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上述幾條辦法,一般的賓語、補語可以分得清楚,但是遇到特殊情況,尤其是數量詞充當賓語或補語時,就比較困難了,試看下麵兩組例句。
A.①他吃了三碗。②他吃了〈三次〉。
B.③他浪費了十個鍾頭。④他幹了〈十個鍾頭〉。
兩組中的①③是數量詞作賓語,②④是數量詞作補語。
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數量詞中的物量詞充當賓語,動量詞充當補語。
數量詞有的表示物量,有的表示動量。動量詞是計算動作行為的次數或持續的時間的,所以用在動詞後麵補充說明動作的數量。物量詞是計算實際事物的,所以可以用來表示動詞所涉及的對象。在一定條件下(如,所指的事物是前邊已經出現的),還可以代替名詞作賓語。如“餛飩很好吃,他吃了三碗”,“三碗”是指“三碗餛飩”。單說“他吃了三碗”,聽的人不一定能確切知道它的意思。此外,有些數量詞如“頓”“場”,既可表示動量又可表示物量,區分的辦法是看它的後邊能否加上同量詞相應的名詞。能加的是賓語,否則是補語。如:
①他總是一天吃三頓。(可加“飯”、“炒麵”等)
②他被狠狠地批評了〈一頓〉。(不能加)
(二)表時間的數量詞一般作補語;作賓語時,動詞應能同數量詞後麵補上的“時間”一詞相搭配。數量詞除了表動量和物量,還可表示時段。如:“一會兒”、“三天”、“五年”等。前邊舉的B組兩個例句“他浪費了十個鍾頭”,“浪費”可以同“時間”搭配,是賓語;“他幹了十個鍾頭”,“幹了”與“時間”不能相搭配,作補語。
(三)形容詞後的數量詞一律作補語;非動作動詞後麵的數量詞一律是賓語。例如:
①這棟樓比平房高〈三公尺〉。
②人民大會堂,裏麵寬〈七十六米〉。
③他的插話隻有一次。
④上課鈴聲三下變成了四下。
例①②謂語是形容詞,而形容詞是不帶賓語的。(物量詞一般應作賓語,為了保全形容詞不帶賓語這一特點,所以把表物量的數量詞也算作補語,這是一種特殊處理辦法。)例③④“有”、“變成”,是非動作的動詞,所以後邊的數量詞也作賓語。
區分賓語和補語,還有兩點也應當注意,第一,要注意賓語和補語的位置。一個句子裏有時既有賓語,又有補語,一般是補語在前,賓語在後。如:“他打了〈三次〉球”、“他一天看〈完〉三本書”、“我們說〈不完〉農村的新事物”。此外,還有以下次序:①動—賓(代詞)—補(數量詞)——我告訴過你〈三遍〉了;②動一補(動詞)—賓(名詞)—補(動詞)——忽然走〈進〉一個人〈來〉;③動—補(介賓短語)—補(動詞)——把重點轉移〈到四化上〉〈來〉。
第二,要注意雙賓語。有的謂語動詞可以帶兩個賓語,離動詞近的是近賓語,後邊的則是遠賓語。這類帶雙賓語的動詞一般是“給”、“送”、“告訴”、“教”之類詞。這種詞既要有涉及的對象,又要有與之相應的目的或相關的事物;一般是近賓語指人,遠賓語指事物,而中間又可插入數量詞作補語。如:我給他〈三次〉錢。(“給他三次錢”合稱動詞短語)
13.怎樣鑒別兼語式作謂語和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
兼語句式的謂語是由動賓短語套接主謂短語構成的,因此兼語式作謂語和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表麵上看很相似,但它們的結構是不同的。請看下麵的例句:
①你叫他來。
②我知道他來了。
③我們選小王當組長。
④他們希望誰當組長呢?
例①③是兼語式作謂語,例②④是主謂短語作賓語。表麵看,這四個句子格式都是:“代(名)——動——代(名)——動。”單看詞性和詞序的確相似,但是,它們的內部關係是不同的,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麵來鑒別:
(一)兩種句子結合的程度不一樣。兼語式裏的兼語跟前邊的動詞結合較緊,動詞和兼語之間不能停頓,不能顛倒,一般也不能插進狀語。如不能說“你叫,他來”、“我們選,小王當組長”,“他來你叫”、“小王當組長我們選”;也不能說“你叫今天他來”、“我們選今天小王當組長”。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則不同。主謂短語作賓語跟它前邊的動詞之間結合較鬆,動詞和賓語之間讀起來可以停頓,在書麵語言裏,還可以加逗號或冒號,一般可以顛倒,也可插進狀語。如可以說:“我看見:他來了”、“他來了,我知道”或“我看見今天他來了”。鑒別兼語式作謂語和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這是一條比較簡便的辦法。
(二)兩種句子使用的動詞性質不一樣。兼語句謂語的第一個動詞應當是含有使令、要求意思的及物動詞,如“派、留、使、叫、讓、勸、逼、催、請、托、求、要求、號召、組織、發動、阻止、命令、動員、禁止”等,後麵的動詞則表明第一個動詞的結果或目的。此外第一個動詞也有用法比較特殊的,如“有、無、沒有”,或者前麵是“認、稱、叫、化”等,而後麵有“做”、“為”之類的動詞配合。例如:
⑤老人興致勃勃地領我穿過蘋果園。
⑥他的父親叫他回家去。
⑦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買豆漿去。
⑧我們請專家作報告。
⑨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來到這裏停泊。
⑩同誌們稱他為“模範丈夫”。
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它前麵的謂語主要是表示感受或心理活動的動詞。如“看見、知道、喜歡、慶祝、聽見、相信、記得、考慮、以為、認為、主張、愛、恨、討厭”等,也有些是“斷定、聲明、證明、表明、標誌”等一般隻能帶謂詞性短語作賓語的動詞。例如:
(11)我覺得我們的戰士太偉大,太可愛了。
(12)誰都知道朝鮮戰場是艱苦的。
(13)我們認為這個辦法好。
(14)劉胡蘭知道嚴重的考驗就要到了。
(三)兩種句式的第一個動詞性質不同,因而所涉及的對象也不同。作謂語的兼語式的第一個動詞,涉及的對象是人或物,而且隻直接支配兼語;作賓語的主謂短語前邊的動詞涉及的對象是事情,即支配整個主謂短語。如例①,“叫”的對象是“他”而不是“他來”這一件事。而例②“知道”涉及的對象則是“他來”這一件事。
以上講了鑒別兼語式作謂語和主謂短語作賓語的句子的三種辦法。此外關於兼語式的範圍,過去語法學者和一些語法著作,觀點不一致,有的寬,有的窄。我們認為還是窄一些為好。例如“我喜歡他誠實”,就不能算作兼語式作謂語,而應當看作主謂短語作賓語。因為前一個動詞“喜歡”的後邊可以停頓,而且“喜歡”沒有“使令”意義,也不是因為“我喜歡”他才“誠實”。為了避免與其他句式糾纏,因此,《提要》明確限定:兼語式前一個動詞應有“使令”意義,後一個動作是因前一個動作而發生的。就是說,兼語句式前後兩個動詞有因果關係,而主謂短語中的動詞與前邊的動詞謂語沒有因果關係。例如“我們選小王當組長”,“選”是有使動意義的動詞,“小王當組長”是我們選的結果,我們不選他,他就不能當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