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豐
發表時間:2006-01-27
釋迦牟尼佛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毛澤東說“萬眾一心,眾誌成城”。那什麼是心呢?
老子講“萬物負陰抱陽”。萬物皆有陰陽,因此萬物皆有生命。有形的一麵和無形的一麵同時存在。有形的一麵為陽,無形的一麵為陰。有形的一麵為物,無形的一麵為心。“心”就是生命中無形的那一麵。萬物本是一體同心的,但在相互影響中迷失了本性。有了私心就迷失了本心。
人生命最初產生的地方叫做“源”,產生之後的變遷叫做“流”。修煉界講:順則成人,逆則成仙。順流而下到了東海你就是茫茫人海中的眾生,溯流而上到了昆侖山你就是俯瞰眾生的仙。人生如河流,最終入苦海。從源到流成人,從流到源成仙。
人最重要的心理機能是記憶。修煉就是要恢複你原初的記憶。你記憶中的內容遠遠超過了弗洛伊德潛意識中被壓抑的性欲,也不止於榮格集體潛意識中人類祖先的喜怒哀樂。那裏還儲存著宇宙進化的全部信息。順著你記憶的通道,你可以追溯到宇宙生命的源頭。
從後天的角度講,返本歸真表現為一個拾級而上的漸進過程。第一步:確立主體,身神合一。自知者明,自勝者強。這是自身通心了,能明了自己駕馭自己。第二步:仁者愛人,仁者無敵。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這是兩個人之間或不同的生命之間通心了,揭示了愛的真諦。隨著通心的範圍不斷擴大,你的能力也在不斷加強。主體已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第三步:真心自在,如如不動。在通心中你與宇宙合為一體了,你也就無所不在,亦無所不能了。你的精神周遍宇宙,你的精神就是宇宙的精神。宇宙的能量你都可以調動,宇宙的能量就是你的能量。做什麼事你都可以隨心所欲,心想事成。你的意誌就是宇宙的意誌。這時,你就是上帝!
為什麼說上帝是全能的?上帝其實就是生命的本性狀態。生命在本性狀態中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就是如如不動之心,佛家稱之為“自性”。自性不在你之外,不在你之對,隻在你之中。萬物一心,眾生一性。自我是修道的階梯,修到無我方見真我。佛教“八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是個逐漸深入的過程。以我之見,在阿賴耶識(即種子識或藏識)之後還應依次加上代表真空實性的“空識”和如如不動之“本識”。
由於後天觀念的影響,人封閉了自己,成了睜著眼的瞎子。愚昧的人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因而切斷了自己的神性血脈,關閉了自身發展的無限可能性。修行的人把自己和上帝對立起來,認為上帝在自己外麵。結果是緣木求魚,竹籃打水。做人也好,修煉也好,最要緊的是對自己有信心。有多大的信心,這是成就多大果位的前提。莊子說過“哀莫大於心死”。心死了,這個生命也就真的死了。當然,作為萬法之源的如如不動之心是不會死的。境由心生,命由心造。當生命進化到一定層次時,一切皆在一念之間!
相信自己吧,你是可以創造奇跡的人!因為你心中自有成就宇宙的種子。
孔子在五十歲時才開始學習研究《易經》,在他學習《易經》的過程中,因為學習研究過度,曾三次將穿竹簡書用的熟牛皮繩弄斷,曆史上從此用“韋編三絕”一詞來形容一個人讀書學習非常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