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同誌既有顧全大局、寬厚忍讓的大海般的胸懷;又有在大是大非麵前從不讓步、堅決鬥爭的高度原則性。1935年1月,長征到達遵義,因工作的需要,我也列席了在遵義城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朱總司令在會議上拍案而起,嚴肅地批評執行“左”傾錯誤路線的中央領導人,憤怒指責李德等人的瞎指揮,堅決支持毛澤東同誌的正確主張。雖然因事隔多年,對他在會議上發言的具體言詞已經記不清了,但對他那慷慨陳詞的神態和是非分明的原則性,我卻一直銘記在心裏。正是由於朱德等同誌堅持了原則,維護了毛澤東等同誌的正確主張,遵義會議決定撤銷了李德等人的軍事指揮權,從而使黨和紅軍又重新回到以毛澤東同誌為代表的正確路線上來。從此以後,偉大的中國革命事業,便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紅一方麵軍和紅四方麵軍勝利會師後,根據中央的決定,朱德總司令和劉伯承總參謀長一起,隨同以四方麵軍為主的左路軍行動。不久,張國燾背離中央的北上方針南返川康。這時,朱老總實際上被張國燾剝奪了指揮職權,以至被軟禁起來了。但是,朱老總在這種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並沒有畏怯退讓,仍然堅持原則,主張北上,同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活動,進行了堅決地鬥爭,迫使張國燾北上,實現了三大紅軍主力的勝利會師,從而維護了黨和紅軍的團結。
長征以後,毛澤東同誌正式擔任中央軍委主席。朱德同誌一如既往地堅決執行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方針、政策。他的這種從不居功,毫不爭權,一點也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坦蕩胸懷,在黨內外早已有口皆碑。但是,林彪之流卻對朱老總的這一美德進行惡毒攻擊,這隻能暴露他們自己是爭權奪利的野心家,而對朱老總的高尚品德,卻沒有絲毫地損傷。
抗日戰爭時期,我在中央軍委總參謀部作戰局工作,與朱德總司令同住在延安的王家坪。當時,他已年過半百,而我們隻不過是三十上下的年輕人,有的還沒有成家。朱老總經常把我們叫到他家裏去,做點好吃的犒勞犒勞大家。那時所謂好吃的,也不過是他用四川家鄉的方法醃製的臭鹹鴨蛋,有時有一兩盤四川味蔬菜。每當休息時,朱老總不是和我們一起打籃球,就是找我們或參謀、警衛員們一起打撲克牌。一玩兒起來,就分不清誰是總司令,誰是小戰士了。他照樣同打撲克的對家打暗號出牌。他每贏一盤,都和小青年們一樣樂得開懷大笑;要是偶爾輸了,就非得翻過本來才罷休。所以,在遊戲時,他也是個非贏不可的“常勝將軍”。從這些生活小事中,也可以看出朱德同誌對同誌、對群眾是多麼真誠與熱愛!這是他的崇高品德的一個重要側麵。
全國解放進入北京以後,我與朱總司令的直接接觸的機會少了,主要是在中央的一些會議上見到他。有時,在外事活動中也常與他相遇。每次重逢,他都關切地問問我的近況。雖然這時他已經是黨和國家的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但人們還是習慣地叫他“總司令”。他對我們也還是像過去在瑞金和延安時那樣親切隨和。有幾次他率領代表團出國訪問,我有幸成為代表團的成員。例如:1959年,波蘭統一工人黨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朱德同誌是我黨代表團團長,王稼祥、王炳南和我都是代表團團員。出國前後,他從賀詞和講話文稿到活動安排與禮儀等各項工作,都過問得十分認真細致。他率領我們圓滿地完成了中央交給我們的任務。
“文革”開始後,從朱總司令本人到他帶領過的一大批老同誌,都受到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誣陷迫害。一些造反派組織還成立了什麼“揪朱兵團”、“批朱聯絡站”,把大字報和大標語,貼的到處都是。當時,也有一個專門揪我的“兵團”。我聽說朱老總麵對那些惡毒攻擊,一直像泰山一樣巋然不動,不屑理會,我的心裏也就踏實多了,使我受到很大鼓舞,經受住了這場特殊戰鬥的考驗。後來,我從“牛棚”裏被“解放”出來以後,第一個去拜訪看望的就是朱總司令。因為我們都是劫後重逢,所以,見麵後格外高興,他老人家給了我很大的安慰和鼓勵。
令人十分痛惜的是,1976年夏天,朱老總突然一病不起,溘然長逝。這不僅在我個人的感情上受了重重一擊,更重要的是加深了人們對黨和國家命運的憂慮。當時,江青一夥正利用周總理的去世和毛主席的病重,企圖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權。朱總司令這棵大樹又倒下去了,確實使人分外擔心。幸而幾個月後,由當年“朱毛”親自帶領培養出來的老帥們和黨的領導人,在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一舉粉碎了以江青為頭子的“四人幫”,使黨和國家終於擺脫了危機並出現了轉機。雖然朱總司令沒有親眼看到這一天,但是,這個勝利無疑是實現了他老人家的遺願。
朱德同誌離開我們已經十五個年頭了,我每時每刻都在懷念著他。每當我追憶起他的豐功偉績時,特別敬重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他確實是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學習的光輝榜樣。特別在今天,學習朱德同誌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更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我作為一個跟隨朱德總司令數十年的老兵,衷心希望每一個人都應以朱德同誌為鏡子,經常照照自己。特別是對每一個共產黨員來說,更應該如此。
朱德同誌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永存!
加強共產黨員的人品建設(節選)
李忠傑
要把人品建設明確納入黨的先進性建設中,作為先進性建設一個方麵的內容,從製度、教育、管理、監督等各個方麵,采取有力措施,使廣大黨員的道德水平不斷有所提高。
85年來,我們黨不斷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實際上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人品建設的具體內容。廣大共產黨員在黨的綱領、組織、宗旨、紀律的指導和約束下不斷培養和表現出來的良好的人品,彙聚構成了我們黨光輝形象、強大戰鬥力和偉大成就的基礎。85年來,在我們黨的隊伍中,湧現了無數誌士仁人、先進模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廣大共產黨員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衝鋒在前,無私奉獻,直接經受生與死的考驗,表現出崇高的精神風範。李大釗、夏明翰、方誌敏、楊靖宇、張思德、劉胡蘭、董存瑞等無數黨的優秀兒女,共同特點都是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共產黨員”的旗幟。從領導層來說,新中國成立前我們黨的全部中央委員候補委員中,犧牲、遇難的達到42人,其中擔任過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以上職務的達到15人。這意味著,當時每4個中央委員候補委員,每4個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中,就分別有一個犧牲、遇難。至於犧牲的普通共產黨員、包括沒有留下姓名的,那就更多了。這些共產黨員表現出來的,不僅是政治上的堅定、勇敢,也同樣是人品上的高尚、卓絕。
新中國成立後,包括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繼續湧現出一批又一批新型的先進模範。李四光、焦裕祿、雷鋒、王進喜、孔繁森、鄭培民、史來賀、李國安、王啟民、許振超、牛玉儒等,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堅決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本職崗位上創造卓越的業績,為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用自己的模範行動,樹立了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光輝形象,展示了我們黨與時俱進的先進性。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既有高度的政治覺悟,也有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們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無一例外,都是“好人”、“人品”的典範。
可以說,正是靠著總共九千多萬共產黨員發揮的先鋒模範作用,靠著他們團結和帶領全體人民共同奮鬥,中華民族才出現了今天這樣一個自近代以來最輝煌的時代,才展現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偉大複興的光輝前景。共產黨人的形象,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理想人格的化身,成為指引中華民族精神升華的旗幟。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在我們的隊伍中,也有相當一些人,不僅政治上走上歧路,人品上也暴露出嚴重問題,陸陸續續地被黨和人民所唾棄。過去有這種情況,新形勢下也不同程度地有這種情況。《中共中央關於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意見》,依據對30萬黨員調查的情況,指出了黨員隊伍中與先進性要求不相適應的若幹問題。這次在全黨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圍繞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要求,使全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黨性鍛煉,使廣大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有了新的提高。特別是每個單位都廣泛開展的關於先進性具體要求的大討論,既涉及政治方向問題,也涉及道德修養問題,對於加強共產黨員的人品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先進性建設要著眼於長效機製,持之以恒地進行下去。同樣,共產黨員的人品建設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在新形勢下,我們依然要看到,黨的先進性建設,包括黨員的先進性建設、黨員的人品建設,仍然既麵臨著難得的機遇,也麵臨著嚴峻的挑戰。
應該充分肯定,我們黨內絕大多數人的人品是好的和比較好的。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有一些人,在人品上存在著不少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人甚至人品很差、很壞。無論在黨內還是社會上,都產生了惡劣的影響。那些先後被查處的腐敗分子,相當一部分人本來就人品很差,遇到適合的土壤和機會,便暴露了出來。但困難的是,不少人品很差的人,其所作所為,還沒有到嚴重違法違紀可以查處的程度。在現有的機製下,職務沒法撤銷、也沒法降級,甚至調動都困難。於是群眾怕他,同級不敢惹他,上級還要哄著他。其結果,正氣受壓,邪氣上升,其劣行愈益猖獗,攪得單位和班子亂糟糟的。上級來考察時,由於他已有了一幫勢力,得票數未必很少。有的,本單位人雖然明知此人不行,但為了讓他走開,還一股腦兒投他讚成票,反而使他有機會再上一個台階。由於這種人客觀上並非什麼好事都不幹;主觀上,又善於拉關係,套近乎,拍馬屁,偽裝自己,所以,上級領導和組織部門未必知道他的人品不好。或者以為是小節問題,無礙大局。結果,升遷的大門總是對他開著。還有一種情況,上級領導和組織部門也知道他的人品上有問題,想解決班子問題,但又不想觸動或得罪他,於是便采取提拔調離的辦法。對這個單位來說,固然走了一個禍害,但對於這種人品很差的人來說,又高升了一步,更加心滿意足,趾高氣揚。所有這些現象,在不少單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由於現有的幹部考察和任用機製對人品問題注意不夠,所以,這些問題一時還很難解決。許多幹部和群眾談到這類事情,都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
令我們感到高興的是,在今年年初的中紀委六次全體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認真落實“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深入開展理想信念和從政道德教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黨紀條規和國家法律法規教育,促進領導幹部廉潔從政。在講到學習遵守貫徹維護黨章的任務時,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強道德修養,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地位觀,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堅決抵禦各種腐朽落後思想文化的侵蝕,永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在兩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又進一步提出“八榮八恥”,要求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所有這些,都表明了我們黨對於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人品建設的高度重視。
在廣泛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基礎上,我們要抓緊建立和健全長效機製。其中,也包括進一步加強共產黨員人品建設的長效機製。要把人品建設明確納入黨的先進性建設中,作為先進性建設一個方麵的內容,從製度、教育、管理、監督等各個方麵,采取有力措施,使廣大黨員的道德水平不斷有所提高。
第一,應提請全黨更加注意共產黨員的道德修養和人品建設問題。充分認識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的人品對於黨的事業的重要性、對於黨的形象的重要性、對於黨與人民群眾關係的重要性、對於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在充分肯定廣大黨員、幹部人品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不少人身上存在的人品問題,看到這些人品的缺陷對於黨和人民事業的危害,增強責任感,認識緊迫性。把道德建設的目標更多地聚焦到人品建設上來。在開展道德建設的同時,更多地關注人品、研究人品、考查人品、修煉人品、提升人品,采取有效措施,推動人品建設的發展。
第二,在考察選拔幹部時,更加注重人品狀況,嚴格把好人品關。按什麼標準選人、選什麼樣的人,對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的價值取向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選拔一個好人,就會有更多的好人成長湧現出來。選拔一個人品不好的人,就會有十個人品不好的人接踵而至。所以,要保證我們的幹部隊伍人品素質不斷提高,就一定要在考察選拔幹部時,嚴格把住人品關。要全麵把握德才兼備的原則,明確地把人品狀況列入考察幹部的範圍。既要考察政治上的表現,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和具體工作中表現出來的人品問題。比如,平時是否愛貪小便宜?在男女關係上的思想意識是否健康?對上對下的態度是否很不一樣?對領導是否總愛阿諛逢迎、溜須拍馬?平時是否總愛說謊?心眼是否太小、容不得別人?是否喜歡拉幫結派、搞團團夥夥?是否經常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是否經常搬弄是非、攻擊和誣陷別人?是否愛耍手腕,在背後整人害人?整日裏的心思是放在工作上,還是放在拉關係上或整人上?諸如此類,好像不是政治問題,但它是政治品質的基礎。凡是有這些毛病的人,都是在人品上比較差的人,起碼得小心。嚴重的,早晚都會對黨內風氣、班子建設等造成危害,應該堅決不用。否則,帶來的負麵影響比積極的方麵要大得多。在總結幹部考察經驗的基礎上,要爭取把這些看似細節、小節的項目列為幹部考察的內容和標準。
第三,加強對黨員、幹部的人品教育,在人品上提出嚴格的要求。全麵把握黨章關於共產黨員的標準和對領導幹部的要求。在注重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紀律的同時,總結實踐的經驗,對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的人品提出更加明確和具體的要求。以此作為人品建設的目標和方向。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教育黨員和幹部認識道德修養、人品建設的重要性,旗幟鮮明地講明道德和人品上的是與非、榮與辱、善與惡、美與醜,鼓勵積極健康的選擇,反對消極落後的現象。對人品好的給予肯定和表彰,對人品差的給予批評和教育。在黨員民主生活和黨性分析中列入人品教育的內容。在黨校和行政學院的教育中,適當講授道德修養和人品教育的內容。注意發揮典型的作用。表揚和宣傳品行高尚同誌的先進事跡。在現有的典型教育中注意加強道德和人品方麵的內容。也可以抓住某些反麵典型,現身說法,舉一反三,告誡人們加強人品的約束和修養,切不可放縱自己人品上的毛病。
第四,加強黨員、幹部自身的人品修養,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道德修養和人品建設,既需要外部的教育、管理、監督,更需要自身的內部修養。要鼓勵黨員和幹部加強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地位觀、權力觀、榮辱觀、義利觀、家庭觀、事業觀等等的學習和教育。通過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礪,將黨和人民以及社會長期形成的政治原則、道德律令轉化為自己的內心信念、思維方式和行為規範。要以“慎獨”的精神要求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聲譽,做與自己身份相符的事情;經常自覺地反省和檢查自己的行為,一旦發現問題,就要立即“自訟”,加以糾正;不斷警示和告誡自己,切莫逾越政治和道德的規範,時時有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感覺;要激勵自己奮發向上,提升自己的政治和道德境界,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建功立業。通過長期不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使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的道德修養人品建設不斷取得成效和進步。
提高幹部的政治道德
鄧偉誌
廉、勤、公、仆為“官德”之四要
官就是幹部。“幹部”是外來語。“官”才是中國的傳統稱呼。官住的叫官邸,官騎的叫官騎,官穿的叫官衣,還有官奴、官婢什麼的,此外,還有“官柳”。杜甫的《西郊》寫道:“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中國雖有把丈夫、把男性稱“官人”的,但畢竟是少數。就是在把幹部稱作幹部以後,在規範語言中,仍然有把幹部稱作“官”的,軍官、武官、外交官,都是官。
在“官”的名聲不佳時,把不同於地主階級之官、不同於資產階級之官的無產階級的官改稱“幹部”,未嚐不可,可是,名聲不在名稱,而在內在素質。
官的素質是多方麵的。身體、文化、能力、道德、政治,缺一不可。
其中,重要的是道德。正如《論語·為政》篇中所說:為政以德,就會像北極星一樣,有群星環繞著它。為政者如果缺德,本事再大也會變成孤家寡人,即使政治上正確也有時候會導致“政息”。
對當官的強調德,是由當官的官位決定的。官位在上,上行下效。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不要一味地埋怨底下屢禁不止,在上的要想一想這是否同你那“其身不正”有關,是否是因為你那“上梁不正”了,下梁才歪的。
對當官的強調德,是由當官的官職決定的。當官的職責很多:從範圍看,管人管財又管物;從工作流程看,設計、決策、組織、執行、協調,步步、環環都要管。哪一點上少了德,那一點上就要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