從法蘭西到美利堅(4)(3 / 3)

英國大使官邸坐落在緊挨長安街的光華路上。這是一個簡單而又幽靜的小院子,房間裏的布置是典型的英國式的,家具和裝飾都透著一股濃烈的英倫風情。外麵的院子倒是一般般,一段石子鋪成的小路通向一片茵茵的綠草坪。這裏就是我們采訪的場地。

按照英國大使的要求,我提前一個小時來到官邸,因為大使先生要就采訪的一些“細節”,提前和我磨合一番。見了麵,大使先生先帶著我在官邸的裏裏外外轉了一圈,當然也包括將要專訪的草坪,然後我們一起回到會客廳。

大使說,首相府對我的這次專訪高度重視,幾次派人到使館看場地,研究“細節”,並責成使館全力協助,做好采訪。說完這話,這位一向不苟言笑的大使,忽然間搖身一變,儼然一副大導演的架勢,說:“我們是這麼設計的:一會兒,你就站在會客廳這個位置,首相先生到了後會從你麵前的這扇門進來,你們握手致意。注意,握手時你要主動示意首相和你一起麵對窗戶,因為這裏光線比較好。之後,你們兩人有5分鍾聊天熱場的時間,我們建議,你們可以以這幅英國油畫和這個中式屏風作為背景。然後,你們一起沿著那條小路走向草坪。注意,走得慢一點,是邊走邊聊的樣子。”

原來他之前說要磨合的“細節”就是這樣啊!我暈!雖然專訪布朗首相,是我在北京奧運會期間,“近水樓台”對十個外國首腦和體育名流的專訪之一(就在幾個小時前,我還采訪了倫敦奧運會的形象大使貝克漢姆),但英國人的較真和注重細節在這一刻讓我折服。

布朗的采訪,基本上是按照這位英國大使兼導演的“說戲”開始的。布朗比我想象的要高大一些,不太筆挺的西裝穿在他身上倒也服帖,他講話有點口齒不清,但和他的搭檔布萊爾一樣,一口絕對標準的英式英語。布朗小時候患有眼疾,後來一隻眼落下了終身殘疾,麵對麵時還是很明顯能看出他那隻假眼。將近40分鍾的專訪,他一直很配合我。看得出,他在來之前也一定“被說戲”了,所以從進門到握手寒暄到漫步至草坪落座,布朗首相幾乎和我心照不宣地“秀”出了應該的“戲份”。

布朗是來參加北京奧運會的,我們的采訪又是在閉幕式當天進行的,所以自然那次訪談集中在北京奧運會的焦點上。

2008年北京奧運會可謂一波三折,先是“3 14”藏獨鬧事,西方世界被達賴忽悠之後一片嘩然,矛頭直指中國政府“鎮壓”藏族群眾;接著是“5 12”汶川大地震,一向高舉人道和普世價值大旗的西方世界,又幾乎一邊倒地將同情和慰問送給了中國人民,並將讚許送給了之前他們大罵的共產黨政府。因為他們心裏明鏡似的知道,13億中國老百姓不能得罪,他們是自己繼續過富裕生活的來源和保障;另外,經常受製於議會式民主和黨派利益爭鬥羈絆,大事小情都放不開手腳的西方政府,當看到中國政府在如此大的災難發生時,還能有強大的國家調動能力,隻能自歎不如了。之後,又出現了奧運火炬在多個西方國家城市傳遞時被破壞搗亂的情況,這其中最嚴重的首推英國首都倫敦。再往後就是西方輿論要求國家政要抵製出席開幕式的威脅了。直到臨近開幕,有關北京治安和氣候的質疑依舊甚囂塵上。

關於“火炬被搶”的問題,之前就被英方委婉地拒絕回答。也許是怕得罪英國國內的那些人吧,也可能是布朗覺得回答這個問題難免尷尬,有傷和氣。“新聞自由”在西方有時也隻是個美麗的傳說,我的問題單就多次被西方國家政要的新聞官審查過。當然,他們更注重方式方法,一般會“善意而委婉地”建議你修改或者刪除某個敏感問題。

關於抵製出席開幕式的問題,布朗的回答立場鮮明:不應將體育和政治掛鉤。其實,當2008年8月8日奧運會在“鳥巢”絢麗開幕時,抵製北京奧運的鬧劇已經以失敗告終。美國的小布什、國務卿賴斯,法國的薩科齊,澳大利亞的陸克文,不少西方國家重量級的領導人無一缺席“鳥巢”。布朗就更不用說了,因為北京之後就是倫敦奧運會,別的不說,捉襟見肘的倫敦奧運會,還指望著中國經濟和中國遊客拉他們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