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哪些火發的有必要(1 / 3)

心理學專家認為,人受到傷害時,憤怒是正常的反應,而當下的念頭便是想給攻擊你的人當頭棒喝,譬如自己向來尊敬的人,如果作出令你傷心的事情,你很可能立即給對方以回擊;受了陌生人的氣,恨不得用原子彈炸他。

感情的事也一樣。一時的鬼迷心竅,常會讓人作出事後追悔不已的舉動。

我國醫學講“七情”——氣、怒、憂、思、悲、恐、驚為人體發病的“內因”,這七情對人的健康是有很大傷害的,其中尤以生氣為重。

有一位朋友脾氣暴躁,每次發作如台風過境。他在盛怒之下,把桌上的晚餐全部都揮向地上,他的太太麵對滿地狼藉目瞪口呆,一雙小兒女嚇得哭著躲向阿姨身旁。事情的起因隻不過是夫婦之間一場小小的口角,見太太坐到一旁去流淚,他下一個動作竟是俯身去拾碎片。他是個無法控製自己脾氣的人,脾氣發過就沒事了。

憤怒使人失去理智思考的機會。許多場合,因為不可抑製的憤怒,使人失去了解決問題和衝突的良好機會。而且,一時衝動的憤怒,可能意味著事過之後付出高昂代價的彌補。在實際生活中,憤怒導致的損失往往可能是無法彌補的。你可能從此失去一個好朋友,失去一批客戶;你的形象可能從此在領導眼裏受到損害,別人也從此開始對你的合作產生疑慮。

憤怒時最壞的後果是,人在憤怒的情緒支配下,往往不顧及別人的尊嚴。並且嚴重地傷害了別人的麵子。損害他人的物質利益也許並不是太嚴重的問題,而損害他人的感情和自尊卻無異於自絕後路,自挖陷阱。

美國有一位政黨的領袖,負責指導一位準備參加參議員競選的候選人,教如何去獲得多數人的選票。這位領袖和那人約定:“如果你違反我教給你的規則,你得被罰1000塊錢。

“行,沒問題,什麼時候開始?”

“就現在,馬上就開始。”

“好,我教你的第一條規則是:無論人家怎麼損你、罵你、指責你、批評,你都不能憤怒;無論人家說你什麼壞話,你都得忍受。”

“這個容易,人家批評我,說我壞話,正好給我敲個警鍾,我不會放在上。”

“好的。我希望你能記住這個戒條,這是我教給你的規則當中的最重的一條。不過,像你這種呆頭呆腦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記住。”

“什麼!你居然說我……”那個候選人憤怒地說道。

“拿來,1000塊錢!”

“呀,我剛才違反了你的戒條了嗎?”

“當然,這兩條規則最重要,其餘的規則也差不多。’

“你這個騙子!”

“對不起,又是1000塊錢。”領袖攤手道。

“這2000塊錢也花得太快了。”

“就是啊,你趕快拿出來,你自己答應的。你如果不今我,我就讓你臭名遠揚。”

“你這隻狡猾的狐狸!”

“1000塊錢,對不起,拿來。”

“呀,又是一次,好了,我以後不再發脾氣了!”

“算了吧,我並不是真要你的錢,你出身貧寒,你父親的聲譽也壞透了!”

“你這個討厭的惡棍。”

“看到了吧,又是1000塊錢,這回可不讓你賴賬了。”

這次,那位候選人心服口服了,那位領袖鄭重地對他說:“現在你該知道了吧,克製自己的憤怒並不容易,你要隨時留心,時時在意,10塊錢倒是小事,但要是你每發一次脾氣就丟掉一張選票,那損失可就大了。”

那個候選人心服口服地點了點頭。

不僅如此,脾氣暴躁、經常憤怒還是強化誘發心髒病的致病因素,而且會增加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是一種典型的慢性自殺。

【心理專家點評】

為什麼男人好發脾氣呢?這與他的心理應激反應的控製水平比較低有關。這種“低水平”,有的是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裏養成了好發脾氣的毛病;有的是長期處於逆境,受壓抑、無處傾訴,一旦有了親近的人,“至親至疏”,兩極轉化,愛人反而成了其發脾氣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