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辯證法(3 / 3)

時不凡反問:“皇上,不是您說不能阻塞言路。雖然我說的話不一定很對,可是請皇上姑妄聽之,反正如果不對大家一笑而過嗎?”

李世民臉色黑了一下,這些話是自己前段時間,跟時不凡所說的。時不凡請求懲罰這個陳康,可是李世民出於自己的利益,保護了陳康,所以他說了類似的話。可是現在時不凡居然用這些話反過來對自己這麼說了,讓李世民非常無語。可是李世民不能夠自打嘴巴,做這種阻塞言路的事情。這種古代阻塞言路,可是一個天大的罪名。當然,古代的言路其實本質上也是阻塞的,所謂言路隻是那些古代官員用來進行政治鬥爭的借口。

至於說所謂的古代有些皇帝開明聽得進意見,這個完全是狗屁。因為這些政策都是建立在盤剝百姓,或者是如何更好更長遠的盤剝百姓之上的,所謂的暢通言路,不過是為了如何更長遠的盤剝百姓而做準備,這個也就是所謂言路了。這些所謂言路,並不代表是普通百姓的意思,不過是“強奸民意”罷了。時不凡如此說,讓李世民感覺一陣惡心,當時自己怎麼說的,現在也都被時不凡反駁了回來。

“皇上,我認為大家對於分封製各有各的好處,可大家都有一葉障目之嫌。所以我們不如采用辯證法,這樣可以判斷出是否應該采用分封製了。通過辯證法,可以判斷出是否應該繼續采用分封,我想我說完了辯證法之後,大家是否決定采用分封製,那也都可以很容易判斷了。”時不凡說。

“辯證法?何為辯證法?”李世民問。

時不凡解釋:“所謂辯證法,也就是指爭辯和證明的簡稱。我們目前既然在這裏爭辯,可是大都說了有利的一麵和沒有好處甚至有害的一麵,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出決策?而我的辯證法,是一個能有效的幫助大家做出決策的手段。”

“天下有很多決策是讓人舉棋不定的,所以我們可以采用辯證法的方法來進行判斷。當大家認為一個方法有好處也有壞處的同時,這個時候可以采用辯證法的方法來進行分析,這樣可以很容易做出決策了。”

“尤其是包括這個分封製!”

其實很多事情都可以采用辯證法的方法來解決,可是很多人都是不願意,隻是願意相信自己主觀所看到的東西。這個辯證法是哲學裏麵一個重要的東西,甚至可以幫助人進在做出選擇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決策參考。可是很多沒有真正了解過哲學,直接開始說哲學是沒有用處的,認為哲學都是騙人的,這樣的人真的是讓時不凡無話可說。如果哲學是騙人的,那他豈不是撒了一個彌天大謊,然後騙了人類幾千年嗎?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沒有文化,而是沒有文化硬要去談文化。很多人說那些“磚家”,可是很多時候自己也扮演了相應的“磚家”的角色。沒有真正了解過一個學科,也就妄下結論。時不凡見過這種人有不少,有些說哲學是騙人的,還有說經濟學是騙人的,甚至說什麼很多學科都是騙人的。可殊不知,他們所最推崇的科學,最早也是從哲學裏麵分化出來的。哲學是一切學科的總和,並不是沒有科學,反而是包容了科學。

因為自己徹底不懂得的東西,也就幹脆說他是騙人的,這樣和電視上那些“磚家”有什麼區別?自己不懂,那幹脆就說這是不存在,是騙人的,這樣的思維真的很好笑。如果自己不認識字,那也就因此認為文字不存在了,這樣不是荒唐嗎?以主觀意識判斷世界,哪怕唯心主義也都沒有這麼要求徹底要以主觀判斷世界啊!

時不凡現在提出這個辯證法,是可以幫助以後各種人進行決策,可以在選擇時候有更好的選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