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豐
發表時間:2006-01-27
“太極”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本源性概念。《周易》講:“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就是說“太極”是產生萬物的本源。
哲學中有一種說法叫做“物質無限可分”。其實“可分”是有限度的,當分到了一個最終的極處時就會物極必反了。這個最終的不可分處正是所謂的太極。那麼太極究竟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看看物質的結構。按照現代科學的說法,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依次類推,原子由質子組成,質子由電子組成,電子由中微子組成,中微子由光子組成。分到光子這一步時情況就已經不同了,光子沒有靜止質量,而且可能“分”出更大的物質微粒。嚴格地講這已經不能稱之為“分”了,因為再分下去反而會生成一些有靜止質量的粒子來,如電子或介子等等。也就是說分到光子這一步時會出現一個什麼情況呢?整個宇宙是一片光海的世界。相對於我們這個表麵的物質世界而言,這個光海世界可以說是宇宙的最高能量狀態,或純粹能量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整個宇宙看上去是一個透明體,而且所有的時空間隔全部都消失了。修煉的人修煉到一定層次可以直接觀察到這種實景。有時被稱為“真空實相狀態”,或有的人幹脆稱之為“另一個世界”或“另外空間”。
如果用熱力學第二定律即熵定律來衡量的話,那麼這個世界是處於一種最高能、同時也最無序的混亂狀態。由於他的原始溫度極高極高,所以他完全可以銷熔一切落入其中的有形物質。那麼我們肉眼所見的這個有形物質世界如何可能建基於其上呢?所以,在這個無形世界和有形世界之間必然存在一種普適的轉化機製,起到一種間隔和傳輸的作用。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轉化機製或隔離傳輸帶呢?
這種最原始的轉化機製就是太極!所謂太極就是宇宙混沌初開時的原始渦旋。為什麼說太極就是原始渦旋呢?宇宙產生前那種完全無序的混沌狀態我們稱之為無極。無極隻是一種能量狀態,並非最終的本體。我們說無極隻能生太極,而不能直接生萬物。那是因為剛才我已經說過,在混沌無極的原始能量場中,溫度奇高,粒子根本就無法存在。即使有那也是瞬間生滅,等同於烏有。在宇宙趨向穩定狀態的初始有序化嚐試中,因為脈動或漂移對宇宙有序化的貢獻並不大,所以“渦旋”成為唯一的選擇。在宇宙原始能量場中到處充滿了不規則的大大小小的渦旋,並不斷彙聚壯大。當原始渦旋的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而達到飽和狀態時,便會在原始渦旋的渦心區域雪崩式地產生大量最原始的微觀粒子(如中微子或原始電子)。這些原始的微觀粒子產生後馬上螺旋式遊離到原始渦旋的渦心周圍,又重複著同樣的演化過程。最初的宇宙便宣告誕生。所以,我們說太極就是混沌初開時的原始渦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