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加拿大的古生物學家戴爾·羅素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他認為,如果白堊紀末期沒有發生那場大災難,恐龍家族得以繼續生存下來的話,恐龍世界中最聰明的族群就完全有可能進化成為有智慧的、外形像人的動物——恐人。而這個最有希望成為恐人的就是傷齒龍,據說它是當時最聰明的恐龍。那究竟傷齒龍有多聰明呢?
大腦袋的大智慧
評判恐龍聰明與否,我們往往都是看它腦袋的大小。傷齒龍的腦袋相對於它的身體來說,是非常大的。所以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它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個體,有的科學家認為它比現在的任何一種爬行動物都要聰明。據推測,傷齒龍的智商高達5.3,而鴕鳥的智商不過是0.7。看來,傷齒龍如果真得得以存活下來的話,這個世界現在的主宰者就不會是我們人類了。
獵捕有高招
傷齒龍不太可能去襲擊大型的動物,因為它的個頭挺小的。以它的聰明才智,自然有能力判斷哪類獵物更適合自己,因此它把目光鎖定到了蜥蜴等小型動物身上。在獵捕的時候,傷齒龍也很講究策略,比如它會更傾向於在黃昏出來獵食。因為在黃昏的時候,天空昏暗,大多數小動物都不太能看清東西,可是傷齒龍大大的眼睛即使在暗淡的光線下也能看清楚。所以,當獵物還沒意識到危險時,可能就已經到了傷齒龍的肚子裏了。
特別的產卵方式
傷齒龍的智慧除了體現在捕獵上,還體現在繁殖後代的方法上麵。一到生殖的季節,大多數傷齒龍會跑到剛剛幹涸的湖畔或是沼澤地去產卵,因為那裏的泥土比較濕潤,它可以把自己的輸卵管深深地插到泥土裏,把卵產在裏麵,這就有了天然的保護屏障。還有些傷齒龍則會選擇水邊的沙土地作為產卵的地點,把卵產下之後,再用沙土小心翼翼地埋起來,這樣其他動物就不會來偷吃了。
怎麼樣,是不是很周全呢?恐怕這種產卵方式是別的恐龍想不到的!
奔跑冠軍
在白堊紀生存,光靠聰明是不夠的,傷齒龍還要有點特別的本領才行,那就是奔跑。傷齒龍的體長大約相當於一個高個子的成年人,而且由於經常奔跑的原因,它看起來非常健美,體形也十分修長。在傷齒龍前肢的掌部有3根手指,指端是彎曲的利爪;而它的後肢則十分細長,奔跑的時候,它會用後肢著地,所以跑得非常快,也許它還能趕上恐龍世界中的飛毛腿——似鴕龍呢。
挑戰高智商
拜倫龍和傷齒龍具有血緣關係,它生活在白堊紀末期的今蒙古地區。它的個頭比傷齒龍稍微小一點,也是一種肉食性恐龍。既然它和傷齒龍是親戚,那麼它也不會笨到哪裏去,是一種比較聰明的恐龍。那麼在那個時候,它和傷齒龍是不是各占一方,在自己的領土上充當偉大的“智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