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身反映了宇宙的三個重要原則,就是“變易、不易、簡易”。宇宙有個特性就是萬事萬物均在運動變化之中,這就是變易。所以孔子在兩千五百年前研究《周易》時就指出:宇宙萬物有“偕時俱進”的特性;萬事萬物與宇宙本體合一的本質特性不變,所以萬法歸宗,萬眾一心,一體同源;萬事萬物在運動變化中遵循簡單的原則,所以大道至簡至易。我們的祖先把天地萬物用八個卦的運行狀態表現出來,又再歸納為四象、兩儀、太極直至無極。
因此,我們在學習《周易》的過程中,不必要再人為地認為它難,從而放棄。首先我們要做到的就是進入它的門。
三、為什麼要學習《周易》
《周易》八卦的功能之一就是預測,這是大多數人最感興趣的。人生活在社會上,存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每個人的思想與脾氣性格均不一樣,即使在家庭中,父子母女之間、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都有說不清楚為什麼的事情發生,更何況在社會上、在工作單位上?那麼《周易》八卦具有反映這些人與人、人與事物運動變化規律的功能。這是西方科學不具備的功能,所以我們應該了解學習。
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我們的曆史文化,非常深厚燦爛。形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有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中醫、養生、氣功等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與《周易》有密切的關係。秦始皇焚書坑儒,滅了諸子百家,獨不燒《周易》。唐、宋以下,影響中華民族文化的實質是《周易》,而非儒家學說。宋明理學的發端,也是從《周易》而來。而中醫理論就更不用說了,懂得《周易》八卦以及陰陽、五行的旺衰生克,就能找到病症的根源。因此可以說,《周易》八卦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根。從這一點上看,我們也應該好好學習《周易》。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太極的形狀與已經被天文學觀測中看到的宇宙星雲形成一模一樣,這說明中國古代先賢創立的太極陰陽圖並非人的思想主觀臆斷,而是超越現代科學手段的對物質與非物質世界的準確描述。八卦的陰陽理論啟發了萊布尼茨,使得後者發明創立了二進製。今天我們看到,無論電腦科技如何發達,計算機技術將達到什麼樣的先進性,它的根本就是陰陽轉化成數學的模式演變成的。過去我們認為中國的祖先聖人說的兩儀生四象(陰陽轉化隻能產生四種現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因而產生萬物的理論如何荒謬可笑,但是我們從生命科學中看到了另一種奇妙的巧合。
陰陽相互轉化運行隻能產生四種狀態,陰陽與四種狀態再發生轉化而產生八個卦象,按照中國古人的意思,天地萬物均由這八個卦的現象所代表,而八個卦之間相互發生關係就產生了六十四個卦象,因此有了萬物。一個八卦有六個爻,每一個爻又分為陰陽,所以,卦數應該是二的六次方,正好等於六十四。
我們從生物學中看到,在生物遺傳基因組合方式上,決定遺傳機製的分子有兩種,分別叫做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
它們結構相同,都是磷酸基、糖堿基組成。兩者的磷酸基一致,而糖堿基不同,一種是核糖,另一種是脫氧核糖,每種可以接四種堿基,兩種糖可以得到八種。這樣,每三個DNA和RNA能決定一組遺傳密碼,八種堿基每次取三個,重複組合,隻能是六十四種組合。這與八卦的結構及生成的六十四卦一模一樣。
世界不會有那麼多所謂巧合,更何況這個生物遺傳的組成說明生物全部由這六十四種組合演變成,這跟中國古人講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因此產生萬物完全吻合,沒有一絲差別,甚至連形式、公式都是一模一樣。而且中國古代先賢認定這一事實比西方早了至少兩千五百年,而且中國古代先賢還認為,除生物組成是這樣之外,世界一切事物均在這種組合之中,並且可以對事物通過一定的轉化機製進行預測。這已經完全超越了西方科學的認識範圍,並且已經被無數的《周易》應用統計與事實所證明是對的。
從以上的情況來看,我們也應該了解《周易》,了解它為什麼影響了中華文化幾千年,為什麼中華文化的一切根源均來自《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