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者聽了眼睛一亮,嘴裏說“迷途知返猶未晚”,然後小跑上山而去,舅舅在後麵緊追不舍,笑著說仗著你年輕,欺負我老漢。”舅舅外甥一前一後,從側麵的羊腸小路爬上了南寺山。
南寺山上,老柏樹下,舅舅外甥望小城興歎。這幾年來小城舊貌換新顏,變化巨大,尤其看到一條寬展的高速路穿過東泉莊由東向西,馬路上車水馬龍,東泉莊一派繁榮景象,舅舅高興得合不上嘴,乞者內疚,對舅舅說,這些年都為自己忙乎,沒給家鄉做點事,心裏過意不去。
舅舅點點頭說:“是啊,一個人到了一定的時候,尤其飛黃騰達時,就應該這麼想。你能想到就好,其實想為家鄉做點事並不難。”舅舅指著山下的“逸夫中學”說你看邵逸夫和咱們小城有何關係,人家卻為我們辦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可咱們自己人呢?日子困難時怨天尤人、唉聲歎氣,日子好了卻溫飽思淫,吃喝嫖賭,虛度光陰,到頭來還不是窮人一個!好多有錢人最後敗落就是由於自我滿足,不求上進,把揮霍浪費當富裕,才走上了不歸路,說到底還是富人的身架窮人的意識。”
舅舅的話叫乞者臉紅,心裏清楚這是在說自己,尤其後麵幾句讓他感到麵子上下不來,他對舅舅說,自己也做過一些好事,比如扶貧、捐款。
舅舅淡淡地笑笑,說:“你們每次扶貧捐款都搞得大張旗鼓,鬧得沸沸揚揚,又是錄像又是報道,生怕別人不知道,無非是借著搞活動揚揚公司和自己的名聲,帶著強烈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舅舅想了一會說:“我爺爺年輕的時候到山西做過事,那時山西的晉商很有名,他給一家錢莊當過夥計。我爺爺回老家以後,給正在念書的我父親講過一個故事:‘老板在外麵掙了一大筆錢,秋後回家,發現周圍十裏八裏的鄉親們衣不遮體、食不果腹,老板動了心思,決心幫大夥一把。他沒有在自家門前放舍飯,也沒有挨家挨戶送銀兩。他根據當地人愛看戲這一點,要在村裏蓋戲樓,招工告示上說:無論男女老幼,不分老弱病殘,隻要能搬一磚、運一瓦,都能領到工錢,都有飯吃。工期不限,蓋好為止。結果在過年前戲樓就蓋好了,大夥吃飽了肚子,領上了工錢,歡天喜地、熱熱鬧鬧地看著大戲過了年。”
舅舅緊接著說:“你看人家,富了不充大,富了不忘大家,悄悄辦事不留名,既達到了救濟窮人的目的,又不傷大家的尊嚴,讓大家體體麵麵地把錢掙去。即達到了行善的目的,又製約著懶惰和投機取巧的心理,巧妙地表達了不勞動者不得食的想法。那是大智慧和大胸襟,比起他們來,咱心裏慚愧啊!”
他聽著聽著臉更紅了,他低下了頭,他羞得很,慚愧得很。正是一瓶水不衍,半瓶水咣當。
舅舅停了一會說:“咱們一大家子人裏出了個你二叔,連自家人都算計。”
乞者點頭默認。
“你二叔把你大爺爺的煙鍋嘴子都倒賣過。”舅舅氣憤地大聲說。倒賣!他不懂舅舅說的。
舅舅說:“你二叔的老二前一陣子糾纏你表妹,對她說了好多你二叔的事,其中就有你二叔如何把你大爺爺的煙嘴子先花400元要下,然後等你畢業時再要你用1000多元錢贖回去,其實,那煙嘴子一直就在你二叔手裏。”
他聽了如五雷轟頂,眼前一陣眩暈,他不敢相信這事是真的,但心裏仔細琢磨,當年二叔的所作所為的確有破綻和蹊蹺,隻是自己太年輕、太幼稚。“哇”的一聲,他不知道自己是喊是哭還是吼。啥事都能原諒,包括二叔把貸款貪汙了、揮霍了,他都能用自己的家產頂上,但煙嘴的事無論如何都不能原諒,不能接受!這是在他正要成年的時候對他的刁難,在他人生關鍵的吋刻對他的勒索;是在他那顆單純善良的心靈裏下黑手,是朝他的心窩裏抽刀子,叫他無法接受。他的胸中怒火滿腔,恨不得立刻找二叔理論。好在煙嘴子現在父親手裏,要不然他會去找二叔拚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