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命自由的河流(1 / 2)

三生命自由的河流

李軾坐在岩石上,看著眼前的金沙江。

金沙江從海拔五六千米的青藏高原一躍而下,一路狂跌,氣勢磅礴,經過海拔6000多米的雀兒山,沒有停下來歇歇,在沙魯裏山和芒康山間又奔東南而來。金沙江從青海直門達狂瀉至雲南石鼓,在橫斷山脈的深山峽穀中與瀾滄江、怒江形成了由北往南,三江並流的世界奇觀。三江並流結束後,瀾滄江和怒江繼續順著橫斷山脈南流進入境外。金沙江不願意遵循橫斷山脈為它安排的命運——向南而去,它要遵照自己的意願奔流,當發現從北往南的橫斷山脈擋住了它東去的道路時,它毫不猶豫地劈開橫斷山脈而東去。它要向東去,那是它的使命,那怕是先向北奔流一段,於是金沙江從石鼓斷然折向東北,穿越5000多米的玉龍雪山,拐了一個大彎後,繼續向東狂奔狂瀉。那大彎就是舉世聞名的大河灣,如此風景奇麗的河灣它也沒有停頓腳步。它誓不停留,往東,往東,一路往東。

金沙江在渡口接納了雅礱江,又聲勢浩大地越過雲貴高原,穿過大涼山脈,一頭紮進四川盆地的懷抱,進入戎州地區。一路奔來,2千多公裏的征途,這時它河床的海拔高程已經由3700多米下降到300米左右,至此,金沙江的幹流落差超過3300米,像從雲端一下進入了人境。蘊藏了巨大能量的金沙江,一路風塵仆仆趕路的金沙江,終於把沿途的高山峽穀甩在身後,它聞到了那從遠遠的穀地傳來的溫馨氣息,聽到了那終點——戎州古城的熱誠聲音。

亙古以來,金沙江就是一條生命自由的河流。它的性格狂放不羈,從發源地開始,它就洶湧澎湃地奔騰。它要自由地流淌,沒有任何力量能束縛它,任何要阻擋它自由奔流的東西,都被它衝破了。它的使命就是劈開崇山峻嶺,向東而去,完成生命的自然循環。千萬年來它奔流不止,自由自在地呼吸,自由自在地流淌,人類無法給它套上枷鎖,沒有橋梁從它驚濤駭浪的身上跨過,沒有舟揖在它的波峰上隨意穿行。沿途的高山峻峰像一座座田園客棧無法讓它逗留,兩岸的雪山森林像無數多情的臂膀也挽留不住它,富饒美麗的河穀敞開了胸懷也不能讓它迷戀,無數迷人的湖泊草甸像風情萬種的女人,也不能讓它動心,它絕不停留。一路東來,終點到了,它卸下被沿途崇山峻嶺撞破的盔甲,收起了衝破一切障礙的刀槍,如今用不著了,戎州城到了。

這裏,就是李軾他們常遊泳的地方。當地人稱中壩,是金沙江北側的一個小島,分為上下中壩,枯水季節東端與岸相連,洪水期成一江心島,特大洪水時被全部淹沒。此處有沙地便於跑跳奔走,也方便躺著曬太陽,有高聳的岩石可以極目遠眺,有光滑傾斜的石灘伸入水中,下水、上岸極為方便。更主要的是這裏已經離開城區了,僻靜空曠,基本上處在無人打擾的狀態,而來往路程還不算很遠。

***

吳能和方二到江邊時,遠遠就看到李軾、鍾益生都在,連楊建國也在。他們3人是另外中學的,都是初66級的學生,李軾、鍾益生都是在江邊一起遊泳的朋友。

楊建國過去隻是偶爾同李軾來江邊,大部分時間在茶館下棋。吳能曉得李軾這個好友由於經常下棋,定力很好,今天沒在茶館下棋,到江邊來,肯定是心亂了,坐不住了,來跟李軾他們擺下鄉的事。

“李軾,你去嗎?”吳能一見坐在岩石上的李軾,就開門見山地問。

“不去。我問了建國,建國也不去。”李軾沒起身,曉得吳能是問下鄉的事,立即回答。

站在一旁的楊建國點點頭,沒說話。

坐在李軾旁邊的鍾益生說:“我也不去。”

“李軾、益生、建國,你們都咋想的?”吳能接著問,奇怪他們態度如此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