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信宮中出來,館陶公主的臉色明顯比來時陰沉許多,陳嬌跟在身邊覷著母親的眉頭緊鎖,也不敢多說什麼。
她是真不想嫁給榮表哥,阿母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她好,可是又何曾問過她是否願意,每當她說榮表哥的壞話旁敲側擊地表達自己的不情願時,阿母隻是當她年紀小不懂事。她是不懂,可未必皇家的女人就是幸福的,薄皇後無子無寵,栗姬雖得喜愛卻仍要眼睜睜看著阿母給帝王的床畔添美人,王姬連生三女在夾縫中掙紮活得辛苦。阿嬌忽然發覺,這裏的每個女人空有錦衣玉食,卻沒有一個是真的在笑。
“太後,您看這阿嬌和榮皇子,究竟成是不成?”吳嬤嬤自竇太後入代王宮時便陪伴其右,自然也十分了解館陶公主不甘於人的性格。
竇太後懶散地笑了笑:“那就要看栗姬的度量了。不過,無論成或不成,嫖兒終究是枉費心機,竹籃一場罷了。”
“這……”
“你難道忘了去年冬天啟兒在家宴上說的話了嗎,承諾傳位予武兒。他可是一國之君,話如覆水,怎能空不兌現。”太後口中的“武兒”是她的小兒子劉武。她共有兩個兒子,當年文帝逝世後將皇位傳給了嫡長子劉啟,也就是現在的景帝。
“皇上是說……‘千秋萬歲之後傳位於王’。梁孝王聽了倒是很高興,可之後竇大人給駁了回去呀……”
“哼,當年就不該給竇嬰出入皇宮的門籍,我這不成器的侄兒,平日裏竟還拿儒術來駁斥黃老之仙道,真乃逆天之舉!不成器啊!”竇太後連說了幾個不成器,充分表達她的痛心,“縱使給駁回去,天子那可是金口玉言,何況去年吳王串通其他六王的叛亂,武兒功不可沒,當日吳楚大軍都打入了睢陽啊!我的武兒……武兒他差點就沒了!”說到激動處幾欲落淚,頻頻捶案,“那周亞夫死活不肯出兵援助,不知安的是何居心,現在想來恐怕是與榮兒他們沆瀣一氣,盤算著讓武兒死呢!”
“太後息怒。榮皇子性情溫順,想必隻是這周亞夫一人居心叵測罷了,此人向來居功自傲,難保他日後未有擁兵自立的妄念。婢女也覺著太後您是對的,梁孝王日後若是承了王位,一家皆是天子,可謂千古美談啊。”
“是啊。何必拘泥於‘父子相傳’,武兒承襲了皇位,千秋之後再傳於榮兒。皇位總是他們劉家的,何苦爭這個先後呢。不過,太子是一定要立的,但最後究竟會傳位予誰,那可不是個定數。”
這就是婦人之仁。即便是經曆了殘酷的宮廷與政治鬥爭的竇太後,一旦事情臨到自己親生兒孫的身上,總會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的後代都具備有賢良的品質,希望看到他們一團和氣互相謙讓。又或者是常年的久居高位,讓曾經勾心鬥角的她思維鈍化,習慣了兒孫聽命於自己,自以為能控製住一切,卻不去想一旦自己百年之後會是何等場景。
館陶公主剛回到居所,就向丈夫陳午訴苦水。“真是怪了天了,母後居然不願幫我。我這可也替了她想啊,阿嬌是她的親外孫女兒,劉榮那小子是他的親外孫,親上加親,劉竇兩家永世交好。各個都以為我削尖了腦袋把女兒往宮裏送,宮裏有什麼好啊?吃人不吐渣的,還不是為了這個天下!……”
陳嬌在一旁聽著,心裏更難過了:母親明知宮裏是何等殘酷,還要將自己送進去。為了天下?嗬,說的和真的似的,如果她瞎掰的能力有一半變為對子女的關愛,能有多好。
陳午聽著心裏也不是滋味:劉竇兩家永世交好……他陳家呢?阿嬌是他陳姓的女兒,入了宮反倒沒了陳家的好處?不過這麼多年他是真的習慣了,所以那不適應也隻是膈應了一下,反正自己這夫人是從沒把自己看在眼裏。隻能怪自己沒那風光的命,管不住她。
“莫非……母後覺得阿嬌姓陳,不足以登上後位?”館陶公主思來想去,又將怨憤的目光投在了陳午身上。
陳午那個冤啊,早知今日,不如不要娶這跋扈娘子。當年街坊各個說自己命好,不費吹灰之力就娶得皇帝的嫡生女兒,又豈知這麼些年來他費了多少力氣受了多少冤枉?尊嚴!尊嚴的踐踏!丈夫的尊嚴!
陳午不想再呆下去了,他真的想趕快回堂邑,遠離這位祖宗般的公主,越遠越好。隻聽他“咯噔”一聲,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年味如期而至。由於漢朝初期崇尚節儉,所以新年倒沒有太過昂貴奢華的排場。但人們身穿的衣服總歸不一樣了,來往的宮人身上的宮裝也是新做的,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副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