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美國人懂外交,會來事兒。2013年8月3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玫瑰園就敘利亞局勢發表聲明,稱確定美國將對敘利亞發起有限範圍的軍事打擊。聽到奧巴馬的講話,人們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美國人要對敘利亞動手。當然,後來由於美國國會幾乎一邊倒的反對意見和俄羅斯的“攪局”,事態發生了逆轉。但是細心的人會注意到,僅僅為了一個“有限的軍事打擊”,美國人都會把文章做足。
從總統到國務卿到國防部長,美國“國安會”的所有成員全體出動,挨個給相關的國家領導人親自打電話,做工作,奧巴馬還利用參加在俄羅斯舉行的G20峰會的機會,當麵說服一些國家的領導人支持美國。最突出的是,奧巴馬居然在三天之內,連續接受了七八家主要電視公司的采訪,一遍又一遍地向世界和美國公眾“背書”。美國國務卿克裏在出席完國會的質詢後更是馬不停蹄,緊急出訪海外,宣講美國立場。
其實,每一次戰爭前,美國政府、國會包括軍隊,都會展開類似大規模的外交和公關的“宣講運動”,哪怕像伊拉克戰爭前,關於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樣的謊言,美國也會在全世界(甚至在聯合國的講台上)重複上千遍,直到人們對此確信不已。而且,美國人善於玩公關戰術,有著完整的理論基礎和高超的實踐經驗。
美國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利用一切機會和資源,在道義上占領製高點,讓世人都覺得美國所做的一切,是為了世界和平和穩定,是在“為民除害”。這一點,是中國應該好好學習的。
我們的外交,還停留在由“無可奉告”,向背誦原則立場過渡的初級階段。很多時候,給人感覺我們的外宣太過簡單、呆板,缺乏個性,語言也很難打動人心。往往針對一個問題,我們先要習慣性地搞出一個統一口徑,然後由每一級發言人和官員一字不差地去背誦出來。
比如,針對“中國威脅論”,我們的統一說法就是: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中國是維護和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力量,中國的發展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
針對釣魚島問題也是很原則性的那幾句: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中方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曆史和法理依據。中方強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損害中國領土主權的行為,以實際行動糾正錯誤,回到談判解決爭議的軌道上來。據說,我們的領導人出訪和會見外賓的時候,外交部門也為他們提供類似“標準答案”式的表態口徑。
最近幾年,中央開始強調中國外宣的“話語權”和語言藝術,外交部門也開始研究實踐“公共外交”,這是可喜的變化,也算是“與時俱進”吧!因為,當今世界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和“少說多做”的時代,中國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要從別人的圍堵中成功突圍,就必須既要多做也要多說,而且還要學會把話說到別人的心坎裏。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像中國這樣的一個大國的崛起,是曆史的必然。縱然攔在中國崛起前方的有座座大山,有以美國為代表的單極世界的既得利益者們,有與中國存在利益衝突的周邊國家;也有被人“踩著腳指頭”的台灣問題、釣魚島問題,這一類涉及中國主權的核心利益,但中國崛起的關鍵是中國人自己,是十幾億中國人的價值取向。
攔在我們前麵的大山是搬不走的,去除不掉的,我們隻能想辦法翻過去,突圍出去。被人踩著的肢體更不能“壯士斷臂”,來個同歸於盡。
3.從曼德拉到金正恩
曼德拉和金正恩,這是兩位我至今沒有采訪過的政治家。曼德拉於2013年12月5日與世長辭了。而金正恩雖然還很年輕,但估計我能夠采訪他的機會,隻有百分之0.001(2010年朝鮮中央通訊社針對韓國膽敢侵犯其領土發出威脅時的用語)。
曼德拉是我一直渴望能夠采訪一次的政治家。1994年,南非結束種族隔離製度,曼德拉當選新南非首任黑人總統。當年5月,南非舉行了盛大的總統就職儀式,我們結合這一重大新聞,在剛剛開播的《焦點訪談》欄目中製作了一期節目——《喪鍾為誰敲響》。那期節目讓中國人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了南非這個國家,也了解了曼德拉這個名字。
節目中有幾個細節處理,是我和同事們精心設計並且為之得意洋洋的。節目開始,我坐在《焦點訪談》演播室裏麵,對鏡頭洋洋灑灑說了一番擲地有聲的“串詞”,大意就是:說到南非,恐怕很多中國人多少有點陌生,其實南非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國家,我們不說它的金礦,也不說它的美麗,我們先通過一段畫麵看一看真實的南非。
說完這話,我一轉身麵向身後的大屏幕望去,這時候鏡頭緩緩推向大屏幕並疊入一段南非大使館為我們提供的介紹南非的宣傳片。那是一段類似於MTV的電視片,片子拍得美輪美奐,也極為震撼。
當片子播完後,鏡頭回到演播室,我從望著大屏幕的姿態轉回身來,麵對鏡頭繼續說道: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國家,在過去的幾百年裏,卻實行了一種人類最黑暗的種族隔離製度,在這種製度下,黑人不能和白人上一所學校,同乘一輛公共汽車,甚至不能上同一個廁所。終於,這種情況改變了。種族隔離製度結束了,就在上個月,南非舉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不分種族的全麵大選,並選出了一位黑人總統,他就是——納爾遜·曼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