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提高政治素質、領導水平、決策水平、執政水平的首要的必備條件,是加強理論學習,在自身理論素養上不斷進步。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自己,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領導者全麵提高素質特別是思想政治素質的關鍵和基礎,也是廣大幹部盡快成長的正確途徑和客觀規律。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係。我們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緊密聯係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著眼於推進黨和國家工作,增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在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下功夫,不斷提高全黨的思想理論水平,不斷夯實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充分發揮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科學理論體係,是我們黨在新時期樹立的一麵光輝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核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因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就是圍繞著這條道路不斷進行艱苦的探索,最後才開辟了這條道路。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道路就是黨的事業的命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就是對這條道路所做的科學概括。所以我們就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這個理論體係的核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種切合中國實際的社會製度。這一製度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中得到了全麵體現。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完全符合中國實際,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我們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理想。這一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主題,它集中代表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既體現了現階段黨的奮鬥目標,又體現了黨的最終奮鬥目標,要求共產黨員把為最高理想而奮鬥同為現階段共同理想而奮鬥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包括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這一理論體係深化了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因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曆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今後還要不斷發展,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推進和我們黨對實踐經驗總結的逐漸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會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緊緊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如何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些基本理論問題,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理論主題,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深刻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係列基本問題。它是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一戰線、黨的建設等方麵比較完備的科學體係,又是需要從各方麵進一步豐富發展的科學體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鄧小平同誌說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新的事業”。對於這個“全新的事業”,我們雖然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曆史進程中,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麵進行了開創性的探索,取得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偉大理論成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但是我們對這個“全新的事業”的認識和實踐還遠沒有結束,還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探索和奮鬥。十七大報告中提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體係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係”,所謂“開放”,從橫向上看,是指這個理論體係與人類文明成果的關係,它會不斷吸收和借鑒人類一切文明成果。從縱向上看,是指這個理論體係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之間具有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繼承和發展的關係。
胡錦濤同誌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全黨同誌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曆經艱辛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幹擾所惑,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