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人人假積極”
“鼓勵人人假積極”,這句話確實讓人費解,但它是袁勤生用人的獨到之處,是他掌握職工心理,管理好企業的一個經典。
一次,袁勤生表揚並獎勵了10多名參加義務勞動的職工。會後有人對他說:“袁廠長,你有些情況還不是十分了解。你今天表揚的人中間,以前大部分表現很差,有的還是內定的開除對象,他們參加義務勞動說不定是裝出來的,是假積極呀!你不能輕易地相信他們,應當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再表揚。”
袁勤生想,這個職工的話也許有一定道理,以前他們確實犯過錯誤,或者說表現很差,而現在參加義務勞動也許有虛假成分,但不管出於何種動機,他們畢竟做了對工廠有利的事,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領導應及時發現,及時表揚,絕不能像有人說的那樣,要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考驗。後進向先進轉化的接點是短暫的,如果在他們要求進步的時候不重視他們,甚至諷刺打擊他們,勢必會挫傷其積極性,把他們推向歧途。
經過深思熟慮後,袁勤生在職工大會上說:“領導很難洞察職工的思想動態,隻能直觀其行為,如果是聖人也很難猜測。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人,而人是經常發生變化的,因此,我們不能用靜態方式來管理動態的人。今天落後的,明天可能成為先進;今天先進的,明天也可能落後。你把這一堆不是你負責處理的垃圾處理完了,不論你的動機是否純潔,也不論你的過去表現如何,你在處理垃圾這一件事情上就是先進。如果你是虛偽的,那麼明天也這麼虛偽地做,後天也這麼虛偽地做,天長日久,量變到質變、習慣成自然,你就是真積極了。但我堅信,一個人隻要長期‘假積極’,也一定會變成真積極,如果那個職工一年365天‘假積極’,我一定會天天表彰獎勵他,而且樹為全廠標兵。”
不久,經過廠黨政領導班子反複爭議並獲得統一後,袁勤生在全廠開展了一個為期3個月的“人人假積極”活動,還設計了一份表格,希望每個職工在家庭、社會、企業三個方麵參與“假積極”活動,隻要做了好事就進行登記,活動結束後再集中統計,進行表彰獎勵,以此鼓勵廣大職工愛護集體事業,關心同事和鄰裏,無私奉獻社會。通過這一活動,班前班後為集體做好事的人越來越多,在節假日期間為民為公服務的先進事跡不斷湧現。不僅樹立了良好的廠風,改變了社會風氣,而且也轉化了一批後進職工,原來橫行廠裏的“三角黃石”變成了群眾可親可愛的積極分子。
在這個活動中,有一件事耐人尋味:一名職工在假日期間,在家裏主動洗衣服。他老婆很高興,和袁勤生說:“我和老公結婚10多年,他從來沒有洗過衣服,這次他一反往常,積極地做家務了,廠裏的‘假積極’活動真靈驗呀!”袁勤生說:“不管你丈夫是為了參與活動無事找事,還是真心做家務?都應得到鼓勵。假作真時假亦真嘛!”
南京大學的幾位教授,聽到這件聞所未聞的奇事,特地趕到常熟調查。
袁勤生對教授們說:提倡“假積極”活動是從兩方麵考慮的。首先,人的思想是會變化的。假如昨天他偷了一隻手表,今天拾到一隻錢包歸還失主,人家卻懷疑他是假的,並對他調查,這樣會使他產生“橫豎橫、拆牛棚”的思想,不利於後進的轉化。對待後進者,要看到他的積極因素,要從信任的角度、鼓勵的角度肯定他的進步。我搞所謂的“人人假積極”活動,就是要發動大家行動起來,多做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社會,有利於家庭團結的好事,創造熱愛社會、熱愛企業的濃重氛圍,使廣大職工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進步。另外一個問題是,目前社會上有一種諷刺打擊先進的不良風氣。少數人做點好事,卻得不到眾人支持而感到孤立。有些人做了好事善事,非但得不到表揚,還不被人所理解,反被認為他們的舉止不正常,這是十分可悲的。部分後進人員要求進步,也由於不被人理解而感到懊喪。結果,大家想作為而不作為,長此下去,正氣得不到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豈不成了一句空話?開展“假積極”活動,就是創造一個弘揚正氣、人人都可以有所作為的環境氛圍。
聽罷袁勤生一席話,教授們不由得對麵前這位矮個子農民肅然起敬。
進入新世紀後,各級新幹部上任時大多發表“就職演說”,到了年末時,都會進行年度“述職述廉”。為了體現民生,有的幹部還經常訪貧問苦,貼近基層,甚至值班掃地……有些群眾就批評這些幹部在作秀。有的企業家為救濟貧困群眾,為公益事業主動捐款捐物,也有人批評說他們在作秀。對此袁勤生認為,這種傾向和思潮是十分危險的。所謂作秀,是虛偽地虛假地做好事,但他們畢竟做了好事,你管他的動機是什麼?有些富人吝嗇得一毛不拔,更沒資格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