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五章:思齊(3 / 3)

下麵切入上帝視角之蓬島電視□□家報道:

康熙六十一年圓明園的牡丹台上,一向喧鬧的牡丹台今兒竟清靜了幾分,聽說是有要緊的人來,連帶著那滿園的牡丹都好似比平日裏更蒨妍絢麗。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一陣白光揮舞,搖曳的牡丹頓時靜了下來。

牡丹叢中靜立的白衣少年,約摸十餘歲光景,修挺身材,雖眉目如畫然尚有稚氣,正是雌雄莫辨的年紀,不經意間回眸一笑,燦若春花,身旁牡丹也自暗歎空負了國色天香之名,而身後款步而來的康熙竟有了一刻恍然失神。

旁白:這個少年並不知道,這一笑,將會改變他的一生……

字幕:次日宮內傳旨:雍親王胤禛之四子弘曆人品貴重,福將過餘,即日賜居內廷乾西所,朕親育而教之。(1)

“皇阿瑪餓了吧?兒臣這就去傳膳。”輔仁體貼地道。

“嗯,好,就擺在這裏吧,景致好!”老爺子道。

“皇阿瑪,這米飯用的稻穀,便是一畝園裏產的水稻,兒臣特意請皇阿瑪嚐嚐,還望皇阿瑪不嫌棄。”輔仁將米飯擺上,斂手欠身道。“這些蔬菜,也都是園子裏,兒臣等親自栽種的。”

“好!好!朕的兒子兒媳親自種來的盤中餐,朕怎麼會嫌棄呢?”老爺子的嘴今天一直沒有合攏。“嗯!真香!好吃!”

胤禛和輔仁在一邊對視一眼,露出羞澀的笑意。看見胤禛與輔仁的默契並沒有因為年扶堯而攪擾,我在一旁也花癡地幸福得飄飄然起來。

“都站著幹嘛?來,坐,坐!你們也一起吃啊!”老爺子停下筷子招呼著,想了想,又問:“對了,這孩子的額涅是誰?”

“是兒臣府上的格格,鈕祜祿氏,淩柱家的女兒。”胤禛答道。

“去把她叫來,朕倒想看看是那個有福氣的孩子生了這麼個好兒子。”老爺子把弘曆攬在懷裏,在牡丹台上涼亭坐下。背後搖曳著叢叢怒放的牡丹。

“嗻。”輔仁應答,退下去召蘭敏。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弘曆搖頭晃腦地對著牡丹從響亮地朗誦了一通五十三年我在熱河教他的《愛蓮說》。花了我兩年讓他終於趕在史載“五歲能背《愛蓮說》”的五歲背下的美文,居然被他用在了這裏,砸場子?聽得老爺子一怔,轉而仰天大笑。胤禛氣得在一邊瞪眼睛,我無奈地望天。

“奴才鈕祜祿·蘭敏恭請皇上聖安。”

“都是朕的媳婦兒了,也不肯叫朕一聲皇阿瑪?”老爺子很8hd地調戲人家。

“兒臣,兒臣恭請皇阿瑪聖安……”蘭敏羞澀地擺出華麗的四十五度角。

“來,來,抬起頭,讓朕好好看看這好兒媳。你的兒子啊,剛剛沒看見吧?甚是可愛啊!”老爺子對著這個兒媳婦盯了半晌歎道,“果然是個有福之人啊!看著麵相,真真生的好!”

轉而向胤禛:“嗬嗬嗬嗬,四阿哥啊,你的這個兒子,真是傻的可愛,朕很喜歡……”

胤禛受到稱讚麵色略微有些漲紅。老爺子捋著髭須,樂融融對胤禛道:“明日送進宮來,朕,要親自□□!”

胤禛的臉由紅轉白,正要開口說些什麼,輔仁卻已謝過恩,拖著弘曆和蘭敏下去了。

留下牡丹台上老爺子頻頻點頭淺笑著,目光深遠地看著弘曆的背影;胤禛怔怔立在那裏不知所措;我挨著老爺子,一臉幸福地暗笑這場華麗的祖孫情。

----------------------------------------------------------------------------

注釋:(1)蓬島電視台特約攝像頭兼記者倒影MM版權所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偷來王臨川的詩(俺一直很喜歡這首的喜慶味道~)恭祝大家新春快樂~新年新氣象~

-----------------------------------------

竹子RP大爆發,錄得數字軍團新年詩幾首(冬天凍僵手辛勤打字,請珍惜勞動成果,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穿越軍團MP必備,大家好好背熟了,到時有利於籠絡老爺子及阿哥們....再恭祝大家新春快樂~年年歲歲穿相似,歲歲年年情不同~

數字軍團大拜年!

老爺子:

元旦(康熙十七年之前作品)

廣廷揚九奏,

玉帛麗朝光。

恭己臨四表,

垂衣馭八荒。

元旦慈寧宮行禮

太簇初分來萬國,

融融淑景動青陽。

曈曨翠蓋祥雲覆,

縹緲蘭宮瑞氣揚。

節遇三元開寶曆,

時逢四始奉霞觴。

山呼拜舞臣民樂,

願頌千年正未央。

四十一年除夕書懷

平生宵旰誌,

七七又將過。

忘寢愁暘雨,

精心勉泰和。

送寒慈故歲,

待曙問民屙。

莫論新春媚,

預憐五噫歌。

賦得“爆竹聲中一歲除”,是日微雪(四十二年正月初一)

爆竹連宵不夜城,

占年積素即豐盈。

維新四始全仁政,

修省三朝冀太平。

拂曙和風臨上日,

通晨淑氣擁華清。

願將柏葉芳樽酒,

賜予臣鄰共大羹。

元旦朝罷

四十三年瞬息間,

罔知自惜鬢將斑。

晉秦豐裕群情悅,

齊魯調饑萬姓艱。

經史保懷分善惡,

古今吏治辨賢艱。

一生終始此心在,

何卜新春樂解顏。

除夕晚宴(四十三年除夕)

辭舊迎新歲事終,

未知來日與今同。

平生惡酒難堪飲,

一世勞心不計功。

滿座兒孫教樂善,

數班鵷鷺勸和衷。

此宵家宴逢除夕,

須遣紛紜靜守中。

康熙四十四年元旦,用唐太宗《元日》舊韻

午夜占天象,

平明憶歲光。

旌旗旋轉動,

鍾鼓奏叮當。

臨下開誠信,

守身勿自荒。

覆端將寶曆,

正始勉岩廊。

聖道原無遠,

仁慈漸得昌。

位高仰五帝,

責重仿三王。

惜物由心儉,

去華莫喜妝。

常懷兢惕戒,

遐邇願梯航。

五十四年除夕偶成

待曙迎新節,

辭寒憶舊時。

風光忽瞬息,

歲月急星馳。

少小勞宵旰,

中年按古規。

精力雖雲憊,

衷腸堅不移。

康熙五十五年正月元旦書懷

乍回鬥柄又芳晨,

端月元陽萬象新。

竹葉向風消積雪,

梅花除臘報初春。

彤庭啟節迎祥始,

邃閣興文起草頻。

每繹晦翁真樂處,

早知天意即生民。

胤禛:

繼位前:

元夕

皓月高懸不夜城,

燈輝萬井慶升平。

臣民語和嵩山語,

喧笑聲連爆竹聲。

火樹拂雲飛赤鳳,

琪花滿地落丹英。

金吾弛禁歡遊劇,

載路笙歌直到明。

元夕過僧寺

步入東林月滿壇,

逶迤曲徑繞平欄。

禪心清淨塵心遠,

燈影幽微幡影寒。

香煮玉泉分茗椀,

靜依寶筏坐蒲團。

廟堂不係偷閑客,

得向宗門舉話端。

繼位後:

戊申除夕守歲

送臘迎新節,

年過半百初。

道心隨日進,

佳興逐時舒。

寶鼎宮香藹,

瑤階瑞雪餘。

載欣豐裕兆,

大有望頻書。

除夕

今年今夕送,

明歲明晨迎。

隻此憂勤念,

乾乾無滅生。

十四:

賦得爆竹聲中一歲除(未編年)

爆竹聲隨此夜除,

梅花香襲樂琴書。

三朝瑞雪封條葉,

豫報新年禾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