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鄉村公路(5)(1 / 3)

吳大明一笑,說道,鄉下人也不全是大老粗,隻會胡攪亂纏,隻會蠻幹啊。一句話說得王小雲臉又一紅。吳大明象沒有察覺到似的,望著山下的那條正在修建的道路說,這村裏修一條公路的事兒,是他當書記多年的願望,爭取到指標例如國家建設項目,是王幹事為龍鳳村人做的一件功德無量的事——這是王小雲頭次聽到龍鳳村本地人表揚自己,聽著非常順耳,可麵上還是裝出此事不值一提的神情。事情搞到目前這個樣子,我也一旁看著幹著急,吳大明接著說,不說別的,這路早一天修成了,我以後果園裏拉肥料施肥的,果子熟了拉出去銷售,也早一天方便嘛。

那你說,向富貴這個矛盾怎麼解決?王小雲似是迫不及待地提出這個問題。

吳大明抽了一口煙,慢悠悠地說,你知道,那個向富貴之所以這樣獅子大開口,為的是什麼嗎?

王小雲一愣,不就是為了多得點兒補償嗎?

吳大明搖了搖頭,表麵上是這樣,事實上不是的。

一句話說得王小雲有些摸不著頭腦,怔怔地望著這個退職的村書記,竟象是頭一次發現,這個沒什麼文化的農民卻象一個哲學家。

吳大明又說,人都是有臉,也就是你們文化人兒說的有自尊的,他之所以撕破臉皮不要臉了,不要自尊了,甚至可以不惜以命相抵,一定是觸及了他最根本的利益——

王小雲若有所思地點頭說,是的,這次修路,占他的地最多,而且都是水田——

吳大明說,這也隻是表麵的,根子上的也還不是這個問題。這下王小雲是真的給鬧糊塗了,那還有什麼?

你知道向富貴家裏的情況嗎?

知道,他的老婆跟人跑了,有一個身體不好的老娘,還有一個讀高中的兒子——

幾天前,他把家裏僅有的幾包糧食拖去賣了,給他讀高中的兒子交了生活費,你知道嗎?

王小雲一愣,這還不知道。

吳大明說,他這樣鬧去鬧來,就是為了他的兒子。

為他兒子?

你想,他兒子現在讀個高中就窮到要賣糧,還有讀大學呢,他怎麼辦?他是想抓住這個機會弄點兒兒子上大學的學費,解決他的後顧之憂——這個家夥,老婆跑了人才懂事——這是他的根子上的問題,這個問題不給解決,他會一直這樣鬧下去的。

王小雲豁然明白了似的,抓住吳大明的手說,老書記,感謝您——

吳大明說,王幹事,我理解你的難處。我的這些鄉親,說實話我也時也感到很討厭,我當書記的時候,之所以常常罵他們,就是恨他們自私,恨他們眼皮子薄,隻盯自己的芝麻,不顧大家的西瓜,但是罵過後又後悔,他們也可憐——畢竟他們不是我們工作中的敵人。隻要你把他的最根子的問題解決了,隻要你是在真心幫助他們,他們最終會理解,會支持你的。你放心,雖然我不是村書記了,但我還是黨員,是支部委員,村裏的工作我會盡力支持的——

老支書的一席話,讓王小雲既感動,又象茅塞頓開。他緊緊地握著那雙粗糙的手,心中升起一種莊重的感覺。

三個月後,一條筆直的鄉村水泥路,鋪展在龍鳳村;它從村東貫穿村西,象這個散落的村莊的一條主心骨,它把那些農舍,那一盤散沙的局麵統一了起來,它連結著那些阡陌似的彎彎曲曲的小道,那些行駛在上麵的小心翼翼的車輛,一到這條水泥路,就哄的一聲,加大了油門,放開了手腳,衝向前去。在全縣村級公路建設驗收中,龍鳳村的鄉村公路被評上第一名;作為學習三個代表,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實踐典型,縣裏中心學習小組來召開了現場會,把這條鄉村公路作為理論學習學出的成果,向全縣宣傳推廣。鄉黨委張書記滿麵春風,在全縣的現場會上作了典型發言,事後又在大會小會表揚王小雲,說他進步快,說這理論學習就是重要,學不學就是不一樣,說得大夥兒都眼熱地望著那個坐在角落裏,認真做著筆記的王幹事;投向他的又是一片羨慕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