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規,主管銷售的副廠長對企業舉足輕重,又是生產同類產品,無疑會增加競爭對手,任何人都不會輕易同意。但袁勤生說:
“尊重他本人的選擇。如果某副廠長樂意回村裏去,我這裏的問題你不用顧慮,所產生的困難我們會自己克服。”
後來這位副廠長回到村裏,幫村裏辦起了一家儀表廠。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兩年後企業虧損嚴重,隻得停辦了,當了兩年村辦廠廠長的這位副廠長灰溜溜的一直抬不起頭。袁勤生知道後,按照廠裏事先定下的允許“七進七出”的政策,接納這位副廠長回到江南儀表廠。
袁勤生說,你對別人的尊重,其實不僅是尊重了別人也同時尊重了自己,因為尊重也會使別人對你肅然起敬。同事之間、鄰居之間、上下級之間要學會互相尊重,就是夫妻之間也應該互相尊重,越是親近的人,你說話越不能放肆,因為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受到傷害。
領導對下屬的尊重更加會顯示出領導者的水平來,領導特別是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本來就處在高處不勝寒的層麵,你對下屬說話和藹可親,不當眾讓下屬難堪,關心和體諒下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難處,會使下屬心情舒暢,會使其努力工作,更能贏得下屬對領導的尊重。尊重猶如一縷春風、一泓清泉,給人以溫暖。尊重也是一種微笑,一聲招呼、一聲問候,一句“對不起”,一句“謝謝您”。要尊重他人的基本權利和責任,尊重人的尊嚴,尊重人的價值,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尊重他人的學習工作意願,尊重他人的興趣愛好。在公共場合,不酒後駕駛是對生命的尊重,車上不吸煙是對他人健康的尊重,舉止文明是對周圍人的一種尊重,準時赴約是對朋友的一種尊重……如此這般,你也獲得了他人的尊重,你的品格便得到升華。
“明確規定,發現考核”
袁勤生把工作延伸到社會,延伸到家庭。他認為,職工廠外表現的考核,是掌握職工思想動態,有的放矢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據。但由於職工離開廠區生活,他們的廠外表現往往不易考核。有的企業領導發現職工發生諸如家庭糾紛、鄰裏矛盾等,就會同工會或者共青團,深入職工家庭,調查研究,幫助處理。這樣做,確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誘。但袁勤生覺得,工廠各級幹部要抓好生產、管理、經營等項工作,已經很忙了,深入家庭處理各種糾紛,勢必會影響企業的正常工作。而且“清官難斷家務事”,管得太多、太細,不一定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有的企業領導則認為,八小時以內工廠領導有權也有責任管,八小時以外,職工離開工廠大門,天大的事情也與工廠無關。這種思想顯然是不對的。
工廠不是在真空裏,社會上的各種思想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企業職工,所以袁勤生認為,必須注意了解並掌握職工八小時內外的思想動態和作風表現。他們在實踐中逐步摸索了一套“明確規定,發現考核”的辦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何為“明確規定,發現考核”?
袁勤生解釋說:“就是把職工在家庭、社會、公共場所、交通秩序等方麵應該遵循的道德規範,在工廠製度中把它們明確規定,但對於職工未能執行或者說是違章違紀後工廠未覺察發現的,便不加追究、不予考核;如一旦發現,就立即考核。比如江南儀表廠廠紀中規定: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準過量飲酒。怎樣才算過量?又明確規定為:喝了酒立即失去知覺,胡作非為,胡言亂語,或出現嘔吐的,都視為“過量飲酒”。如果你喝了一斤60度白酒後不出現上述情況,就不視為過量。如喝一兩酒後就喪失自主力的,就算過量。這就叫“明確規定”。假如星期日你和家人一起在家喝得酩酊大醉,並吐了一地,你能關起門來打掃幹淨,上班後無人知曉,這就不作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