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哪些火發的有必要(2 / 3)

脾氣暴躁的男人的情緒特點,一般都是穩定性、持人性差,而強度又較高。於是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就易發脾氣。不過,人們多不會無緣無故發脾氣,發脾氣需要有一定的情境條件。

特別是當情境發生明顯變化時,人的情緒就可能大起大伏,這就涉及各人對情境變化的“心理應激反應”的控製水平。控製水平低的,遇到一些挫折就會因此失去心理平衡,而大發脾氣。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愛發火的人一般有以下弱點。

(1)娛樂的時候愛較勁。

有的人常感到不幸福,因為“不如意之事”總是“十之**”。比如在打牌時,常為自己出錯牌而懊惱,牌境不順時會久久地悶悶不樂,阪著麵孔。要是同伴出錯了牌或對方犯規了呢,他便會大發雷霆,戎將牌摜到桌上地下,或將牌撕碎後憤然離席,鬧個不歡而散,結果娛樂不成其娛樂,而成為一種心靈的屠宰場了。

(2)正義感強烈。

有一種人,每當碰到“不平”之事,就會感到憤怒而咆哮不止。開車時一旦認為前麵行人或騎車人不應當走在馬路上,會因此憤而開車把那人擠出馬路。

(3)恃才傲物。

有的人很有才,學識和能力在單位裏是得到一致公認的。對別人總是看不順眼,比如開會有人遲到了,別人有怒不言,而他卻會大發脾氣,表示不滿和憤怒。他在單位裏做的事情多,包括分內的分外的,因為“能者”就要“多勞”。

(4)對孩子控製不住自己的憤怒。

有一種人,每當孩子淘氣,就忍不住要大發脾氣,大聲吼叫著:“你真把我氣死了!”“你太讓我生氣了!”“你太讓我失望了!”有時還不得不對孩子大動幹戈,實行“暴力”和“專政”。可是,越是這樣做,孩子就越淘氣,他越是懲罰孩子。

(5)隨心所欲。

有一種人,發火,已成為他生活的習慣。還為自己辯護:“人嘛,總有生氣發火的時候。”“我要是不把肚子裏的怒火發泄出來,非得憋死不可。”正是在這種借口之下,他不時衝自己生氣,衝他人發火。在別人眼裏,他似乎是一個“戰爭狂”,就像是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筒”。

因此,為了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必須學會控製自己,克服憤怒,動不動就怒不可遏的毛病。

建議一:要認識到:發火不僅傷己,而且傷人。

從前,有個小男孩脾氣很不好。一天,他父親給了他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都必須用鐵錘在他家後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當小男孩在柵欄上釘了37顆釘子後,父親建議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個釘子。”漸漸地,小男孩學會了控製自己的憤怒。經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於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拔掉了。可是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做父親的拉著孩子的手來到柵欄邊,說:“兒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的那麼多小孔,柵欄再也不可能會是原來的樣子。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後,你的言語就像這些釘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靈中留下疤痕。你這樣做,就好像將刀子捅向某人的身體,然後,再拔出來,無論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那傷口都會永遠存在。其實,口頭上對人們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們的肉體並沒有什麼兩樣。”

的確如此,憤怒很會捉弄人,它不僅不可能完成改變別人行為的“使命”,反而徒增憤怒者本人的痛苦情結,徒增與別人相處的隔閡,釘下人生之旅的“釘子”。

建議二:有必要找出原因何在。

可試著從下列問題中找答案:

(1)對我而言,那些狀況的嚴重性何在?

(2)到底是什麼會讓我以不智之舉回應,而不尋求其他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