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學會自己糾正自己(2 / 2)

自我糾正,還要開展自我批評,敢於承認錯誤。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人有缺點毛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諱疾忌醫,以致“小疾”拖成“大病”,甚至病入膏肓,不可救藥。隻有經常地開展自我批評,嚴格解剖自己,才能不斷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敢於亮醜,嚴於解剖自己,是自我覺悟的表現,是進步的開始。但有些領導者,不敢承認錯誤,害怕承擔責任,丟了麵子,失去威信。認為檢查越深刻,自我否定就越多,擔心認“過”掩“功”,授人以柄。事實上,勇於承擔責任,敢於認錯,及時糾錯,不僅不會丟麵子,失威信,相反,由於正視錯誤,積極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把事情辦得更好,必然贏得黨和人民的更加信任。

自我糾正,還要有“聞過則喜”的態度。“聞過則喜”,是兩千多年前孟子講過的話,意思是要正確認識批評的功能和作用,心悅誠服地歡迎和接受批評,主動認真地糾正不足。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免不了會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現一些差錯和問題,這就需要通過批評來提醒和警示。“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批評可以使人發現真理、汲取營養,可以使自己的心理、精神和人格得到提升,生活、工作和事業取得進步。對待批評的態度,表現的是一種胸懷,一種品德,一種境界,一種情操和一種政治上的清醒與成熟。現實生活中有些領導者抵觸和反感批評。他們有的主觀主義,諱疾忌醫,明知不對卻固執己見;有的官僚主義,唯我獨尊,驕縱蠻橫,聽不得反麵意見。言者不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聞者就更難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了。

自我糾正,還要不斷進行自我提高。不學習,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靜,心不靜,欲望就容易膨脹,就拒絕不了誘惑,一遇到誘惑就容易亂了方寸,就容易被誘惑的繩索絆倒。所以,我們必須重視理論學習,加強黨性修養,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做到真學、真懂、真用。黨性修養和良好作風的養成是黨員領導者的政治職責,是一個在黨的科學理論指導下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完善的能動過程,即自省、自警、自勵、自律的過程。因此,領導者的理論學習,不能隻是為了裝點門麵,不能隻是為了教育別人,而應該有意識地針對自己在思想作風方麵存在的突出問題,看看是否符合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