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莆田雜文作者雜文集速評(1)(3 / 3)

以社會良知寫作的瘦馬,文筆溫暖敦厚,給人以心靈上的慰藉;她善於解疑釋惑,啟迪思想,與讀者有心理情感溝通默契。具備社會道德良知、悲憫情懷不是紙上風景,而是由心靈深處散發的博愛情懷,是文章潛藏的靈魂血肉。許多語段可以使讀者痛且快樂著,辨別是非,讓讀者讀出感慨、感悟、感動。

沉穩老辣的老黑,對生活的反映敏銳迅速,潑辣犀利,戰鬥性強。他通過旁敲側擊綿裏藏針來切中要害。他批評世俗、反思曆史、解讀人生,有較鮮明的諷刺和幽默的喜劇色彩。常想“發財”又常想“女人”的宋辭,寫法上不惜“自己”聲譽,敢於用第一人稱來記敘“我”的故事,更讓讀者有真實感和體會味。《老黑快餐》和《宋辭快餐》,他們的快餐文字每則才一百字到兩百字左右,卻生動形象有內容,幽默含蓄,簡潔明快,寓意豐富。讀他們的文字總讓人想起古代名作《世說新語》和《笑林廣記》。

小議莆仙戲

1962年3月,老舍與曹禺、陽翰笙等在莆田觀看了《春草闖堂》等戲,老舍寫下了《觀莆仙戲》詩:“可愛莆仙戲,風流世代傳。弦歌八百曲,珠玉五百篇。魂斷團圓後,笑移春草前。春風芳草碧,鶯啼豔陽天。”

莆仙戲至今風靡莆田城鄉。莆仙大地不管是山區或沿海,無論是城鎮或村野,逢年過節或迎喜慶吉,總要邀請劇團演出助興。莆仙戲劇團在哪裏都可以搭台演出。鑼鼓聲一響,周圍的老少婦孺就紛紛湧向戲台下,津津有味地觀看,感同身受地評論……近年來,在傳統古裝戲開演前或演出末,加演現代文明小戲,在莆仙戲劇團中蔚然成風。加演節目不僅受到觀眾歡迎,也提高了劇團的美譽度,更成為普及公民道德的新載體。現代的劇情、全新的角色、精彩的演出,與流傳千年的傳統劇目相輔相成,構成了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

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莆仙戲現代文明小戲劇本集》,就是選集近年來莆仙戲加演節目的腳本。陸續而集中閱讀這些加演小戲的劇本,我才知道莆仙戲為什麼會“風流世代傳”。單就劇本集的幾十個小戲文本來說,題材來自社會現實生活,貼近平民百姓;再看戲台上的表演,生動活潑,幽默詼諧,以其演藝觀賞性和感染力,達到寓教於樂的教育藝術功效。

莆仙戲現代文明小戲的特點之一,是具有時代感的新聞故事。清代李漁《閑情偶寄·演習部》說:“演戲如看時文,妙在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如莆田人耳熟能詳的莆仙戲現代文明小戲《土篩記》。劇情就有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新聞故事:一對夫婦用土篩抬著年邁多病的老父親似欲趕醫,途經荒山野嶺疑聞虎嘯,丟下土篩和土篩上的老父親,匆匆下山回家。他們的兒子隨後揀起土篩,說以後父母老了,也要用土篩把他們抬上荒山遺棄。不孝子媳聞之深受震撼,痛改前非。諸如此類“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劇情在小戲劇本集裏很多,如《揀金鏈》《一車垃圾》《選嗣》《賣身記》等等。

《一車垃圾》的劇情是:一位村婦貪圖方便,把一車垃圾倒在村路邊。擔任衛生協管員的親家為“破案”,就說在垃圾中撿到了金戒指。這位村婦來認領,結果露了餡,她又改口說垃圾不是自家的。親家把從垃圾中翻出的她家電費繳費單等亮出來,她才承認錯誤。不論是勸人孝順的《土篩記》,還是教人環保《一車垃圾》,莆仙戲文明小戲劇情故事注入了時代現實生活中的家庭倫理道德、公民職業道德、民主法製以及誠信做人等現代文明價值觀。

《湯顯祖集》裏有這麼一段話:“(戲劇)可以合君臣之節,可以浹父子之恩,可以增長幼之睦,可以動夫婦之歡,可以發賓友之儀,可以釋怨毒之結,可以已愁憤之疾,可以渾庸鄙之好。”意思是:戲劇可以使君臣的禮節合乎法度,可以使父子的恩情加深,可以增強長幼的和睦,可以打動夫婦的歡情,可以顯現好客的儀容,可以冰釋仇恨的冤結,可以了結愁悶的痛苦,可以使庸俗的愛好變得樸實。莆仙戲加演現代小戲,就有起到對群眾進行道德規範教育,倡導文明新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