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編 常懷律己之心(二)(1 / 3)

如何反省自己

馮文彬

反省自己,確是一件痛苦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以為,同時又是一件人生最快樂的事。痛苦的是,因為要反省自己必經苦思,特別對於長期積累下來的錯誤與習慣,不經過頑強持久的鬥爭,是不易克服的。快樂的是,當診斷出自己所染的是什麼病的時候,便可對症下藥,接近治好了。

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文件精神,必須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而檢查工作,特別是反省自己,是在實踐基礎上認識真理的一個重要環節。

近來遇到許多同誌(主要是青年知識分子),他們覺得最感困難與痛苦的一件事,就是反省自己。我想這是必然的。因為反省自己,就是要認識,拋棄自己錯誤的東西。隻有經過反複地深思熟慮之後,才能正確地反省自己。而苦思又是接近反省自己的必經階段,所以,要真正反省自己,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隻要自己能夠決心去反省自己時,亦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

關於如何反省的問題,僅提出以下幾點意見,以供參考:

一、精讀每個重要文件,了解文件的精神與實質。掌握文件是第一步,緊接著應該開始第二步—即根據文件的精神去檢查工作,反省自己。隻停止在討論文件上,而不去反省自己是不對的;而離開文件去亂“聯係”亂“反省”一通,亦是不對的。因為前者會使理論與實際、所學與所用脫節。後者則會脫離方向的指導,盲目地亂反省。因此,這兩者缺一不可,否則是不可能真正掌握文件、反省自己的。

二、有些同誌,他不從實際的事實出發去反省自己,而是從文件的條文字句出發去反省自己。例如他讀了《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中“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年,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合的二十年”的一句話後,即開始以自己的二十年來對比聯係,並逐句逐件地與自己強聯。

這種不從具體的事實出發,而機械地以文件的字句條文去勉強地套事實,去反省自己,就會犯教條主義的錯誤。

三、在反省自己時,對於自己的錯誤缺點,必須作正確與恰當的估計,有多少就說多少,既不容許隱瞞與掩蓋錯誤事實,亦不容許誇大錯誤事實。有同誌對自己過去的缺點錯誤,以慷慨激昂的姿態,作過分的誇大,甚至為了批評“尖銳”,為了提高到“原則”,隻有八寸的錯誤,硬把它說成一尺,這種違反實事求是的態度,不是正確的自我批評,而是自殺的批評。

我們要積極地揭露錯誤,承認錯誤,改正錯誤,這勇氣是對的,但反省自己,決不是單純的與消極的懺悔。“脫褲子”亦不僅是揭露自己的缺點錯誤,同時還必須首先鞏固自己的成績,發揚自己的優點與長處,特別應該提出自己今後應該努力的方向。

那種隻講錯誤,誇大錯誤,否定自己過去一切的“痛快淋漓”的反省,既不合乎事實,頗有“嘩眾取寵”之心。因為事實上,一個同誌總會有他的長處與短處,成績與缺點的兩方麵(當然有主要方麵與次要方麵)。如果抹煞長處優點,隻指責缺點錯誤,這會使自己喪失信心,而走到消極與悲觀。

四、要反省自己的全部曆史是必要的,但這並不是說不要作局部的反省。相反的,要反省自己全部的曆史,必須先由部分的反省,走到全部的反省;由初步的低級的反省,走到更完全的徹底的反省。因為如果沒有部分的反省,亦不可能有全部的曆史的反省。因此,反省應該是漸進的。在精讀每個重要文件時,就應開始反省,決不應該等待全部文件讀完了之後,才開始做反省工作。

五、要全部反省自己、改造自己,亦應該認識這是一個較長期的思想教育與行動實踐的問題,決不是一下子或用“暴力”的方法所能成功的。

因為在我們隊伍中,有階級出身的不同,過去犯錯誤大小的不同,工作經曆與社會經驗多少不同,加入黨與參加團體生活曆史長短的不同,政治文化水準高低的不同,所以,反省自己有遲早,快慢、深淺的差別。我們必須按不同的對象去要求他們不同的反省程度。有多少就反省多少,能夠體會與接受多少就反省多少,不應操之過急,平均看待。隻要他或自己已在開始反省,就是好的。即使隻有微弱的反省與細小的改進,亦應歡迎和鼓勵他繼續反省。

有同誌想一下子就把自己的一切錯誤都去掉,搞得幹幹淨淨,這種想法,其心雖好,但恐怕難以辦到。因為人的認識是有限製的,尤其對於小資產階級出身的同誌,認識錯誤,改造意識,不是采用“快刀斬亂麻”的辦法所能實現的。因此,那種不願一點一滴地去反省自己,逐漸地去改造自己,而企圖一下子就把一切改好,乃是一種急性病,是一種不老實的態度。更有同誌以為,從看了毛主席的報告之後,對於自己過去的一切汙濁物都洗淨了,已反省清楚了,從此以後完全是一個新的人了,這也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想法。而事實是不會如此容易的。

六、反省自己,主要依靠自己是對的。強迫或等待別人來說才反省是不對的,因為這是不自覺的。但同時,別人,特別是與自己相處較長的同誌,給以幫助,亦是必要的。因為常常自己的認識較為狹小、片麵,所謂“旁觀者清,當事者迷”。因此,除了自己應努力反省之外,應歡迎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和幫助,所謂“一個好漢三人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並應誠懇地征求別人對自己的意見。

七、反省自己,“脫褲子”、“割尾巴”的工作,確是一件痛苦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以為,同時又是一件人生最快樂的事。痛苦的是,因為要反省自己必經苦思,特別對於長期積累下來的錯誤與習慣,不經過頑強持久的鬥爭,是不易克服的。快樂的是,當診斷出自己所染的是什麼病的時候,便可對症下藥,接近治好了。特別是找到了自己病根和治療方案時,也就是明確了自己今後的努力方向時,應該是一件最快樂的事。因為這可以使自己恢複健康,加速進步。而整風的目的,亦正是為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毛澤東同誌給大家行脫帽禮

林玉華

毛澤東同誌頓了頓,語氣沉重地說:這個錯誤的責任不在哪個本單位的領導,責任要由中央來負,主要由我來負,因為我是發號施令的。同誌們,我這裏給那些受了委屈的同誌行個脫帽禮,向大家賠禮道歉了。

當年曾經在延安工作過的一些老通信戰士,每當回憶起三十多年以前,毛澤東同誌為軍委三局受打擊的同誌脫帽鞠躬的情景,至今仍然禁不住熱淚盈眶。

那是1945年的春節,紛揚的瑞雪覆蓋了延河兩岸的山巒。一天,王諍局長興高采烈地從棗園回到局部,帶給大家一條好消息:明天要到棗園去給毛澤東同誌拜年,各電台、總機除了當班的同誌以外都去,毛澤東同誌要親自給大家講話。消息一傳開,同誌們奔走相告,有些人激動得一夜都沒有睡穩覺。

次日拂曉,分散在西川裏的通信戰士,陸續從四麵八方朝著局部裴莊彙攏而來。隊伍在延河畔集合好,王諍同誌親自帶隊,秧歌隊走在最前麵,後麵是通信材料廠的工程師、技術員,軍委總台的報務員、調配員、通校的教員、學員,新華廣播電台的機務員,以及有線電大隊的電話員,恰似一條蜿蜒的長龍,迎著朝霞向棗園出發了。

在這浩浩蕩蕩的隊伍中,絕大多數都是從大後方和敵占區來的青年知識分子。“七七事變”後,他們激於民族的危難,懷著一腔熱血,跋山涉水,衝破敵人的層層封鎖,來到革命的中心—延安,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1942年,毛澤東同誌發動整風運動,清算了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樹立了黨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密切聯係群眾以及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但是,在審幹工作中,那個參加中央總學委領導的負責人,卻背離了整風精神,繼續推行王明的一套,搞了個所謂“搶救運動”,把從大後方和淪陷區來的大批青年幹部,都打成了“派進來的特務”或“紅旗黨分子”。他們有的被關禁閉,有的遭受輪番圍攻,有的還被送往中央社會部拘留審查。幸虧毛澤東同誌及時發現了這一嚴重錯誤,提出反對逼供信和“一個不殺,大部不抓”的方針,才挽救了一大批革命同誌。之後,盡管黨組織做了一些善後工作,仍有許多同誌終始背著沉重的思想包袱,有的憂鬱沉悶,有的怨氣重重,好像初春的禾苗遭到一場冰雪的襲擊,多麼需要春風的撫慰和陽光的照耀啊!

隊伍來到棗園崖畔下的場坪上停下來,圍成了一個大圓圈兒。不一會兒,毛澤東同誌頭戴灰棉帽,身穿舊灰棉製服,微笑著健步走到場中央。他高聲說道:“三局的同誌今天到這裏來給我拜年,現在我先給你們拜年!你們辛苦了!”話音未落,激起了全場一片熱烈的掌聲。毛澤東同誌首先強調了通信工作的重要性,讚譽通信戰士是“無名英雄”,勉勵大家要安心和熱愛技術工作。然後,漸漸把話題轉到了“搶救運動”方麵。

毛澤東同誌說:你們當中有不少同誌在運動中受了委屈,一些同誌被戴錯了帽子,大家有些怨氣是不是?毛主席親切的目光掃視著群眾,他接著說:搶救運動是把敵人的力量估計過大,把自己的力量估計小了。搞得草木皆兵,“特務”如麻,傷害了很多好同誌。好在這是一場夜間演習,用的不是真槍實彈,用的是石灰包,夜間看不清楚,一時分不清敵我,打在身上留下幾個石灰包印。天亮一看,原來打的是自己人,打錯了。這時候,把石灰印拍掉,給你敬個禮,賠個不是:“同誌,我打錯你了!”毛澤東同誌頓了頓,語氣沉重地說:這個錯誤的責任不在哪個本單位的領導,責任要由中央來負,主要由我來負,因為我是發號施令的。同誌們,我這裏給那些受了委屈的同誌行個脫帽禮,向大家賠禮道歉了。

說到這裏,毛澤東同誌摘下帽子,伸出胳膊,環顧了一下大家,恭恭正正地行了個鞠躬禮。啊,領袖給戰士脫帽鞠躬了,這是多麼平凡的形象,多麼磊落的胸懷,多麼偉大的風度。此時此景,那些在“搶救運動”中受了打擊和冤枉的同誌,一個個熱淚撲簌簌地奪眶而出。

毛澤東同誌接著幽默地說:現在我把帽子拿下來了,賠一個不是,敬一個禮。那麼受委屈的同誌你怎麼辦呢?你應該還一個禮吧!你不還禮,我的帽子就隻好老拿在手裏。……

聽著毛澤東同誌這詼諧風趣的話語,場上的情緒立刻活躍起來,許多同誌不由得會心地笑了。這時一股寒風吹來,拂起毛主席蓬鬆的頭發,卷起場上的陣陣雪粉。許多同誌不約而同地說:“請主席把帽子戴好吧!”

隨著大家輕鬆的情緒,毛澤東同誌戴好帽子,轉而語調深沉地說:我們在整風審幹工作中,得到了兩條經驗,一條經驗就是取得了成績,另一條經驗就是犯了錯誤。我們黨在七八年中由九萬發展到一百多萬,有些壞人混了進來,不純的分子混了進來。一方麵確有特務,應采取嚴肅態度,從思想、組織上加以純潔;另一方麵,不是特務如麻,要實事求是,采取謹慎態度。不謹慎就要出亂子,就要冤枉自己的同誌。我們黨有一條規矩,叫做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一切從實際出發,凡是做對了的,就要堅持;凡是做錯了的,就要糾正。對所有戴錯帽子的同誌,都要向他們承認錯誤,賠一個不是。這是我們的進步,是我們全黨的一個進步。中國革命要勝利,就要采取這種態度。……

毛澤東同誌左手反叉著腰,右手有力地揮動著,那洪亮清楚的聲音,像洪鍾一樣扣動著每個人的心弦。此時,一些從中央蘇區長征過來的老通信戰士,不禁回憶起在蘇區肅反期間,王明推行一條“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左”傾路線,致使許多忠實勇敢的共產黨員身陷囹圄,倒在自己隊伍的旗幟之下,淹入冤屈悲忿之中。以毛澤東同誌為代表的正確路線,同王明路線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直到遵義會議後,毛澤東同誌掌握了中國革命的船舵,才使黨轉危為安,沿著馬列主義的航道前進。1943年整風審幹階段,毛澤東同誌及時糾正了“搶救運動”擴大化的錯誤,才避免了重蹈王明路線的覆轍。現在,毛澤東同誌又主動承擔責任,對錯誤的本身作了中肯的分析,這是在革命道路上,以多少同誌的鮮血和頭顱換來的真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