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囂張女子(1 / 2)

據《天裕史錄》記載:

天聖元年四月,北燕攻至距天京城五百餘裏外的天險半道崖。

四月二十六,寧王請戰,並即刻點兵從天京出發,兩日後趕到。

當晚北燕攻城,天裕軍隊接連趕路兩日,正處疲憊之時,又要應對已經在半道崖修整幾日的燕軍,雙方在半道崖一夜鏖戰,天裕士兵拚死奮戰,最終還是守住了半道崖這道屏障。但天裕軍傷亡慘重,且主帥寧王殿下身負重傷,不幸身死沙場。

五月初一,當朝丞相李扶月回朝。回朝之日,京城一片歡欣,百姓夾道歡迎。當日丞相以舟車勞頓引發舊疾為故,請旨免朝三日,並在朝堂當著文武百官擲言,兩日內,燕軍必退。

五月初三,北燕軍果然退軍,但卻沒有完全退出天裕朝邊境。不過,這個結果已經是萬幸。

五月初四早朝,帝封丞相為護國公,賜一等爵位,著寧王為寧親王,升爵一等並世襲,但由於寧王身死之時無後,便由皇族內長老擇旁支中優者承襲之。

然而,這些事此刻都已與鄭懿無關了。

鄭懿雖不知道李扶月為什麼任她離開,是的,他那日半夜離開小船,隻留下蕭十四傳話,想必就有了故意放她走的意思。

她雖然不解,卻不會不走。

此時的她已經在離開天裕國的路上,不過一路上聽車夫嘮叨個不停,且李扶月兩日退兵的傳奇在民間流傳著各種版本,對於她走後之事,她真是不想知道也難。

寧王犧牲,他把功勞給撿了,還給自己封了個護國公。但鄭懿卻是心知肚明,說到底其實功勞本來就是他的,寧王一早便在那個小鎮上死了。不過他還真讓皇帝封了寧王寧親王,並以無後為由擇旁支,不用想也知道這旁支肯定是李扶月安排的人。鄭懿暗自感歎他的狡猾,隻可惜太後一黨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一局下來隻怕輸得不太好看。

不過她倒也十分好奇,李扶月究竟用了什麼手段叫北燕在兩日內退兵的。畢竟北燕先是一路勢如破竹,根本無任何阻力,卻在天裕傷亡慘重之時退兵?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公子是要去北燕做什麼嗎?”

趕車的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漢,走這行已走了幾十年,為人很是和善,當然,這幾日簡單相處,鄭懿也看出他很善談。

鄭懿沒有答話,她其實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北燕做什麼,隻是車夫問她去哪兒的時候,她便答了去北燕。

她那日一把搶了北燕那大將軍脖子上的玉佩,隻是出於對她穿越以後出現的唯一線索的執著,而北燕,至少那個大將軍那兒,她能得到些線索。

即便她是既來之則安之的性子,但如果有離開這兒的機會,她為何要放過。

“老漢以前去過麗都一回,那裏風光極好,當地人稱它為‘春城’,公子去了也會喜歡的。”那老漢又自笑自話到,“不過從天裕到北燕麗都實在有些遠,老漢我如今年紀大了,恐怕就沒有再去一回的機會咯!”

“那裏有些什麼特別的風光?”鄭懿問道。

坐在外麵的老漢對於鄭懿一路為數不多的話語卻感到十分高興,聽得鄭懿有此一問,更是打開了話匣子,“要說麗都城,最有名的就是那滿城的焚雲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