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在進入八十年代後五年的時刻,中央機關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在哪些方麵起表率作用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麵。
第一,應當提高效率。現在我們要樹立一個重要觀念,就是一切工作都要講效率。不能隻要下麵講效率,中央機關自己首先應當講效率。這就要有很高的責任心。總的來說,中央機關的絕大多數同誌是辛勤工作的;但也確有不少部門的同誌,辦事拖拉,經常扯皮,效率不高,官僚主義嚴重。因此,中央機關各部門,都要努力克服官僚主義,加強調查研究,密切聯係實際,並且使自己所擔負的工作精益求精。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中央的得力助手。凡屬中央已經確定的和部門經過縝密考慮、確實看準了的事情,就要雷厲風行地辦。凡屬自己不懂或者沒有看準的事情,就要善於多同下麵商量,善於多同黨外朋友商量。凡屬貫徹執行政策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就要及時反映、研究,提出辦法。凡屬事關全局的重大措施,即使自己認為有把握,也要注意向中央通氣。我們認真這樣做,工作效率提高了,官僚主義大大減少了,就能夠有力地影響和帶動下麵各級領導機關。
第二,應當努力學習。隨著四化建設的發展,我們事業的規模越來越大,要辦的事情越來越複雜,而且新事物不斷湧現。這就要求中央機關的同誌一定要加強學習,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老實說,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麵前,我們大家的知識、經驗和思想水平都很不適應。任何滿足於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躺在已有水平上睡大覺的態度,都是完全錯誤的。學習和提高,包括兩個方麵: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文化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其他必要的專業知識。我們一定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和愛國主義的理想。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我們既反對那種否定馬克思主義、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傾向,又反對把馬克思主義當成僵化教條的錯誤傾向。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就是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和解決社會主義中國麵臨的現實問題,也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具體實際更好地結合起來。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各方麵體製改革,使我們積累了許多經驗,這是很寶貴的,但還大大不夠。我們還要在深入改革的過程中,更好地吸取和掌握一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知識。如果中央機關的廣大同誌們,特別是各部門負責同誌,既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武器,又掌握了現代科學文化和經營管理知識,我們的本領就會越來越大,就能更好地完成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職責。
第三,應當嚴肅紀律。剛才說過,中央機關的絕大多數同誌是好的,包括遵守紀律這一條。但是,由於資本主義思想的侵蝕,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許多部門執行紀律的狀況是很不理想的。這方麵的問題很不少:有政治上的自由主義問題,就是不負責任地瞎議論,“小道消息”滿天飛;有思想上的個人主義問題,就是一切為了個人,而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丟到腦後,甚至以權謀私,違法亂紀,走上犯罪道路;有小團體主義和本位主義問題,就是一切為了小團體和小單位的利益,不顧整體的長遠的和根本的利益;有用人行政上隻講“關係”的問題,就是隻講情麵,丟掉原則,不公道、不正派;還有在對外交往中喪失人格、國格,丟醜丟到了國外!如此等等。這些問題,雖然隻發生在極少數人身上,但是腐蝕作用很大,政治影響很壞。因此,我們一定要在中央機關的一切部門,加強自上而下的監督和自下而上的監督。同時加強法紀建設,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機關越大,人民賦予的權力越大,這些機關的同誌們就越是要認真遵守黨紀國法,真正成為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有嚴格紀律觀念的模範。
第四,應當增強黨性。中央機關的整黨已經結束,但是增強黨性的任務沒有完結。中央機關的同誌,特別是各級領導同誌,必須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增強黨性。中央機關的黨組織,首先是各部門的黨委、黨組,必須健全黨內生活,克服軟弱渙散,開展健康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注意傾聽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接受人民群眾包括下級機關的監督。凡屬紀律鬆弛,工作渙散,不正之風暢行無阻,而又得不到切實糾正的單位,一定要嚴肅追究領導責任。我還要代表中共中央鄭重宣布,按照我們的黨規黨法,一切忠誠正直的黨內外同誌,對於我們黨的任何一級組織直至中央的負責人的嚴重瀆職行為和違法亂紀行為,有權如實地向黨中央報告。
以上這四條要求,隻要我們大家都認真做起來,並且堅持不懈地做下去,那麼不要很久,中央機關的風氣就會發生重大變化,全國兩千多萬國家工作人員就會跟我們學,就會影響全民族。
再回興義憶耀邦
溫家寶
我親身感受著耀邦同誌密切聯係群眾、關心群眾疾苦的優良作風和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親眼目睹他為了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夜以繼日地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忘我情景。當年他的諄諄教誨我銘記在心,他的言傳身教使我不敢稍有懈怠。他的行事風格對我後來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帶來很大的影響。
前些天,我到貴州黔西南察看旱情。走在這片土地上,望著這裏的山山水水,我情不自禁地想起24年前隨耀邦同誌在這裏考察調研的情形,尤其是他在興義派我夜訪農戶的往事。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斷浮現出耀邦同誌誠摯坦蕩、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積蓄多年的懷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湧動,久久難以平複。
1986年年初,耀邦同誌決定利用春節前後半個月時間,率領由中央機關27個部門的30名幹部組成的考察訪問組,前往貴州、雲南、廣西的一些貧困地區調研,看望慰問各族幹部群眾。耀邦同誌想以此舉做表率,推動中央機關幹部深入基層,加強調查研究,密切聯係群眾。
當時,我剛調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不久,耀邦同誌讓我具體負責組織這次考察訪問工作。2月4日上午,耀邦同誌帶領考察訪問組全體成員從北京出發,前往貴州安順。由於安順大霧,飛機臨時改降貴陽。當天下午,耀邦同誌又換乘麵包車奔波4個多小時趕到安順。晚飯後,耀邦同誌召開會議,把考察訪問組人員分成三路,分頭前往雲南文山、廣西河池和貴州畢節地區。
第二天清晨,耀邦同誌帶著我和中央辦公廳幾位同事從安順出發,乘坐麵包車,沿著曲折的山路在黔、滇、桂交界處的崇山峻嶺中穿行。耀邦同誌盡管已年過七旬,但每天都爭分奪秒地工作。他邊走邊調研,甚至把吃飯的時間都用上,每天很晚休息。離開安順後的幾天裏,耀邦同誌先後聽取貴州鎮寧、關嶺、晴隆、普安、盤縣和雲南富源、師宗、羅平縣的彙報,沿途不斷與各族群眾交流,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他還在羅平縣長底鄉與苗族、布依族、彝族、漢族群眾跳起《民族大團結》舞。2月7日傍晚,耀邦同誌風塵仆仆趕到黔西南州首府興義市,入住在州府低矮破舊的招待所。
時已立春,興義早晚的天氣仍然陰冷潮濕。由於沒有暖氣,房間裏冷冰冰的。我們臨時找來3個小暖風機放在耀邦同誌的房間,室溫也隻有攝氏12度左右。經過幾天馬不停蹄地奔波調研,耀邦同誌顯得有些疲憊。我勸他晚上好好休息一下,但他仍堅持當晚和黔西南州各族幹部群眾代表見麵。
晚飯前,耀邦同誌把我叫去:“家寶,給你一個任務,等一會帶上幾個同誌到城外的村子裏走走,做些調查研究。記住,不要和地方打招呼。”
到中央辦公廳工作之前,我就聽說耀邦同誌下鄉時,經常臨時改變行程,與群眾直接交流,了解基層真實情況。用他常說的話就是,“看看你們沒有準備的地方”。所以,當耀邦同誌給我布置這個任務時,我心裏明白:他是想盡可能地多了解基層的真實情況。
天黑後,我帶著中央辦公廳的幾位同誌悄悄離開招待所向郊外走去。那時,興義城區隻有一條叫盤江路的大路。路旁的房子比較低矮,路燈昏暗,街道冷清。我們沿著盤江路向東走了10多分鍾就到了郊外。這裏到處是農田,四周一片漆黑,分不清東南西北。看見不遠處,影影綽綽有幾處燈光,我們便深一腳淺一腳摸了過去。到近處一看,果然是個小村子。進村後,我們訪問了幾戶農家。黑燈瞎火的夜晚,純樸的村民們見到幾個外地人感到有些意外,但當知道我們來意後,很熱情地招呼我們。
晚上十點多,我們趕回招待所。我走進耀邦同誌的房間,隻見他坐在一把竹椅上正在等我。我向他一五一十地彙報了走訪農戶時了解到的有關情況。耀邦同誌認真地聽著,還不時問上幾句。他對我說,領導幹部一定要親自下基層調查研究,體察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掌握第一手材料。對擔負領導工作的人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實際。多年來,耀邦同誌這幾句語重心長的話經常在我耳旁回響。
2月8日是農曆大年三十。耀邦同誌一大早來到黔西南民族師範專科學校,向各族教師拜年並和他們座談。接著,他又興致勃勃地趕到布依族山寨烏拉村看望農民,並到布依族農民黃維剛家做客。黃維剛按照布依族接待貴客的習俗,把一個燉熟的雞頭夾放在耀邦同誌的碗裏。就這樣,耀邦同誌和黃維剛全家有說有笑地吃了頓團圓年飯。
隨後,耀邦同誌又乘汽車沿山路行駛一百多公裏,趕到黔桂交界處的天生橋水電站工地,向春節期間堅持施工的建設者們致以節日的問候。當晚,耀邦同誌在武警水電建設部隊招待所一間簡陋的平房中住下。不久,他開始發燒,體溫升到38.7度。事實上,從午後開始,耀邦同誌就感到身體不適。不過,他依舊情緒飽滿地參加各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