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腹部推拿的特點
腹部推拿是在中醫推拿學理論和現代醫學理論的指導下,闡述和研究運用腹部推拿手法和功法訓練防治疾病的有效方法。
一、腹部推拿手法的基本特點
腹部推拿手法是以操作者的手或者適當運用操作者肢體的其他部分,在受治者的腹部上做規範性的動作,來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這些作用與在病人腹部的規範性動作,稱為腹部推拿手法。其具體操作形式有多種,包括用手指、手掌、腕部直接作用在病人體表,通過功力作用於特定部位或經絡腧穴而產生作用。這還包含多個相關聯的概念的內涵要素:
①手法操作是以醫學理論為指導,以防病治病為目的;
②手法操作在受治者的腹部,不需要切開腹部後導入的手法,是一種無創的自然療法。
二、腹部推拿的理論內涵
中醫推拿是中醫外治法之一,雖不同於藥物,但其基本理論也是以中醫基礎理論為依據的,如陰陽五行、髒腑經絡、氣血精液等。但由於腹部推拿的臨床特點表現為手法在人體腹部操作以及運動人體肢體的治療方式,在基礎理論方麵,尤以經絡腧穴為重。經絡學作為推拿學的重要理論基礎,特別與經絡學中的“皮部”和“經筋”密切相關。推拿學不但重視傳統的腧穴,而且還有一些在十四經穴以外具有自身特色的穴位,如呈麵狀穴、線狀穴的天河水、三關、六腑、五經穴、板門等。
在現代推拿學的臨床治療中,在治療不同係統疾病時應用的理論有一種多元現象。如在治療內科、婦科疾病時,是采用中醫髒腑學說、經絡學說等理論;在治療兒科疾病時,則是以小兒推拿的特定穴位、小兒推拿複式手法等獨特的理論指導的。
三、腹部推拿的臨床特點
腹部推拿是以適應範圍廣泛、禁忌證嚴格為特點的。腹部推拿的治療範圍,與腹部推拿的手法密切相關。手法所產生的治療效果是由手法的作用原理所決定的。腹部推拿的治療範圍廣泛並不是說每一種病症推拿均有良好的效果。當不同種疾病出現同一病理變化,手法作用能產生治療效果時,臨床症狀就能消除或者改善。可是,當同一種疾病在不同時期,其某一病理階段手法作用無法產生作用時,治療就無效。因此,手法的臨床應用,要根據不同疾病及不同的病理階段,把握好手法能產生的主治、輔助、參與的不同作用,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對無效或者有害的結果,要盡量避免或禁用。
腹部推拿作為一種自然療法,沒有藥物的毒副作用,更是一種無創療法。然而畢竟是一種外力作用於人體的一種療法,如果操作不當、病人體位不合適或者精神過度緊張,就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稱謂推拿意外。推拿意外的避免需要推拿醫生提高自身的理論基礎和醫療技能;提高診斷的正確率,避免誤診漏診而發生意外;提高手法的正確性和安全性;在治療時要選擇恰當的體位,這樣就可以避免推拿意外的發生。
鑒於腹部推拿的上述特點,學習腹部推拿有兩個環節。一是學習和掌握中醫學的理論基礎以及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二是刻苦學習手法和進行功法鍛煉,嚴格掌握手法的基本技能和臨床應用。腹部推拿是一種技巧,它是力的運用與技巧的完美結合。嚴格地說,不講究技巧的簡單動作不能稱之為手法。手法的技巧是關鍵,而力量則是發揮技巧的基礎,兩者缺一不可。因此,要想成為一名稱職的推拿人員,不但要掌握力的技巧,還要注意體力的鍛煉,體力的鍛煉就是練功。手法的訓練和練功,必須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艱苦訓練,再經過不斷的臨床實踐,才能在治療疾病時遊刃有餘。