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圍棋“道”的精神(3 / 3)

“道”是一個大係統,而行行業業都是從大係統中分離出的子係統。每一個子係統都必須反映出大係統的特性與原理,才能使宇宙渾然一體,密不可分。每一個子係統都能使你走進大係統中來,也就是條條道路通羅馬。

好比說社會是大係統,家庭是小係統,每個家庭都會有門通往大係統之中。

存在於“道”之中,你會發現大小係統其實是一體,“道”的本身無裏無外,無大無小。

那麼琴棋書畫,科學技術中都存在著“道”的因素,一定是這樣。大家也從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每一事物中均存在“道”,“道”無處不在的道理。而人生是最大的問題,人生就是人的一生,如果每一步都按照“道”的要求走,那自然與“道”是一體。所以,中國古代一直強調處世做人的思想與道德品質,當你符合這些做人的基本品質之後,你自然也就在“道”中了。我們傳統文化中的所有經典,全部是一些道德品質非常高尚的聖人寫出來的,全部是圍繞如何做人,如何使人的一生最符合宇宙規律,最符合“道”,所以他們的文章經過上千年的人類繁衍也不會過時、衰亡。

把大係統分解為無數的小係統,並把小係統變成可操作把握的東西,這就是西方科學技術的體現。所以求技中也同樣存在求道。

對“大道”與“小道”的認識也有不同層麵的描述。一般來說,為公的事情,為了大眾的事情,無私的行為,符合天道的心態,都是“大道”的體現。而對於修行來說,在人類社會複雜的環境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從而達到與“道”融為一體就是“大道”。而為了個人為私的因素,解決個人的需求被稱為“小道”。

中和道長:

其實大家談的東西都是“道”,頭頭是道!什麼是“頭頭是道”呢?人們通常的看法與解釋是講這個人說起話來滔滔不絕,都有道理。而從“道”的角度來看,它有更大的對應。

佛家講“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這跟“頭頭是道”是一個意思,每一個腦袋、每一個生命都是“道”。佛與神與道是對高層因素的描述。“一沙一世界”的概念,用現代物理學來解釋就是把沙子放大到星球那麼大來觀察,會發現一粒沙子就是一個廣闊的世界。所以,你們提出的一個問題,也許真是在描述一個廣闊天體的運行,隻是看你的思維到底有多大。

中和道長:

“道”無裏無外,無大無小。佛家講無分別智,一個修佛的人完全達到無分別心,智慧會源源不斷,這是大成就者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道家講“天人合一”原理,跟佛家講的無分別智是一個東西。就是宇宙天體與人是同一體,無裏無外,無大無小,無高無低。

《周易》中講混沌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種陰陽運行現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用阿拉伯數字模型來表達就是0—1—2—4—8,這個過程就是儒家講的“入世”的過程。而8—4—2—1—0就是道家講的“出世”的過程,歸真的過程,出極的過程。0就是出了太極,出了極就是如來智慧,而1隻是無分別智,色空不住。

所謂分別心,就是由於陰陽的因素造成的。就是在兩儀的範圍內宇宙運行的規律所決定。有兩儀就有對比,有參照,有分析等等。西方的對立統一規律,人的思維永遠是兩分法。

陰陽是太極的一體兩麵,是同一個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所以,求技與求道也是一體兩麵,愛與恨也是同一種能量的兩麵。

中和道長:

思想與身體是同一體,主觀與客觀也是同一體,唯物與唯心也是同一體。唯物對唯心的否定,就如同用身體來否定思想的存在,而唯心對唯物的否定也如同用思想來否定身體的存在一樣。

唯心的東西在更廣闊的層麵上看,也許是更進一步的唯物;例如無線電的出現,腦電波的測定,人飛入太空,在幾百年前談論這個問題肯定是屬於唯心的東西。現在人們還認為陰陽不存在,可現代科技已經證實宇宙中有暗物質,黑洞吸收光能。老子講:“萬物負陰而抱陽。”也是說唯心之中包含了唯物。

之所以說“道”裏麵有大境界與大快樂,它不是無限放大自我的傲慢,而是使你的胸懷更加廣闊、寬容、謙讓。在“一”裏麵,當然就沒有爭論。

以地球與太陽之實,虛空卻輕巧地將他們承載,讓他們安心地運行。太陽與地球能跟虛空爭什麼呢?虛空難道不是物質嗎?虛空這種物質又是被什麼因素承載呢?

中和道長:

萬眾一心就是與“道”渾然一體。“通心”是現代心理學研究的問題,中國古代形容為合一。丈夫與妻子能夠通心,思想合一,夫妻關係一定和諧;夫妻與孩子、父母能夠通心,家庭一定和諧;部隊強調的軍令如山,也是通心同心的體現。而萬眾一心,必然眾誌成城,因為大家合為一體了。

佛家、道家講宇宙是一不是二,天人合一,那必然是萬眾一心的。人與天通了心,那就是與“道”渾然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