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至理名言(4)(2 / 3)

如果人家知道你喝醉了酒,或在飯館酒廳、親朋好友家喝醉了酒,消息傳到工廠,就會“發現考核”,和你算賬。又如夫妻之間鬧糾紛,你自己能妥善解決矛盾,無人知曉,可不作糾紛、不予考核。但影響鄰裏,讓四鄰知曉的便“發現考核”。

采取“明確規定,發現考核”的辦法,初看起來似乎是種被動消極的措施,但袁勤生認為,這恰恰是工廠管理中一種特殊的積極措施。他說,這樣一方麵可以全麵、細致地規定工廠管理和廠外的行為準則,另一方麵又不用每月對照檢查,經常評比,搞一些煩瑣的程序。他說他們掌握這樣一個原則:讓職工在家庭、社會上的表現,不要造成危害。凡是造成危害的事情,工廠一定會發現,也一定會列入考核;不造成危害的沒有發現的,隻是一些細微的事,他們無精力把手伸得太長,管得太多,隻能管造成影響和危害的事情。

“明確規定,發現考核”辦法實施以後,不僅控製了社會危害事件的發生,也起到了職工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萬事掌握分寸的積極效果,它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

有一名職工為了一件事和妻子吵了起來,而且越吵越凶,這個職工把一隻飯碗舉得高高的,想狠狠地摔下以泄憤恨,但當即一想,瓷碗摔下地的聲音定會被鄰居和路人發覺,這樣一來不僅會把他的家事傳開來,而且廠部還會列入考核。因此在盛怒之下放下了飯碗,抑製了矛盾的進一步激化。

在“明確規定”中,江南儀表廠把不允許職工雙脫車把手騎自行車,影劇場內不準大聲喧鬧,不準參與家庭和社會上的糾紛鬧事,不準惡語傷人,不準自己認為有理而吵鬧等都列入其中。同時,把這些規定與經濟考核結合起來,使之有約束力。經過10多年的約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全廠不僅養成了講文明、講禮貌、有組織、有紀律的良好習慣,而且也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團結。每年春節讓每個職工記載所做的好事,評選“文明過春節積極分子”中,完全按照職工自己填寫為準,不做社會調查,不進行核準手續。

“提倡愛什麼,學什麼”

在鼓勵職工業餘自學中,一般單位都是強調幹什麼學什麼,提倡學用一致。可袁勤生認為,職工業餘學習應該尊重個人的興趣愛好。

他在企業中提倡愛什麼,學什麼,可以學習與本行業沒有關係的課程,學費和書費由企業負擔,甚至郵票、筆墨和紙張的花費也由企業提供。對於學業成績優秀的職工,還給予加分計獎。

當然,鼓勵職工自學也不是隻開綠燈不亮紅燈,凡參加業餘函授的職工,隻要堅持學完全部課程並參加結業考試的,企業承擔所有學費,如其中課程不及格,不發獎學金。袁勤生說,畢竟是業餘學習,一般又是中專以上課程,要求他百分之一百考及格,這樣不太現實,這樣隻會增加職工的思想負擔,反而會讓他們失去增加知識,充實生活的樂趣。但是,假若這位職工原定進行三年函授,結果半途而廢,有些課程不去學完,廠部就要收回全部學費。他說,業餘學習不同於正規教育,既要鼓勵,讓其堅持到底,又要防止趕時髦,中途退出。

那麼,為什麼要采取“愛什麼,學什麼”的方針呢?袁勤生說:

“我的出發點是,在企業工作的職工,在集體力量的支持下,不僅獲得應有的收入,而且要增長知識才能,提高全麵素質,讓他們的才情得到充分發揮,這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應盡的義務,也是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