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和尚智心(2 / 2)

一會智心來到了了智禪師的榻前,了智這時放下了手中的佛珠,看了看天真機靈的的智心一眼,然後道:“徒兒,你在靜心齋住了多久了。”

“師父,我也不知道住了多久,應該有十年了吧。”

“嗯”了智點點頭,然後又意味深長地說:“十年了,你也就十歲了!為師也有一個甲子了!你喜不喜歡跟為師住在一起?”

“喜歡。”智心不假思索地回答。

了智想了一下道:“但為師已年老,不可能一輩子陪你住在這裏,何況你也不能一輩子跟我住在這裏,你還要尋找你的父母。”

了智一直沒告訴智心這一件事,一來智心還小,二來智心也不問。智心之所以不問,因為他一直認為和尚沒有父母,自己是師父在哪裏抱回來的。何況智心很少離開這裏,連寺裏也很少去。

“父母?師父,什麼叫父母?我不是你撿回來的嗎?”智心疑惑地問。

“傻孩子!撿回來也是由父母生的,難道你從石頭蹦出來嗎?”了智微笑地答道。

“師父,那我父母是誰?”

“徒兒,至於你父母是誰,為師也不太清楚,但為師當時途徑武漢。在離武漢城四十裏外的一處山穀,名叫死亡穀,在穀口的一處草叢中發現了你,當時你正“哇哇”大哭,而在你不遠處躺著一位丫環打扮的姑娘,她渾身是劍傷,且已失血過多,當時已奄奄一息。她用了最後一口氣在為師耳邊說了一句“把這孩子交給。。。”然後便斷氣了,所以你父母是誰,我也不清楚。之後,為師在死亡穀附近十裏地之內都找遍了,也沒發現有人家,於是便把你帶回來撫養了。”了智說到這,便眺望了一下遠處山峰。

智心聽到這,疑惑地問:“師父,那我怎麼去找我的父母。”

“孩子,以你現在的年齡,經驗以及武功修為是難以在江湖上尋找你的父母。”

“師父,尋找父母也要這些的嗎?”

了智看了一下智心天真的模樣,微笑道:“孩子,你沒行走過江湖,不知江湖之險惡,人心之狡詐,往往一語不合,便刀劍相向,血灑當場。你在這裏住了十年,對外麵的世界了解得微乎其微,以你現在的心智是很難想像的。”

然而,了智說到這,又看了看智心,想到:我這樣對他說這些,無疑會在他幼小的心靈上蒙上一層陰影。

“奇怪,怎麼說話錯就要動刀動劍的,怎麼外麵的人那麼凶惡。”智心從小受了智禪師的熏陶,做人要有慈悲之心,對他人要熱情相待,對凶惡之徒也要有寬仁之心。所以他對了智的話感到很驚疑。

了智點點頭,默默不語。然後又突然想到什麼似的,又看了看智心,然後道:“徒兒,你想不想跟為師學武。”

智心沒看見過了智的武功,他猶豫著,於是問道:“師父,什麼叫武功,是不是讀書寫字,我以前不是跟你學過了嗎。”

的確,了智每當有空就教智心讀書寫字,讀抄《百家姓》、《論語》、《佛經》等,智心以為又是學這些。

“傻孩子!這些不是武功,學武可以強身健體,鋤強扶弱,行俠仗義,還可以自衛不受人欺負。”

“師父,徒兒不想學。”智心想了一會說道。

“為什麼不想學,難道你怕辛苦。”

“不是,徒兒害怕學了武功,不小心與人交手,拳腳無眼,把人打傷打死了怎麼辦?”智心還不知道了智身懷絕世武功,要是能學成其中一樣,便可縱橫江湖。要是別人想求還求不來呢。

“噢!那你想學什麼?”

“總之,會致人傷殘的我都不想學。”

了智很高興自己的徒兒一點貪念也沒有,可是也覺得很惋惜。他本想把自己一身的絕學都傳給智心,讓自己的衣缽有傳人。了智這時問道:“那為師傳你一套輕功怎麼樣,它可以讓你在危險時,躲避別人的攻擊或者逃走。”

“隻要不會傷人的我就學。”

“那好吧!現在時間不早了,等吃完午飯,休息一會你就到竹屋旁邊那片空草地等我。”了智說完便又閉起眼睛打禪入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