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 / 3)

這位名不見經傳卻忽然之間大紅大紫的女作家坐在讀書頻道的演播廳裏。她看上去就像脫胎換骨,完全變了一個人。顯然,她是被化妝師精心雕琢過的,才會像演唱《貓》的那位蘇珊大媽一樣,在第一場比賽和最後一場比賽中可謂判若兩人。總之化妝是一種魔術一般抑或夢幻一般的能夠創造奇跡的神秘藝術。它能讓醜小鴨變成白天鵝,亦能將醜八怪變成美少女,恰如聚光燈下這位看起來既年輕又嫵媚的女作家。

於是,出現在屏幕上的女作家也就變得麵目全非甚至難以辨認了。尤其令人驚異的是,她不僅麵目變了,穿著變了,發式變了,甚至連說話的腔調也變了。事實上她的話一直很少,而能夠更犀利地表現她願望的,是她的目光。她的目光像匕首一般,閃著寒光,令人生畏,所以人們又不願看她的眼睛。

她對著鏡頭,一副很從容自信的姿態。她還施舍般地對主持人說,我可以回答任何您感興趣的,哪怕極為隱秘的話題。這讓見多識廣的主持人倒吸一口冷氣。

那麼,您為什麼要說,這是您最後一次接受采訪了?

因為我的目的已經達到。我覺得我似乎應該銷聲匿跡了。

就是說,您不再繼續寫作了?

有時候,一本書就可以讓一個人名垂千古,比如,剛剛死去的那個《麥田守望者》的作者。

您也喜歡塞林格?主持人十分驚訝。那是我們年輕人的偶像。

我隻是從報紙上看到過他的介紹。我沒讀過他的小說,也不想讀。

那麼您喜歡誰的作品?

但有些時候,女作家循著自己的思路,是的,應該說大多時候,隻能寫出一本書的作者,通常會很快被人們忘記的。尤其在我們這個飛快旋轉的時代,顯然,我屬於後者。

您的意思是?

很快被遺忘的那種。

您那麼不自信?

對於我,寫作隻是一種武器而已。

您是怎麼想起來要寫這部作品的?一些媒體把您的小說說成是“新編輯部故事”,對此您怎麼看?

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女作家做出很不屑的表情,甚至厭惡。要知道,我的書不是故事,而我的書名,也不是什麼編輯部,而是《半縷輕煙》,本質的區別。

那麼又何謂《半縷輕煙》呢?

一些人,一些往事,不能忘懷的,又肝腸寸斷。是的,一直堆積在那裏,壓迫著,無論愛恨,也無論情仇,都像半縷輕煙,飄飄緲緲。

就是說,那些故事,一直揮之不去,啃咬著您的心……

我再說一遍,那不是故事。

哦,對不起,我是想說,那些往事。一些人認為,有些完全是真實的,就來自您身邊的人和事。您把這些如實記錄下來,寫進小說,您覺得您這樣做,是對他人的侵犯嗎?

又是老調重彈,能不能有點新意?我已經無數次闡述我的觀點了,任何的文學都不可能脫離現實,而小說裏的現實,有時候又剛好和生活中的現實相吻合。這不是誰在揭露誰的隱私,而是來自我們的經驗。你聽好了,是經驗而不是經曆。經驗是由實踐得來的知識,而經曆則是你親身見過、做過,或遭受過的。所謂的經驗在某種意義上,當然就是從經曆中提煉出來的。我寫的,都是被提煉過的,類似於魯迅先生的典型人物。所以和什麼隱私權毫不沾邊。我這麼說,您能明白嗎?

可您的作品中,那栩栩如生的……

可以進入下一個問題嗎?

聽說小說的影視改編權很快就被買走了,幾乎是天價,您願意您的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嗎?

當然,女作家毫不諱言,它可以幫助我擴大影響。

還可以讓您變得富有。

對於金錢,我幾乎沒有任何奢求。突然來了,我也隻能是買買我喜歡的那些名牌物品,無非衣服、皮包、鞋子、化妝品一類,把原先那些假冒的扔掉,換上真的而已。可笑的是,當我把那款真的香奈兒小包挎在手臂上的那一刻,我竟然以為它是假的了。除此之外,想不出金錢還能帶給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