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主次矛盾(2 / 3)

李世民看向了時不凡,顯然時不凡的意思非常明顯,那也就是故意的支持了反對分封製,反對維護皇權,反對維護他這個皇帝的個人利益。因為李世民的分封製表麵上看是在維護國家安全,可是李世民眼裏的“國家安全”和普通百姓眼裏的國家安全不是一回事。李世民這個封建皇帝眼裏的國家安全,是不要被外戚篡權,不要被內部軍閥混亂,也不被權臣給篡奪天下。在李世民這個皇帝眼裏的國家安全,是建立在李家統治之下的。如果李家都不是統治者,都不是皇族,那也就沒有了國家安全。

李世民這個皇帝是采用了皇族本位的思維來考慮問題,所以他眼裏的國家安全和自己皇位和自己後代的權力安全,是劃等號的。可是普通的大臣,普通的百姓眼裏的國家安全,並非是什麼皇帝的皇族權力的延續,相反應該是盡量避免戰爭,盡量避免動蕩,這樣才是百姓甚至寒門,商人,甚至是士族才能相對的平穩安全的生活的手段。他們才不會計較什麼皇帝是姓什麼,是姓楊還是姓李甚至姓別的姓氏,他們眼裏的國家安全是安穩的生活,能夠安穩的生產,國家不動蕩。

所以正因為雙方利益訴求不同,這樣才造成了雙方的考慮的東西不同。李世民這個封建皇帝的利益訴求,是建立在維護李家統治的方麵,至於什麼國家是否動蕩,那隻要能維護李家的統治,他不介讓國家動蕩,不介意讓百姓死亡一大片,不介意讓百姓民不聊生。因為在任何一個封建皇帝眼裏,維護自己家族統治和自己後代的統治,才是真正的主流,才是第一個要思考的東西。至於說李世民對於百姓仁義,這個時不凡不認為是真的仁義,因為李世民的仁義是建立為了維護家族統治的條件之下,如果有朝一日李家不再是統治者,或者是有人對李家的統治產生了威脅,他不介意殺一個人頭滾滾。

當李世民打江山的時候,曾經把洛陽城圍困起來,殺戮了很多無辜百姓。這樣其實足以說明李世民這個人,並非是單純為了愛民而愛民的,他說到底愛民和家族皇權之間,他的的一個想法啊是想著自己的家族皇權,並非是愛民。當愛民和家族皇權衝突到時候,他會毫不猶豫的撕下那張愛民的外衣,用一切可能用的手段來維護家族權力。

這個就是封建皇帝的本質,任何一個封建皇帝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包括李世民這個號稱千古一帝的人。時不凡沒有單獨是為了黑李世民,因為他是把所有封建皇帝都給黑了,不光是李世民這麼一個皇帝。

“辯證法,矛盾論,果然夠厲害的!”李世民咬牙想道。

時不凡這個辯證法裏麵的矛盾論,最基本的也就是一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區別。對於臣子和百姓來說,權臣外戚的奪權和篡位,那個對於臣子和普通百姓來說是“次要矛盾”,甚至是排在很多矛盾之後的次要矛盾。臣子和百姓眼裏並不在意皇帝是誰,更不在意皇帝姓什麼叫什麼。他們在意的是自己生活,所以誰想要讓國家動蕩,讓他們無法生存,那這個也就是主要矛盾。

可是作為皇帝不同啊,皇帝眼裏的“主要矛盾”是維護權力,保護自己家族的權力是“主要矛盾”。所以雙發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區別,正好是倒掛的。李世民眼裏的次要矛盾,反而是百姓和臣子的最主要的矛盾。可是李世民這個封建皇帝眼裏的主要矛盾,在臣子和普通百姓眼裏,是次要矛盾,甚至是排名非常靠後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