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編 忠於職守 鞠躬盡瘁(1 / 3)

紀念白求恩

毛澤東

白求恩同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誌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

白求恩同誌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去年春上到延安,後來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職。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做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列寧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要擁護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無產階級要擁護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的解放鬥爭,世界革命才能勝利。白求恩同誌是實踐了這一條列寧主義路線的。我們中國共產黨員也要實踐這一條路線。我們要和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要和日本的、英國的、美國的、德國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才能打倒帝國主義,解放我們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這就是我們的國際主義,這就是我們用以反對狹隘民族主義和狹隘愛國主義的國際主義。

白求恩同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誌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後再替別人打算。出了一點力就覺得了不起,喜歡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對同誌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晉察冀邊區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每一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學習白求恩同誌的這種真正共產主義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誌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在整個八路軍醫務係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這對於一班見異思遷的人,對於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訓。

我和白求恩同誌隻見過一麵。後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可是因為忙,僅回過他一封信,還不知他收到沒有。對於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現在大家紀念他,可見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隻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左權同誌精神不死!

周恩來

左權同誌又是一個有理論修養同時有實踐經驗的軍事家。他在軍中,經常喜歡研究,喜歡譯著,同時,他又勤於工作,忠於職守。他習於遊擊戰爭,但他也不忘正規戰術,所以他在軍隊正規化的口號下,盡了他最大的責任。

幾天前,從華北戰場上傳來了一個哀訊,我英勇忠貞的左權同誌—第十八集團軍副參謀長,在反掃蕩戰中,悲壯的殉國了。這一哀訊,震動了十八集團軍的全體將士,打動了華北敵後廣大人民的心弦,同時,也必然會引起全國抗戰軍民的注意和悼念。

在抗戰中,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犧牲在敵人炮火燒殺中的,已不知有多少,更何況左權是抗戰軍人,身臨前線,戰死疆場,正是盡了他的天職,也是革命軍人之榮。隻是左權同誌死在壯年,以他的誌行才力,經驗學識,所能貢獻於國家民族,盡力於革命軍隊者正大,今一旦壯烈犧牲,對於抗戰事業,尤其是對於十八集團軍和敵後人民,真是一個無可補償的損失。概自抗戰軍興,高級將領犧牲於前線者前有郝夢齡、王銘章諸將軍,後有張自忠、唐淮源諸將軍,今左權同誌以十八集團軍副參謀長之地位,於敵後支撐抗戰,將近五年,終至以身殉國,斯真不愧躋於高級將領之列,且足為高級幕僚爭光。

左權同誌湘人,早歲習軍事於廣東湘軍講武堂。時湘軍在譚組庵、程頌雲兩先生領導下參加國民革命,故有講武堂的訓練組織,頌雲先生實為之長。講武堂中多二湘七澤間子弟,以湖南的革命前輩訓練湖南的革命青年於革命的策源地廣東,真所謂相得益彰。左權同誌的革命信念,便由此起。不久,湘軍講武堂歸並於黃埔軍校,全體學生編為第五隊,與前期隊同為一期生畢業。在一期同學中,湖南人特多,知名者如蔣先雲(戰死於北伐時代河南戰役中)、李默庵、宋希濂、賀衷寒、劉雲、劉戡、霍揆彰、陳啟科、陳賡、趙自選諸同學,而左權同誌便為其中之一員。緬懷當年同學,今日同袍,風雨同舟,能無故人之感!?

左權同誌畢業黃埔軍校後,即參加東征及回師廣州諸役。未幾,與陳啟科同誌在廣州考入莫斯科中山大學,遂轉往蘇聯留學。其後左權同誌又與劉伯承、劉雲、陳啟科轉入蘇聯陸軍大學攻讀。民國十九年畢業歸來,劉陳兩同誌相繼犧牲,左權、劉伯承兩同誌則先後馳抵江西軍中。從此時起,整整十一年,左權同誌未嚐一日離開軍隊,而抗戰五年,左權同誌更未嚐一日離開前線。在近二十年的軍事生活中,由軍校到軍隊,最後更戰死軍中,左權同誌是真能與革命軍隊共始終者。他這種革命軍人自我犧牲的精神,實無忝於黃埔同學,更配稱得起蔣委員長的抗戰部屬,革命學生。

抗戰五年了,中經多變,太平洋戰爭起後,敵人既有事於南洋,亦未放鬆於北進的準備,但同時卻在華中進攻長沙,在華北掃蕩山地。緬甸既陷,敵人立即轉其凶焰,侵我滇邊,同時更用兵於浙贛,轉移掃蕩於華北平原。可見敵人一日不退出中國,我固不能止抗戰之火,即敵人亦不能熄侵略毒焰。

又有人想,敵人在中國戰場上可以有所選擇,即是說有所打,亦有所不打。這種想法,更是有毒索的。固然,敵人時常在想分化中國內部,挑撥中國內亂。但敵人終究是敵人,中國人終究是中國人,當敵決意進攻之時,他又何嚐分別過你是哪類的中國人,我是哪類的中國人,他又是哪類的中國人!?這次晉豫冀邊太行南端的戰鬥,恰發生在緬甸方陷,浙贛戰爭緊張之際,而戰鬥激烈直逼至十八集團軍總部指揮所在。左權同誌就在這九天的戰鬥中,親自指揮所部突破敵人的重圍,而自己卻光榮的犧牲了。左權同誌的戰死,正足以說明這一真理:在敵人心目中,不論於你屬於何黨何派,隻要你不投降日寇,他就需要消滅你。

敵人既無所選擇,我們豈容有所規避,而且豈忍有所規避?(被略十一句)五年來十八集團軍在敵後的戰績,傷亡及其所遇到的困難,拿左副參謀長五年苦戰的功勞和最後殉國的壯烈為印證,就可以例其餘了。我們謹在此向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戰友,向全中國的同胞同袍申明:我們是至死不會離開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我們決心要將淪陷的河山從百戰中奪回的。無論如何,我們要戰勝敵人,我們要準備流盡最後一滴血來爭取它,左權同誌便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左權同誌不僅是革命軍人,而且是革命黨員。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黃埔時代,這成為他以後近二十年政治生活中的準繩。他之犧牲,證明他無愧於他所信仰者,而且足以為黨之模範。左權同誌又是一個有理論修養同時有實踐經驗的軍事家。他在軍中,經常喜歡研究,喜歡譯著,同時,他又勤於工作,忠於職守。他習於遊擊戰爭,但他也不忘正規戰術,所以他在軍隊正規化的口號下,盡了他最大的責任。沉毅堅忍,是他個性中的特長,也就成為他在黨內在軍中在社會上讀書治事,練兵作戰,立身處世時的特點。在這方麵,足供同誌們戰友們追念回憶之事甚多,於此不及備述。

我與左權同誌相識近二十年,不幸抗戰以還,我因遠離前線,不克與其同生死共患難者竟達四年之久。今左權同誌殉國了。遙望大河以北,請纓有願;困處夔門之內,殺敵無緣。這雖因崗位有別,但髀肉複生的我,遙聞哀耗,究不能無動於中。

左權同誌已作先驅了,萬千個左權同誌的化身將繼著起來,千百萬的人民和軍隊將踏著他的血跡前進。華北抗戰已近五年,勝利之期已不在遠,行見太行之巔,高樹起左權同誌的勝利旗幟,數十萬八路健兒,北下平津,東出榆關,那便是我們的複仇期了。

左權同誌精神不死!

中國抗戰勝利萬歲!

民國卅一年六月廿一日。

中央機關要做全國的表率(節選)

胡耀邦

必須尖銳地向中央機關提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這就是:要以自己高尚的精神麵貌和優良的工作作風,做全國的表率。

為了把我們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中央機關擔負著特殊重大的責任。我所說的中央機關,包括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全國人大和國務院直屬機關,全國政協和各人民團體的直屬機關,以及中央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的領導機關。在我們整個事業中,中央機關起著樞紐的作用。這個樞紐運轉得好不好,對於我們事業的興衰成敗,關係極大。因此,必須尖銳地向中央機關提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這就是:要以自己高尚的精神麵貌和優良的工作作風,做全國的表率。

中央機關的絕大多數同誌,是好的和比較好的。我們在八十年代前五年的成就和勝利,是同中央機關的努力分不開的。但是另一方麵,中央機關還存在許多弱點,還存在某些陰暗麵。這就使得中央機關的一部分單位和一部分同誌,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不能很好地擔起應負的重任。

長期以來,有種習慣勢力:出了什麼問題,不是首先從領導機關找原因,而往往單純責怪下麵。在許多情況下,這是一種顛倒。應當把這種被顛倒了的是非,顛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