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1 / 3)

有幾種情況要注意:

1.不要把主謂短語(包括複句結構)充當句子成分誤認為分句。例如:

⑧我們大家‖都應該看到,這個社會主義的新製度是一定會鞏固起來的。(主謂短語作賓語)

⑨新的學科不斷出現,‖正是各門學科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的結果。(主謂短語作主語)

⑩這個洋八股,‖魯迅早就反對過。(主謂短語作謂語)

(11)小強‖羞得〈臉刷的一下紅了〉。(主謂短語作補語)

2.不要把並列短語充當句子成分的單句誤認為複句。如:

(12)人們|思索著,判斷著,探索著,尋找著自己的出路。(並列的動詞短語作謂語)

(13)我們的黨‖是一個偉大的黨,光榮的黨,正確的黨。(並列的名詞短語作判斷賓語)

例(12)雖然不止一個謂語動詞,但它們共同支配一個賓語(合動省賓),是並列關係的動詞短語作句子的謂語(有些語法書上叫“多項謂語”)。例(13)是並列關係的名詞短語聯合作謂語動詞“是”的判斷賓語,也是一個單句。

反之,互相獨立的非主謂句,即使隻是一個詞,或者隻是一個非主謂結構的短語,也可以組成複句,不要誤認是單句。例如:

(14)走!快走!

(15)出太陽了,多麼美啊!

(16)晴朗的天空,燦爛的花朵,金黃的麥浪,豐饒的原野。

二、意義

單句表達的隻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複句則表達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完整的意思。因此,區分單句和複句,還應當在分析結構的前提下,兼顧意義。

首先,複句的分句之間,意義總是密切地互相聯係的。例如:

(17)今天不能完成,明天接著幹;明天不能完成,後天接著幹。

(18)台上擺著一張桌子,上麵擱著許多獎品。

例(17)、(18)都是直接組合的複句。例(17)是一個分句順著一個分句往下說;例(18)的兩個分句說的事物也是相聯係的。這種複句,如果說,意義上的邏輯關係還比較鬆散,那麼,那些借助虛詞組合的複句,意義上就有很嚴密的邏輯聯係了。例如:

(19)不但任務重,而且時間限得緊。(遞進)

(20)因為他刻苦,所以學習成績進步快。(因果)

其次,複句的分句之間,意義雖然有密切聯係,但又有相對的獨立性。例如:

(21)我們去工廠、農村調查。

(22)我們去工廠調查,去農村調查。

(23)我們不但去工廠調查,而且去農村調查。

上麵例(21)是個單句,謂語的結構雖然比較複雜(兩個動詞短語相連,是連動式),但表達的仍隻是一個完整的意義。因為謂語陳述的隻是“怎麼樣”這樣一個問題。例(22)、(23)都是複句。例(22)陳述的是相關的兩件事,分開說,不再是表達一個完整意思,而是表達兩個相關的意思,有分別強調的意味。例(23)因為加了表示遞進關係的虛詞,結構上、意義上都比例(22)更緊密。

總之,單句不論怎麼複雜,表達的隻能是一個完整的意義;而複句,不論怎樣簡單,表達的應當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既有密切聯係,又有相對獨立性的意義。這也是區分單句、複句的一個重要標準。

三、停頓

當某些單句與複句在結構上相似時,語音停頓(標點)也可以作為一個鑒別的參考標準。

單句和複句都隻能在句末有一個表示完整意思的語音停頓(書麵上用句號、問號、歎號表示)。單句內部一般沒有語音停頓,複句中分句與分句之間一般必須有語音停頓(書麵上用逗號、分號表示)。例如:

(24)他走過去開門。

(25)他走過去,把門打開。

(26)他愛國愛民。

(27)他愛祖國,愛人民。

例(24)、(26)是單句,例(25)、(27)是複句。例(24)盡管句中有兩個動詞,但中間沒有語音停頓,是連動式短語作謂語的單句;例(26)是並列關係的動賓短語充當謂語,中間不能停頓。例(25)、(27)雖然前後兩個謂語共一個主語,但它們中間有語音停頓隔開,應看成兩個分句(後一個分句的主語承前省略了),因此,它們都是複句。例(25)表示承接關係,例(27)表示並列關係。因此,結構相似時,根據停頓可以把單句和複句區分開來。

但是,有些單句,或由於表達的需要,強調某個成分或某個詞語,句中有短暫的停頓;或由於句子長,結構複雜,需要舒緩一下語氣,句中也可以有停頓。因此,我們要分清是單句內部的停頓,還是複句分句之間的停頓;這時,停頓必須要服從於結構的分析。例如:

(28)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加上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是每個革命幹部都必須具備的品德和修養。

(29)他們驕傲地沿著通向樂土的道路,沿著通向光明的社會主義的道路邁進。

(30)在討飯當中,在秘密的聯絡中,她認識了黨員登記表上的一些人。

(31)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這些句子有一個共同點,即在結構上全句隻有一套句子成分,所以它們都是單句,句中的停頓都是成分間的停頓。例(28)主語較長,較複雜,各短語和詞中間需要有停頓。例(29)謂語動詞“邁進”前有兩個介賓短語作狀語,因此,中間需要有一個停頓。

有些謂語動詞重複的句子,是單句,不是複句。試比較下列句子:

(32)雨來一邊跑著,一邊回頭。

(33)小鳥盡情地飛呀,飛呀……

以上兩個句子似乎相同。但例(32)是複句,描寫雨來兩個不同的動作,用“一邊……一邊……”關聯起來表示並列關係。例(33)是單句,“飛呀,飛呀”,盡管中間也有語音停頓,但僅是謂語動詞的重複。因此,我們根據停頓來區分單句和複句時,不要把這類謂語動詞重複的單句誤認為複句。

利用停頓來區分單、複句時,首先要考慮的還是句子的結構形式。要以句子結構形式為前提來考慮停頓標準。

四、關聯詞語

關聯詞語是複句的重要標誌之一,因此,單句和複句的區別,有無關聯詞語也是一個參考標準。

1.句中有幾個動詞連用,它們之間如果用上關聯詞語,雖無停頓也是複句;如果沒有用上關聯詞語,則是單句。如:

(34)戰士們放下包袱就走了。

(35)他放下包袱走了。

例(34)是緊縮複句,例(35)是單句,屬連動式主謂句。總之緊縮複句與一些中間沒有停頓的兼語式、連動式作謂語的單句,在結構形式上有相似的地方時,我們可以用有無關聯詞語來區分它們。

2.句中雖有關聯詞語,但隻連接主謂起強調作用,這類句子仍是單句。如:

(36)隻有熱愛工作的人,才能熱愛生活。

(37)無論什麼人都得承認這個真理。

(38)除非他,才能把這件事辦好。

(39)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也會對她有好處的啊!

總之,關聯詞語在句中連接的是分句,則全句是複句;如隻在句中起強調作用,不連接分句,則全句是單句。

單句和複句的區分很難用一個簡單的標準來解決問題。上麵講的四個標準隻是在區別單、複句時有一定的作用。使用時,要注意分清主次,結構關係是最主要的標準。

23.怎樣檢查句子的語法毛病?

句子裏常見的語法毛病是各種各樣的。如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結構雜糅、詞語位置不當等等。這些毛病,一般來說,在我們分析句子或短語的成分結構關係的時候,也可以發現。但是,有些句子,或由於包含的成分較多,較複雜,或由於各種修飾成分的層次、脈絡難弄清,毛病不容易發現。因此,僅僅劃分出句子的主語、謂語和短語的其他成分,還不能確定一個句子有沒有語法毛病,必須進一步檢查它們的位置放得對不對,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否合適,是否缺少或多餘了什麼成分,等等。

怎樣來檢查句子中的上述語法毛病呢?總的來說,就是要把有關的語法知識與我們對漢語的感性知識結合起來,使兩者相互補充,相互啟發。下麵介紹兩種常用的檢查語法毛病的方法。

(一)緊縮法。所謂緊縮法,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飾成分,使句子的基本結構顯現出來的一種方法。正像一棵樹,有主幹,也有枝葉,枝葉紛繁,不容易看清主幹,芟除一些枝葉,主幹才容易看清楚。因此,也有人把緊縮法稱為“主幹”檢查法。例如:

①連接碼頭和林區的公路由於當地駐軍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提前三個月通車了。

可以緊縮為:

……公路……通車了。

②這個部隊的先頭連就匆匆占領了汽車路邊一個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岡。

可以緊縮為:

……先頭連……占領了……小山岡。

所有單句,不論怎麼複雜,都能夠逐層緊縮,找出主幹。不過,句子的主幹,一般的說,不僅包括主語、謂語中的中心詞,有時也包括構成謂語的動詞短語中的賓語。因為賓語雖是動詞短語的組成部分,但有些賓語在意思上和動詞的關係很緊密,不能緊縮掉。

運用緊縮法,使句子的基本結構顯現出來,可以幫助我們檢查句子的語法毛病。例如:

③當我們回憶起跟隨徐老度過的日日夜夜,他那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親切感人、循循善誘的諄諄教導,就重新出現在我的麵前。

我們把③這個句子的枝葉部分芟除後,“主幹”是:

“……音容笑貌……諄諄教導……出現在……麵前。”

這是個雙主共謂的單句,緊縮以後,毛病就很明顯,“諄諄教導”不可能說“出現在麵前”。在這個比較複雜的句子裏,本來關係非常密切的詞語“音容笑貌”與“諄諄教導”,由於被修飾語“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和“親切感人、循循善誘”隔開,使我們容易忽略它們之間,以及它們與“出現在麵前”之間的聯係,經過緊縮,這種成分搭配不當的毛病就很容易看出來了。

有些句子,中間有並列成分,我們還可以把並列的成分逐項進行檢查,這也是一種緊縮法。如:

④近一年來,長沙市教育局采取各種辦法,努力培養和提高中學中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這個句子中“培養和提高中學中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是省賓合動的動詞短語,“培養和提高”是並列的成分。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兩項來檢查:“培養中學中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中學中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再緊縮為以下兩種格式:“培養……水平”,“提高……水平”。很明顯,“培養”與“水平”不能搭配,這個長句子的毛病也就找到了。

結構複雜的句子,往往是一層套一層的,“主幹”之上有“大枝”,“大枝”之上還有“小枝”。毛病可能出現在“主幹”上,也可能出現在“大枝”或“小枝”上。因此,運用緊縮法的時候,往往要分層檢查:先檢查主幹,再檢查大枝,然後檢查小枝。例如:

⑤我一點兒也不懷疑他們有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決心。

這個句子可以緊縮為“我不懷疑他們有決心”。句子的基本結構(主幹)沒有問題;如果有毛病,一定發生在緊縮掉的部分上。因此,我們可以撇開主幹,進一步檢查枝葉。被緊縮的狀語“一點兒也”可以說成“一點兒也不懷疑”,“一點兒也不懷疑他們有……決心”。可見毛病也不在這裏。“決心”前頭刪去的“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是不是有毛病呢?“為”是介詞,它與“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組成介賓短語,應放在動詞前頭作狀語,而這裏是作名詞的定語,可見應當加進動詞,改作“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或者去掉原句中的“為”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