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公司通過在座的新聞媒體向中國消費者是這樣道歉的:“雖然我們在投放廣告之前沒有任何的惡意,可由於我們表達得不妥帖,在中國消費者中引發了不愉快、不好的情緒,對此我們表示十分遺憾。豐田公司在危機事件發生後首先停發了這兩則廣告,並在一些媒體發布致歉信,同時也在豐田網站上登出。為了防止類似危機事件的發生,企業正在采取相應措施,以堅決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我們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消費者的諒解和信任。”
在座談會上,豐田公司還說明兩則廣告的創意其實都是中國人設計的,陸地巡洋艦廣告上的綠色卡車也不是真的圖片,而是手繪上去的。“但是,我們是廣告主,我們要負責任。”
企業在發生危機事件時,用恰當的語言和恰當的方式向公眾說明事實真相是十分有必要的。盡管豐田汽車公司的廣告是由廣告公司製作,也是由中國人創意,然而並沒有以此來推脫,而是表達歉意並表示願意承擔責任,使媒體和公眾在心理上不反感的前提下認可了該危機事件發生的緣由,最終得到了諒解和信任。
豐田汽車公司深知“禍從口出”的道理,所以,在危機事件發生後,不論豐田汽車公司本身,還是發表該廣告的媒體,或是創作該廣告的盛世長城公司,都一致對外“表示誠懇的歉意”,而豐田汽車公司則僅僅由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古穀俊男對外發言,如果其他人被問及,則連連道歉,不發表其他講話。
事實上,很多危機事件之所以發展到失控的狀態,與企業沒把好“口關”有至關重要的關係。因為對外漏的口風,往往蘊涵的是對事件認識的態度。而對危機事件的認識態度往往是公眾最為關注的。豐田汽車公司誠懇的道歉態度,贏得了消費者的理解,從而很好地化解了危機事件。
豐田汽車公司的化險為夷得益於它誠懇道歉的態度,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敬佩和思考。
企業在做市場推廣以及營銷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由於文化的差異而引起的衝突事件,從而引發企業的品牌危機,而聰明的企業就會懂得文化的禁忌,會盡力地躲開或避免。
其實,文化禁忌並不是中國獨有的東西,即便是在西方國家,由於宗教、文化、道德、法律的因素,對於文化衝突的容忍也是有一個底線的。作為在中國發展的企業就更應該明白這樣一句話,中國人對於民族象征的尊重是深入骨髓的。而文化禁忌不僅僅是國家和民族之間的差異,同時,也包括一個國家各地區之間文化的差異,所以,尊重當地的文化已經成為企業處理危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許多跨國企業的中國總部設在上海和北京兩個經濟和文化相對發達的城市,市民的國際化視野比較開闊,但是,中國十幾億人口更多的是居住在這兩個大城市以外的地方,這一龐大群體的文化認同與大都市的人是有很大區別的。
此外,許多跨國企業的年輕員工即使也是中國人,可由於他們是人群中的精英部分,國際化程度已經很高,因此在做推廣和營銷的時候對於文化衝突的意識遠不如大多數人那麼強烈,這也是跨國企業需要注意到的地方。
所以,對於企業而言,進行市場推廣以及營銷時一定要很好地考慮民族的文化習慣、文化傳統,包括積澱的一些東西,不論是精華還是糟粕,因為有些東西既然已經形成,就會有一定的市場。企業就不得不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既然這些是容易引起公眾敏感反應的表現形式,而這些表現形式又不是企業的唯一的選擇,那麼企業就應該避免。
借助媒體擺脫公眾誤解
紅牛公司是30多年前推出的一種功能性飲料品牌,是我國乃至世界功能飲料中的領導品牌,占據了美國65%的功能飲料市場份額,在我國南方的同類產品中,市場占有率高達90%,
紅牛公司的飲料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咖啡因等成分,具有獨特的功能、效用,然而,含有咖啡因卻曾給紅牛公司招來一場很大的麻煩,2001年的一場風波更是將紅牛公司乃至功能飲料行業拖入了一場嚴重的危機事件之中。
可是,紅牛公司麵對這樣的危機,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地實施了有效的措施,最主要的是措施是:新聞懇談,澄清事實。
紅牛北京公司對危機事件十分關注,其產品推廣的負責人向媒體表示,紅牛公司正在加緊與泰國總部聯係,了解有關事件的真相,在了解危機事件的來龍去脈之前,該公司暫時沒有做出任何的評論。紅牛公司負責人強調,“紅牛”產品在不同的國家都會根據當地的食品和醫藥衛生標準生產,並作適當的調整和修改,中國市場上的“紅牛”僅僅在中國境內銷售,和其他國家的“紅牛”產品雖是同一個品牌,然而成分上確實是有很大的區別的。而且,該負責任還透露說,紅牛公司會在兩三天內專門就此事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此次危機事件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在7月24日下午,紅牛公司在北京與新聞媒體懇談,對“瑞典紅牛風波”這件事做出了積極的回應。
紅牛公司一貫的宗旨是對消費者負責,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位。在以前,“紅牛”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質量危機的問題,今後也將更加嚴把質量關。將來一旦有任何質量問題發生,紅牛公司將負完全的責任。
紅牛公司在危機事件發生後,經谘詢泰國總部和其他海外機構得知,迄今為止沒收到瑞典官方任何通知,也沒有收到任何扣壓和禁止市場銷售的正式文本。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報道是由美國ABC公司報道的,紅牛公司進入美國4年多,美國食品與醫藥管理局從沒有收到任何相關的投訴,紅牛飲料仍然照常發售。此外,紅牛公司隻是死者生前使用的食品之一,報道是建立在假設基礎之上的,並沒有充足的證據可以證明。
紅牛公司執行總裁曾說:“紅牛產品絕對沒有問題,它的配方完全符合食品衛生法規,安全、無害,消費者可以放心飲用。”如今,供應國內市場的紅牛飲料是由紅牛公司北京和海南兩個現代化生產基地製造的,產品原材料按照英、美國家藥典標準進行精心選配,全部使用國內最高等級的原料,所用純淨水都經過多重過濾,生產線從意大利引進。中國紅牛公司還先後實施ISO9002質量管理認證和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係認證,確保產品製造達到國際標準。
紅牛公司領導人也指出,作為一種精心配製的功能飲料,紅牛飲料中所含各種成分具有不同功能的效用,並通過相互間的協同作用,幫助飲用者消除疲勞、補充體力。以紅牛公司為代表的功能飲料蓬勃發展30年來,出現了許多較有規模的品牌,占有了極大的市場份額,並擁有了大量的消費者,紅牛公司的飲料在中國銷售長達6年的期間,累計銷售達數億瓶。完全可以說,整個行業都是十分成功的,至今還從來沒有過某種產品出現危及人身健康安全的情況。
紅牛公司的外包裝過去印有“孕婦及兒童禁忌”,現在印有“成人飲用”字樣,紅牛公司解釋說:“紅牛本身不存在禁忌問題,這是剛剛來中國時,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首先向衛生部提出的,該產品的定位是14歲以上的成年人群。”此外,紅牛公司建議紅牛產品需要在冷藏後才能飲用,這樣口味更佳。作為提神醒腦、補充體力的功能飲料,消費者應當在需要的時候飲用,一天兩罐可以使全天保持在極佳的精神狀態。同時,由於紅牛公司具有獨特的口味,可以和各種飲料以及酒類混合飲用,口味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紅牛公司此次的新聞懇談中收到了一定效果,大量媒體都報道了新聞懇談的內容,許多報紙對紅牛都做出了肯定的結論。紅牛公司還積極地向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進行彙報,同時也歡迎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以及新聞媒體加強對紅牛產品的監督並及時發布客觀公正的信息。同時,紅牛公司也在新浪網上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其中13%的消費者表示將繼續飲用紅牛,31%的消費者認為應該看看再說;肯定功能飲料的人數仍在6⒆以上。可關於功能性飲料的安全性的討論此起彼伏,紅牛危機事件的震蕩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並不會隨著一兩場討論而簡單地過去。然而,正是由於紅牛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隨著時間的推移,紅牛公司利用媒體將自己從危機事件的漩渦中解脫了出來。
紅牛公司最終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於:其企業能夠借助媒體懇談,最終解除了公眾對紅牛公司的誤解,並擺脫危機事件的困擾。可見,利用媒體懇談也是一種擺脫困境的有效方法。
在現代信息社會中,大眾傳媒在強化公眾意識、塑造公眾價值觀念、反應和引導社會輿論等諸多方麵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當企業麵臨各種危機事件的時候,將無法避免地成為媒體競相報道的目標。媒體作為一把“雙刃劍”,假如管理者處理不好的話,企業的形象就會一落千丈;假如能夠妥善處理好與媒體的關係,不僅可以使危機事件的負麵影響降至到最低限度,還能“乘勢”提高企業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當企業麵臨各種危機事件的時候,企業無法避免地成為媒體競相報道的對象,這時,就要求企業管理者又首先獲取媒體的理解和支持,使媒體公正而客觀地評價企業的危機事件,向公眾正確地傳遞企業處理危機事件的態度和措施,以獲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這就需要企業管理者高度重視媒體的作用,不僅在危機事件發生時能夠正確地處理與媒體之間的關係,更應該在平時注重通過與媒體的密切合作與其建立良性互動關係。
在現代信息社會中,大眾傳媒在強化公眾意識、塑造公眾價值觀念、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等各個方麵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媒體的社會傳播通過影響企業的形象、美譽度、知名度而影響著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互聯網的出現更是使得信息傳播具有驚人的速度和影響範圍,媒體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古人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一個企業處於正常狀態的時候,就應該重視與媒體間的和諧關係的建立,主動與媒體接觸,定期向媒體提供企業或行業的相關資料,建立良好的個人關係等,同時,也要注意深層互動。當然,僅僅認識到與媒體建立和諧關係的重要性還是遠遠不夠的,企業管理者更要思考如何通過實質性的合作,有效地建立和維係和諧的關係。企業應該打破與媒體間的這種單純的信息提供者與信息發布者的關係,與媒體間采取較深層次的合作方式,建立起一種平等互惠、相互支持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