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做人要以和為貴(1 / 1)

西漢初,匈奴國在首領冒頓的領導下,力量越來越強大,經常對中原邊疆擄掠搶劫。他們能騎善射,出沒無常,給漢朝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漢高祖親率大軍到西北平亂,卻幾乎喪身於邊陲。邊境警報頻傳,可急壞了高祖。他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大臣們都愁眉相對,惟有一向不苟言笑的劉敬上奏道:“臣認為製服匈奴,不能單憑武力。如今有一個辦法,不僅能使冒頓伏首稱臣,而且能使他們世世代代都老老實實。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好似雪中送炭,龍顏頓時一振:“快快講來,但說無妨。”“為了國泰民安,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公主嫁給冒頓,實行政治聯姻。這樣匈奴就與我們結成了親戚,公主成了王後,冒頓成了您的女婿。自古以來,哪有女婿攻打嶽丈的道理?他們就不便再在邊界惹事生非。皇上不費一兵一卒,天下就能長治久安。”

高祖一聽,不太樂意,心想:憑我漢室之尊,把堂堂公主如此下嫁,怎能對得起列祖列宗?臉麵何在?劉敬又進——步勸說;“宮女三千,您可以從中任選一個漂亮的收為義女,再以公主身份嫁給冒頓。”漢高祖終於同意了這個辦法,把“公主”嫁給了冒頓,並陪送一批金銀財寶及隨從人員。冒頓也以能娶到漢室的公主為妻而倍感榮幸,並且從此以後,曆代匈奴首領單於都以能娶漢室的公主為榮。盡管和親不是解決邊境問題的根本辦法,以此換來的和平也不是長久的,但是在那個特定的曆史時代,它仍不失是一種較好的策略。

與邊境駐重兵防守相對比而言,這算是軟的一手,它以漢室公主的個人幸福,換回了整個民族的暫時安寧,這可以說是失小獲大。

昭君出塞有許多無奈,一曲曲悲歌記敘了多少傷感,然而她的出塞帶來了兩個民族的和睦,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族矛盾,避免了廝殺。我們也該學學這種做法,以和為貴。使我們團結了一切力量為我所用,就為我們自己的事業打下一個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